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清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03MB2C37537P/2025-00238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清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5-11-04
名称: 清远市清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关于海外知识产权的风险提示及维权建议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11-0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清远市清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关于海外知识产权的风险提示及维权建议

发布日期:2025-11-04  浏览次数:-

  “产品未到,知识产权先行”,为助力企业稳健“出海”筑牢防护网,清远市清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围绕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提出如下建议:

  一、知识产权风险提示

  (一)商标风险

   注册商标专用权具有地域性,在一个国家注册的商标仅在该国境内受法律保护。因此企业出口商品时,若未在目标市场提前注册商标,可能面临商标被抢注或无意识侵权的双重风险。

  (二)专利风险

   与商标类似,专利权也具有严格的地域限制。企业出口产品前,应检索确认产品是否属于目标市场授权的专利产品或依照该国授权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否则可能面临专利侵权风险。

  (三)贴牌加工风险

   承接外来加工订单时,如未审查订单所涉知识产权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可能因生产侵犯他人专利或商标权的产品而承担责任。

  (四)展会与跨境电商风险

   参加国际展会或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时,可能遭遇临时禁令、产品下架等紧急情况。例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起的“337调查”就是企业常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维权行动建议,从“事前防范”到“事后应对”

  (一)事前防范:构筑坚实的“防火墙”

  1.“产品未,知识产权先行”

  企业计划开拓海外市场前,需提前开展知识产权布局与申请工作。建议委托专业代理机构,在目标市场所在国针对企业核心商标、专利及外观设计提交注册申请,此举可有效防范商标、专利被恶意抢注,同时为后续维权行动奠定合规基础。

  2.全面进行自由实施调查

   在产品出口前,聘请专业人士对目标市场进行知识产权检索与分析,重点排查产品是否可能涉及他人的有效专利权,或者形成一份“知识产权调查报告”,有利于企业提前了解外部市场情况,规避侵权风险。

  3.规范内部管理与合同约定

  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员工保密义务。在与海外合作伙伴、经销商、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中,必须清晰界定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权限以及发生侵权时的责任划分,保存好研发记录、设计稿、合同等重要文件。

  (二)事后应对:组成冷静、果断、专业的“组合拳”

  1.遭遇指控时冷静分析,积极沟通

  收到侵权警告函或诉讼通知时,切勿惊慌失措或置之不理。首先,立即寻求精通该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律师或专业机构的帮助,与法律顾问一同仔细评估对方权利的有效性及行为是否真正构成侵权。

  2.权利被侵犯时多渠道、分层级维权

  发送警告函:委托律师向侵权方发送正式的律师函,表明企业的权利立场,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平台投诉:如果侵权行为发生在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充分利用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进行投诉,要求下架侵权商品。

  海关备案:将企业的知识产权在目标国海关进行备案。海关有权基于备案信息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主动查验,并扣留疑似侵权货物,能从源头上阻止侵权产品流通。

  提起诉讼:当以上手段效果不佳时,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维护权益,申请临时禁令,快速阻止侵权行为的继续,同时寻求经济赔偿。

  3.善于利用政府与行业资源

   积极关注并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务部、贸促会等部门发布的海外知识产权预警信息及援助服务。同时,可以加入相关的行业协会,借助集体力量共同应对行业性的知识产权挑战。

  清远市清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将持续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咨询服务。联系电话:5811905,办公地址:清远市清新区清和大道166号。

  

清远市清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