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适老模式 网站支持IPv6
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21-02-08 08:48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点击:-

  ——2021年2月4日在清远市清新区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清远市清新区代区长 黄国杰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发展取得新成就,“十三五”发展跨上新台阶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区推进高质量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实施“五大行动”,扎实做好“六稳”[1]工作,落实“六保”[2]任务,着力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各项事业持续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年来,我们着力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着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全面构建“区、镇、村、组”四级基层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工作体系,大力开展“三防”[3]“三大排查”[4]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没有出现本地感染个案。启用全市首个疫情防控暖心接待服务区,累计接待安置从疫情发生地来清新人员312人(次)。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工作,切实做好分流接转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旅客服务工作,安全有序接转入境分流旅客集中医学隔离14批次2306人,及时处理外来个案4宗,我区长期维持在低风险地区,社会秩序平稳有序。

  (二)着力抓好经济复苏工作。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经济复苏态势良好。2020年,全区共完成生产总值275.1亿元,同比增长3.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8亿元,同比增长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1.17%。出台《清远市清新区促进产业发展实施办法》,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我区营商环境。全年新引进海螺(二期)、裕泰实业等项目12个,总投资额32.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海龙生物科技等7个项目投(试)产,名雕生态家居等7个项目动工建设。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3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5.3%。深入开展“扶企帮商”行动,全年累计协助企业融资33.56亿元;新一轮减税降费成效显著,累计新增减税降费5.33亿元。

  (三)着力推进“五大行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320个重点工作项目中,51个已全面完成,269个按期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南融”方面金融服务中心、商务办公中心按期推进。陈广纪念小学、回澜初级中学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区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中医院周边道路、工业大道(二期)等道路加快建设,中心城区18个交叉口交通拥堵点整治扎实推进。教育一体化、医疗卫生一体化、交通便利化等取得显著成效。“东联”方面,协调推动旅游大道、长埔路、沙田路等跨区域道路加快动工,开展明霞大道——附城大道沿线综合整治,推动汕湛高速惠清段建成通车。“西拓”方面,配合做好广清永高铁前期工作。高标准打造清远西部产业新城,抓好抓实清西产业发展协同园区、中以科技小镇等产业平台建设,“清远经济开发区”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园区配套设施加快完善,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北优”方面,龙颈、浸潭等5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新建污水管网37.7公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5]建设扎实推进。着力推动农业新业态发展,小清新生态农业公园获批市级农业公园创建资格并完成建设,蔬活耕园农业公园及燕湖生态农业公园获得正式认定和授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全力抓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我区获评“2020中国综合生活质量百佳县市”。加快32个重点项目建设,累计投入31.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7.6%。清远麻鸡、清新桂花鱼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推进。全区9个村被认定为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6]专业村。山塘镇建设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工作稳步开展,成功争取中央扶持资金1000万元并获市农商行3亿元贷款授信。开展便民服务暖心配送,太和、三坑两个试点取得显著成效,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联通。

  (四)着力攻坚重点工作。以“重点工作攻坚年”为抓手,围绕中央、省、市和区委的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攻坚。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相对贫困人口9351户20400人稳定脱贫、40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二是积极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消化地方政府债务0.32亿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击违法金融活动。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三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节能减排预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云龙工业园陶瓷企业使用天然气生产工作,园区陶瓷企业生产线全部落实使用天然气生产。淘汰高污染燃料设备3台,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3%,综合质量指数为3.08,同比改善0.42个指数。扎实推进净土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整治取得实效。全面落实河长制,饮用水源水质保持100%达标,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

  (五)着力抓好社会民生事业全力稳就业,共举办线上线下大小型招聘会38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025人。全力稳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全力保基本民生,社会民生事业支出达40.28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3.03%。省、市、区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持续提高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养育等保障标准,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5.2%和98.8%。全力保市场主体,新登记市场主体7008户,增长13.6%,市场主体总数达36530户。着力保粮食能源安全,粮食生产、供应和储备继续稳定,电、油、气等能源供应充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疫情冲击严重、经济环境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等情况下,经过全区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取得的。这充分说明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我们的前进步伐。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战“疫”精神,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在新征程上继续昂首向前!

  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推动“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五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开创了清新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推动了清新新一轮高质量快发展,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这五年,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2020年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5.1亿元,比2015年增长26.1%,年均增长4.7%(按可比口径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万元,比2015年增长26.5%,年均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8亿元,比2015年增长29.8%,年均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2亿元,比2015年增长36.1%,年均增长6.4%;农业总产值91.2亿元,比2015年增长23.7%,年均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亿元,比2015年增长3.56%,年均增长0.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家,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9.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5%上升到27.1%。

  这五年,工业经济发展取得成果不断构筑产业发展平台,重点打造清新智能制造产业园和中以科技小镇,共引进敏实汽配、海龙生物科技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劳卡家具、海大集团动保事业部2个项目总部落户清新,清远抽水蓄能电站、海贝生物科技等24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盘活园区土地资源,收储港龙陶瓷、标牌陶瓷等闲置厂房1753亩。开展工业技改项目162个,投资金额达40.3亿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213个区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6.7亿元,其中92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8.1亿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家,成功获批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1个,创建1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认定236个高新技术产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降补”[7]措施有效落实,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家,全区水泥行业企业数量控制为2家,新型干法转窑水泥生产线控制在5条以内。

  这五年,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力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加快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积极融入大市区发展格局,优化升级一批跨区联接道路设施,打通了新城路、工业大道等一批“断截路”,完成玄真南路扩建、振港大道、飞水大街改造等工程建设,建成告星污水处理厂及一批污水管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镇村覆盖率达100%。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太和镇成为省首批应用型“互联网+”创建小镇,三坑镇、龙颈镇、浸潭镇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建成5个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接高”、汕昆高速和汕湛高速清新段建成通车,北江航道扩能项目建成使用。投入7.9亿元,推进“四好农村路”[8]建设,完成150公里国省县道烂路和71座危桥改造,建成742公里国省县乡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268公里国省道路口专项整治及13座三类桥维修加固工程。山塘镇松岗等6个垃圾填埋场整治通过市级验收。投入7.98亿元,新(改)建10千伏线路645公里、台区355个,220千伏旗胜站主变扩建工程及2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建成投产。投入1.35亿元,完成83.1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彻底解决中心城区饮水难问题,迳口水厂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新(改)建太和第一水厂水管及供水泵站。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基本完成,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92.49%。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公厕31间。

  这五年,乡村振兴发展取得成效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创建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2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9个,无公害农产品17个,有机产品37个。大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全区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62家、农民合作社1053家、家庭农场295家。清远麻鸡、清新桂花鱼等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太和镇坑口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获得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认证资质。成功申报2019年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成区、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140个。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打造典型乡村旅游点6个、精品民宿15家。“清新漂流、温泉两日游”被评定为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坑安庆村和浸潭下迳村被评为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区2818个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9]完成率达100%,建成干净整洁村标准以上的达2519个,占比89.39%。

  这五年,重点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统筹推进行政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国家林业局表彰。全面完成区级机构改革。顺利接收笔架山林场社会管理职能。全面完成区、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清新农信联社完成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工作。加快推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深入开展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县管校聘”教师编制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土地改革,节约集约用地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奖励1000亩用地指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行政审批环节提速50%以上。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放管服”改革,制定“区级政务服务大厅行政审批容缺受理制度”,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比率达91.96%、一次办比率达99.78%、马上办比率达77.11%,行政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这五年,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扎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20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比2015年增长2个百分点。全面落实“河长制”,8个镇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建设加快推进,完成213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75.6%,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完成滨江迳口三坑滩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云龙工业园污水管网、应急体系建设等完成整改。漫水河等重点流域水质逐年好转,漫水河三青大桥及山塘水黄坎桥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抓好固废处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固废行为。综合整治“散乱污”[10]企业1691家。大力推进新洲金矿等矿山综合整治工作,整改消除安全隐患47处。切实抓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8%。

  这五年,社会民生事业达到新水平。投入扶贫资金11亿元,精准实施各类扶贫工程,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国家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五年共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754人,城镇新增就业4080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9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7%。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养育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及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建成区四中、五小、六小以及区特殊教育学校等,完成改(扩)建一批学校,增加优质学位11660个。大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区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与省妇幼保健院合作共建清远分院。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495户,建成公租房296套。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全面完成建设。构建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力协助市筹办第十六届省运会。顺利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成功创建第十一届省双拥模范城。扎实推进平安清新建设,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等工作,打击突出违法犯罪“飓风”行动成效显著,禁毒重点整治通报警示地区成功“摘帽”,山塘镇“雪亮工程”项目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此外,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双拥、社保、妇女儿童、青少年、档案、物价、保密、人防、民族、宗教、老区、残联、外事、侨务、对台、地方志、机关事务、气象、科协、药品监督管理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这五年,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强化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深刻汲取曾志权案反面教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狠抓“四风”整治。积极建设民主政府,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定,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0件、政协委员提案412件,办复率达100%。2016年区政府被市政协评为承办提案先进单位。畅通民意投诉渠道,办结市长、区长信箱来信2138件、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9.1万件,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5.2万条。积极建设法治政府,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为区政府班子配备5名法律顾问,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深入开展“七五”普法,2019年法治清远建设考评获全市第一。敢于担当作为,彻底解决飞来湖和乐园片区留成地规划、湖景湾小区办证难等历史遗留问题。以工作落实、效能提升为重点,深入开展机关作风转变攻坚行动,有效推动政府系统作风转变,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十三五”期间,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广州花都等兄弟地区帮扶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人民,向在清新投资兴业的朋友们,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清新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和参与清新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质量依然不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传统产业、高耗能产业占比依然较大;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不多,新兴主导产业缺乏。二是区域发展依然不平衡不充分。城乡之间、南北部地区发展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亟待破解。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在经济增长趋缓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土地经营还存在薄弱环节,但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四是社会民生投入依然有待加大。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尤其是中心城区学位紧缺问题依然突出。五是生态环保水平依然有待提升。环保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水平有待提高。六是干部作风仍有待改进。干部队伍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敢担当敢作为仍需加强、工作作风仍需改进,个别部门谋划能力和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科学谋划“十四五”工作,推动清新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快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区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总体上有利条件更为明显。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双区驱动”[11]效应、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推进“广清一体化”等政策红利逐步释放,省委提出“1+1+9”[12]工作部署,市委提出“融湾崛起排头兵、城乡融合示范市、生态发展新标杆、‘双区’魅力后花园”新定位和“十大行动方案”[13],为我区带来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奋勇前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快发展。

  根据《中共清远市清新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清远市清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十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根据我区实际,保持和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努力把我区打造为生态功能发展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市委“十大行动”和区委“五大行动”取得重大成果,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民生共享发展有新作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文化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基本实现清新清城一体化,“全面融湾”迈进新阶段,城乡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展望二O三五年:我区经济实力将大幅跃升,广清一体化和全面融湾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有效建立,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美丽清新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全力提升发展质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快发展为主线,立足湾区所向、广州所需、清新所能,积极推动广清一体化,努力争当“融湾崛起排头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清新距离“双区”核心最近的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提升以先进制造业为根本的实体经济。高标准建设清西产业发展协同园区,打造成为清远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广清合作展示区和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聚地。推动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广清永高铁和清新至南海高速公路建设有显著成果。

  (二)全力推动市区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紧紧围绕打造“双区”魅力后花园,加快推动清新清城一体化发展。重点在财政体制、公共服务、商贸物流、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融入大市区发展格局,大力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优质资源在清新清城之间实现共建共享,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区域节点。坚持做大、做旺、做强中心城区,把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作为融入大市区的突破口,从空间上、经济活动上紧密对接燕湖新城、空港物流园等区域。

  (三)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扎实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全力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先行先试,坚持整区全域推进与示范区突破相结合,加快形成“城有乡有、钱往乡投、人往乡游、物往城流、居往城走”发展格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动文旅、农旅深度结合,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全力实施绿色发展,加快美丽清新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构建和巩固北部生态屏障,全力打造生态发展新标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走产业生态化发展道路,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五)全力补齐民生短板,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切实办好一批“小切口大变化”的民生实事,着力抓好创文巩卫、垃圾分类、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作。建立健全稳定长效脱贫机制,加快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等工作,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各位代表,美好蓝图已绘就,聚力奋进正当时。把“十四五”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投入清新高质量快发展的新征程中,以实干实效开创清新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三、全力抓好2021年工作,为“十四五”发展开好局

  2021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更是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对于圆满完成本届政府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十四五”规划良好开局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抓住“双区”驱动、“双城”联动[14]、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等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围绕市委打造“融湾崛起排头兵、城乡融合示范市、生态发展新标杆、‘双区’魅力后花园”新定位和“十大行动方案”以及区委“五大行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推动清新新一轮高质量快发展。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实现今年目标,必须全力以赴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稳增长、促转型,在发展动能上奋进突破。一是强化产业平台建设。高标准打造“清远经济开发区”,实施“一园多区、一园一主导、一区一主题”发展模式。太平园区要引进智能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高端产业,推动海大华南制造基地、敏实(二期)、中信环境等建设投产。中以科技小镇园区要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和项目招商,推动5G智慧园区建设。继续推动云龙工业园、低地工业园转型升级,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加快食品肉品加工产业园建设,规划建设船舶装备制造产业园。二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大道(扩建)、河滨路、科文路等道路建设,推动迳口水厂、太平水厂建成投产。推动G107清新迳口至禾云桂岭段改线建设,争取清连高速增设沙河出入口。加快220千伏滨河输变电和110千伏花清输变电等工程建设。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重点招商项目动态管理制度,坚守安全、环保、效益底线,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和龙头项目招商。推进行业商会(协会)招商、产业平台招商、中介招商,组织精准招商专场推介活动,全年完成招商投资100亿元以上。四是加快项目投资建设。全年安排省、市重点项目22个,年度投资额49.22亿元。狠抓“三个一批”,力促华润竹岭风电、新力通实业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推动海大畜禽动保、裕泰实业等一批项目动工建设。加快海大水产苗料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完成工业投资14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五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快中以科技创新中心、海大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年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和增资扩产,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亿元以上。六是着力发展楼宇经济。加快推动骏誉大厦商务中心、中以科技小镇商务中心建设,引进企业总部、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10家以上。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建设。

  (二)注重补短板、促提质,在城镇发展上奋进突破。一是抓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先导示范区,加快创建三坑镇乡村振兴样板区。聚焦试验重点任务,实施“1221”工程[15],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年内完成14项建设项目。二是大力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着力推进中以科技小镇、飞水产业新城、都市农业公园建设。加快建设滨河公园(一期)及笔架山步道。开展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巩固“创卫”成果,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文明素养。推进市容市貌和城市环境整治,深入整治户外广告牌、“三线”等乱搭乱建,加大“两违”建筑清拆力度。完成笔架路及清新大道周边区域内街背巷改造。三是加快城镇特色化建设。太和镇立足“清新中心城区”,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三化改造”,推动清新清城交通一体化,推进明霞大道——附城大道沿线综合整治。推动旅游大道、长埔路、沙田路及沿江西路尽快动工建设。太平镇立足“清新副中心”,着力打造清远西部产业新城,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禾云镇立足“北部产业新城”,以云龙工业园、食品肉品加工产业园为依托,打造北部中心城镇。龙颈镇立足“生态旅游发展镇”,浸潭镇立足“特色山水康养小镇”,石潭镇立足“农业生态特色科技小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镇级服务功能。切实做好土地摸底、调规等基础工作,制定土地收储、办证、出让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土地管理工作水平。四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清新至南海高速公路动工建设。配合做好广清永高铁在清新设站建设各项前期工作。抓好工业大道(二期)、城西大道(一期)等道路建设。完成中心城区18个交叉口交通拥堵点整治。加快智能立体停车场(二期)建设,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开通清新城区至省职教城、燕湖新城等地的公交线路,完成太平、禾云、石潭客运站建设。

  (三)注重强农业、助增收,在乡村振兴上奋进突破。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新垦造一批水田。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5万亩,耕地整合整治率达40%以上。充分把握山塘建设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机遇,做大做强做优传统农业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3个三”工程[16],力争新增“三品一标”[17]20个。以清远麻鸡、清新桂花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聚区。推动中央厨房项目落地建设。推动京东(清远)产业促进中心建设和运营,推进订单农业、农村电商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增各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以上、家庭农场50家以上。二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因地制宜打造农村“四小园”[18],力争50%以上行政村达到省级美丽宜居村标准。完成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160公里。三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是全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完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全域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建设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力争年内创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打造旅游精品线路5条,建设精品民宿2家。打造三坑特色旅游小镇,高效利用旅游资源,做好旅游发展规划,高水平、大手笔建设旅游项目。

  (四)注重优生态、强保护,在绿色发展上奋进突破。始终把“生态发展区”作为清新的核心定位和最大优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是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力做好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着力抓好中心城区不良天气应对。进一步强化“控源、控煤、控尘、控车、控烟”等治理措施,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实施城市扬尘、餐饮油烟精细化管理。加强货车限行区管理、重型柴油车整治。推行秸秆禁烧及科学还田,全年空气优良率达到91%以上。二是持续打好碧水攻坚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19]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巩固和提升漫水河流域综合整治成果,开展滨江流域水质较差支流综合整治。着力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辖区内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三是持续打好净土防御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固体废物行为。加快推进新洲金矿废矿区治理修复工作。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推进乡镇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塑料薄膜和农药包装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建立桉树种植有序退出机制。继续开展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完成省下达的森林碳汇、绿化美化村庄等任务。

  (五)注重推改革、抓落实,在发展环境上奋进突破。一是深化政府改革。深入推进强镇赋权改革,促进乡镇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成立区乡投公司。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亲商帮企优服务”意识,全面推进便民服务暖心配送工作,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贴心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办理。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80%,按100%要求实现就近办、马上办、网上办。实行投资领域“非禁即入”登记、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商事登记形式审查。三是强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定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及闲置用地退出机制。深入推进“三地”改革,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大力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处置。推进“三旧”改造,重点加强旧厂房改造。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

  (六)注重保民生、促稳定,在社会福祉上奋进突破。一是坚决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扎实做好接转分流各项工作,切实做到严防重点地区输入、严防境外输入、严防本地病例发生,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硬仗。是加强底线民生保障。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动社保扩面征缴,确保全面完成征缴任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新增城镇就业61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三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优化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建成区职校新校区(一期),开展回澜中学、陈广纪念小学扩建主体工程建设,抓好三坑镇中心小学、太和镇周田小学和黄岗小学扩建工作,推进凯德学校落地建设。加大卫生强区建设力度,深化区域医共体建设。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投入运营,推进太平卫生院按二级医院标准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推动区疾控中心新院区建设,不断完善卫生应急体系。积极配合市筹备第十六届省运会,完成清新体育馆升级维修改造和新建训练副馆。四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太平二级消防站建设,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大力推进平安清新、法治清新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六清”[20]“六建”[21]行动。深化全民禁毒工程,扎实推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深入开展质量强区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动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工作,加强民兵建设,做好兵役征集常态化落实工作。此外,继续加强退役军人事务、双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老区、人防、保密、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青少年、残联、慈善、气象、物价、审计、统计、机关事务、科协、药品监督管理等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注重抓作风、提效能,在政府建设上奋进突破。一是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中央、省、市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全面履职,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着力抓好政务公开,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惩治各种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强化担当精神,切实加强领导干部执行力。围绕中央、省、市和区委的重点工作任务,区政府将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壮士断腕的决心、抓铁有痕的力度,全力攻坚克难,把谋实谋准的工作落下去,把认定看准的事情干下去,全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和“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新一轮发展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名 词 解 释

  [1]“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三防”:指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

  [4]“三大排查”:指排查肺炎密切接触者、排查疫情发生地来清人员、排查发热门诊患者。

  [5]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指三坑镇乡村振兴样板区、浸潭镇下迳线、龙颈镇龙马线、清四公路线等4条精品线路,清连高速沿线、清四公路沿线等2条房屋风貌整治提升示范带。

  [6]“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镇或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镇、村(或几个镇、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或产业。

  [7]“去降补”:即“三去一降一补”,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8]“四好农村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9]“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指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三拆”指拆除旧房危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广告、招牌等;“三整治”指整治垃圾、生活污水及水体污染,对乡村的环境进行美化绿化。

  [10]“散乱污”企业:指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工信、土地、规划、环保等行政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11]“双区驱动”: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12]“1+1+9”:第一个“1”指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政治保证。第二个“1”指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主动力。“9”指9个方面重点工作,即一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二是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重点,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三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加快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四是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五是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加快改变广东农村落后面貌;六是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七是以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八是以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为重点,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九是以打好三大攻坚战为重点,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高质量发展重大关口的短板。

  [13]“十大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清远市委制定十大行动方案,加快推动清远市高质量发展。主要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提升民生福祉;积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推进广清一体化,高站位参与“双区”建设;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推动清远绿色发展;坚持底线思维,推动安全发展。

  [14]“双城”联动:指广州、深圳两个城市在共谋科技创新发展、交通互联互通、新兴产业合作等领域互相支持、联动发展。

  [15]“1221”工程:指突出改革1条主线;抓住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2个关键;建立以探索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清新标准”和以探索城乡融合为主要内容的“广清一体标准”2类标准体系;建设1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

  [16]“3个三”工程:指深入实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工程,着力打造清远鸡、柑橘、茶叶等三大主导产业,带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

  [17]“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18]“四小园”:指在农村利用清拆出来的闲置空地,因地制宜开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小生态板块建设活动。

  [19]“清四乱”:指清理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

  [20]“六清”:指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

  [21]“六建”:指建立健全源头治理的防范整治机制、建立健全智能公开的举报奖励机制、建立健全打早打小的依法惩处机制、建立健全精准有效的督导督办机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持续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