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适老模式 网站支持IPv6
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22-04-02 09:03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点击:-

2022年3月2日在清远市清新区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清远市清新区区长 黄国杰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四个清新”建设,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基本完成了区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区完成生产总值302.8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4亿元,增长9.2%;农业总产值91亿元,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92.9亿元,增长6.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亿元,增长13.3%;实际利用外资2.8亿元,增长2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一、注重转型升级,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一是加快产业平台建设。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围绕太和飞水、太平、禾云3个片区,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全力打造清远西部产业新城。目前经开区内已动工建设项目10个,投资总额达115.6亿元。清新区总部经济中心、广清交流合作中心如期落成,投资35.2亿元的海灏(清新)产业园成功签约。二是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推动海龙生物(二期)、海大畜禽动保等项目加快建设;容海水产加工、华昊无纺布等项目建成投产;敏实汽配(一期)、海龙生物(一期)等项目上规达产,完成了市下达的“小升规”[1]工作任务。三是大力推动创新发展。组织25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家企业申报市级工程研发中心,10个项目申报2021年区级科技计划项目,24个项目申报2022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人申报国家重点人才项目。忠华、万家丽2家企业通过省级工程研发中心认定,2个项目获2021年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其中容海公司申报的项目获得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300万元。全年开展工业技改项目60个,累计完成技改投资额4.34亿元。继续加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年获专利授权605件,增长41.36%;注册商标5665件,增长25.47%。四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主动对接珠三角地区产业外溢布局,实施错位发展,努力引进一批优质项目,新签万洋众创城、华伟达等项目14个,总投资达65.59亿元。

  二、注重夯实基础,区域发展取得新成绩。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用地、交通以及区域功能得到完善,抢抓广清永高铁清远西站规划建设机遇,有序推进中心城市向西拓展,加快飞水片区规划建设。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1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7.1%。扎实抓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所争取的专项补助资金位居全省前列。三是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城投、农投、建筑工程检测、恒达园林绿化、德源城泊5家投资开发公司,持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扎实推进,160公里农村公路窄路拓宽、汕湛高速三坑出口优化工程等项目完成建设,城西大道、河滨路、科文路等道路升级改造(建设)有序推进,清四公路与城西大道平交路口完成整治,清花高速清新段规划建设稳步实施,滨河公园(滨江碧道)等工程有序开展。禾云、太平、石潭客运站投入使用;扎实推进农村公交一体化建设,农村客运班线通达率和镇村公交覆盖率均达100%。四是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7.47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面动工,完成撂荒耕地复耕面积3.66万亩。飞水东坑水质提升和望天狮排涝站、茅舍岭水闸重建等水利工程有序推进。五是抓好供电供水项目建设。滨江、迳口自来水厂建成并投入运营,太平自来水厂加快建设。完成220千伏白庙站配套C线(山回甲线解口入旗胜站)和B线(白庙至库湾)项目建设;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215公里,0.4千伏线路384公里。

  三、注重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扎实抓好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清远麻鸡、清新桂花鱼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运营,广东南粤黄羽鸡产业集群、新洲食品肉品加工产业园、山塘镇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稳步推进。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区农业农村局、清新供电局和太平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成立区乡村振兴局,8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全面进驻。三坑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成效显现;三坑、浸潭镇荣获全市第二届《乡村振兴清远大擂台》金奖、铜奖。三是积极培育农业品牌。大力实施“清新优品”战略,全区现有优质农产品注册商标151个,“粤字号”农业品牌15个,广东省名牌产品8个,新认证“三品一标”[2]农产品21个;“清新桂花鱼”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四是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区2818个村庄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3]工作,累计建成干净整洁村标准以上美丽乡村、新农村2573个,建成农村公厕583个。浸潭镇六甲洞村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五是切实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35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6.12亿元。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浸潭镇鸿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米墅、知行等3家民宿被评为省乡村民宿示范点。

  四、注重深化改革,发展活力得到新增强。一是坚持改革引领。始终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全区工作的突出位置,实施十大领域86项改革项目,出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二是深化财政改革。成立区公资中心,统筹盘活、做大做强国有资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抓好专项债券申报工作,扎实推进前期工作,合法合规加快债券资金支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区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我区仍投入近亿元,收储了清新温矿泉、万寿片区等土地2300亩。三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建设“数字政府”,建立健全“项目大招商+项目要素保障+项目落地协调”齿轮化运作机制,完善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入推进“放管服”[4]改革,推动“容缺”[5]“并联”[6]“预受理”[7]等机制逐步完善,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行政许可政务服务事项时限压减率达94.96%。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协助企业融资67.3亿元。四是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及宅基地审批制度改革。探索试点并逐步扩大“三块地”[8]改革范围,浸潭镇下迳村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五个率先”[9]。成功发放全市首笔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权证抵押贷款30万元,全面推进经营性资产超10万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区共审批宅基地申请741宗,面积108.95亩,涉及人口3353人。

  五、注重防治结合,生态环境实现新改善。一是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中央督察组交办的48宗群众举报案件全部办结。省、市反馈我区的27个重点攻坚任务已完成整改17个。二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大力实施绿美南粤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发展林下经济,深入开展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生态修复、高质量水源林造林、新造林抚育和大径材培育工作完成率均达100%,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力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被市通报表扬。三是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城市道路和施工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突出抓好国控站点周边环境整治提升,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6%。云龙工业园陶瓷企业全部使用天然气生产,实现24小时监控污染物排放。四是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河长制,对在册河道全面落实网格化管护,省交办我区的14宗疑似“四乱”[10]暗访问题全部完成整改。滨江河、漫水河等重点流域水质保持稳定,滨江河三坑滩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3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基本完成。建成山塘、三坑等5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完成配套管网建设111.86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治理率分别为90.56%、77.79%。太和镇水质提升工程有序开展。五是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抓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新洲金矿废矿区生态恢复试点工程建设。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力度,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33%。在全市范围内首推塑料薄膜和农药包装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

  六、注重统筹兼顾,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一是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全年社会民生事业投入37.7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63%。切实抓好十件民生实事建设。大力开展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力度,通过发放住房补贴、落实公租房政策等方式帮助224户困难群众解决基本住房保障问题;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11],积极推进区、镇两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城乡低保、特困、优抚、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补贴补助标准稳步提升。二是全力抓好疫情防控。毫不松懈、从严从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安全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人群全程接种率为81.87%,18-59岁人群第一针接种率排在全市前列。三是全力稳就业。扎实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培训工程,完成培训34599人次,新增城镇就业76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8%内。四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12],优化学校设点布局,撤并滨江四镇教学点41个。学前教育“5080”工程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普惠性幼儿园生均经费由每年400元提高至500元。区职校新校区(一期)、区五中、区十一小和区教师发展中心新(扩)建等工程顺利推进。五是大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投入试运营,区疾控中心异地新建项目启动建设,区医共体总院(区人医)升级项目稳步推进,15间基层卫生院全部纳入医共体建设范围,实现医共体全覆盖。六是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禾云、浸潭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太平、太和、三坑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省一级文化站,完成201个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通过验收。七是深化“平安清新”建设。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三防以及防灾减灾等应急管理工作落实,全年无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因火因灾造成的较大损失与伤亡。持续推进扫黄打非、扫黑除恶、全民禁毒、雪亮工程、反诈等工作,抓好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信访维稳安保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建成全省首个网络检察室,有效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深入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强化食品药品监管。

  七、注重提升效能,政府建设呈现新气象。一是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推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完成152个重点民生项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府系统党员干部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严格执行各项决议决定,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制度,共办结人大建议33件、政协提案58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1宗,办结行政裁决案件11宗,出庭应诉行政案件29宗(次)。推进政务公开,畅通民意投诉渠道,办结市长(区长)信箱来信377件,处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30169件,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1.2万多条。三是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开展反思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刻汲取政府系统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强化政府系统廉政教育、廉政监督和廉政风险防控,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四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毫不松懈纠治“四风”问题,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大力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落实责任意识,强化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精神,确保全区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细、取得实效。

  此外,民兵建设、兵役征集、国防动员、消防、妇女儿童、青少年、审计、统计、档案、物价、保密、民族宗教、老区、残联、外事侨务、对台、史志、科协、文联、机关事务、气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奋斗的历程充满艰辛,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人民,向在清新投资兴业的朋友们,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清新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和参与清新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增速放缓。2021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市的15.1%;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乏力,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处于后进位次,占全市的比重、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都呈逐年下降态势。二是结构不合理,发展活力不足。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政策以及疫情等叠加因素的冲击,我区财政收入增长进一步放缓,土地出让收入没有达到预期,2021年全区土地出让计划收入13.8亿元,仅完成8.2亿元。各镇的“造血”功能不强,镇级财政收入偏少。三是引进重点项目不多,增量受限。受能耗“双控”[13]等因素影响,招商引资引进的一些涉水、涉气排放项目难以落地,全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来洽谈的项目多,但由于可供土地有限,导致项目落地不多。四是基本公共服务有待完善。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供给不足,其中,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缺口仍较大;全区医疗卫生设施有待加强,目前全区没有一间自主创建的三级医院。五是干部的执行力有待加强。个别干部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上有待加强,贯彻落实上级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执行力不够强,导致一些工作不能高效落实。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市、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和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四个清新”建设、推进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按照区第八次党代会和区委八届三次全会部署,全面推进生态清新、活力清新、品质清新、幸福清新建设,促发展、提速度、解难题、抓落实,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提速、经济总量扩大、工作排名向前,全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我们将重点围绕打造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实体经济,以更大力度提升发展质量。一是抓好产业平台建设。统筹推进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建设,探索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引进大湾区高质量先进制造业,把经开区打造成融湾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清远西部产业新城。加快补齐海灏(清新)产业园、云龙工业园等工业园区生活配套设施短板,引导产业集聚升级,加快布局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二是持续做好项目储备和招商引资工作。把握清新纳入广州都市圈规划的机遇,超前储备一批牵动性强的新项目、好项目。健全区委书记、区长“首席招商员”制度和“大招商”工作机制,依托清新区总部经济中心、广清交流合作中心等平台,通过智慧招商、商会招商等方式,力争年内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8个。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知识产权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入推动质量强区建设。引导扶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5亿元。鼓励和引导水泥、陶瓷、制鞋等传统产业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严格控制“三高一低”[14]新上项目,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鼓励“专精特新”[15]企业发展,努力培育一批高成长型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四是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服务员”和“店小二”,强化对产业项目招引、建设、运营的全流程跟踪,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企业。落实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度,加快区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力促海大畜禽动保、海螺(二期)等新签项目早日动工;力促万洋众创城、海龙生物(二期)等一批在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力促华润风电、浪美新材料等一批新投产项目上规达产。

  二、聚焦扩容提质,以更大力度推进协调发展。一是大力拓展城市空间。城市建设要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汲取广州市大规模砍伐、移植树木的深刻教训,不搞大拆大建。积极发展城市经济、楼宇经济、夜游经济,大力引入商贸物流、批发零售等企业主体,做大、做旺、做强中心城区。以创文巩卫为抓手,研究实施“智慧城管”工程,用“绣花功夫”精细化管理城市,大力整治内街背巷、老旧小区、市容市貌和城市环境。强化水、电、气“一张网”建设,新建供水设施管网7.14公里。二是加大“南向”融入力度。积极推动清新清城一体化,推动教育、医疗、文化、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推进旅游大道、长埔路、沿江西路、城西大道升级等项目建设,促进我区更好地融入大市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配套方面,聚焦工业化配套,提前谋划产业发展布局,使太和、太平、三坑镇的功能定位得到彰显,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规划,重点抓好园区路网、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商贸、政务服务等生活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交通方面,全力推动广清永高铁清远西站在我区选址落地及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清花高速清新段、清四公路太和至太平段路面改造、G107线禾云桂岭至龙颈军营扩建等工程建设。农田水利方面,大力推进大秦水库除险加固、茅舍岭水闸重建工程,年内完成清新与旧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太平、禾云圩镇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坚决完成垦造水田、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供电方面,完成全区电网智能化和中心城区配电网架升级改造任务,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西段线路、220千伏滨河输变电和白庙至回澜线路工程等项目建设。新能源方面,扎实推进林泉风电场扩建、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等项目。四是充分激发镇级活力。加强各镇总体规划,持续完善城镇功能配套。根据各镇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统筹安排空间布局,适度扩充城镇规模,促进更多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持续激活发展动能,打造产业特色鲜明、产城人文融合、宜业宜居宜游的精致小镇。加大对各镇自然资源、旅游资源、闲置资源的挖潜力度,想方设法增加镇级财政收入,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推动镇级财政由“供养型”向“造血型”转变。

  三、聚焦乡村振兴,以更大力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一是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解决农产品“增产不增收、优质不优价”问题,加快海灏(清新)产业园、爱健康清远鸡文化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园建设;统筹用好每镇2000万元的驻镇帮镇扶村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建设1-2个农业产业园。在农业中植入工业和服务业元素,促进农业生产由简单的种植养殖模式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观光型农业新业态,延伸产业链,着力提升农业附加值。二是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培育一批“清新优品”,扶持各类特色农产品树品牌、上规模、优品质。以“清新桂花鱼”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引领,打造粤北最大的淡水鱼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三是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开展美丽圩镇建设,年内全面完成三坑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新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2个以上,全区65%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四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特色旅游镇(村)、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精品农家乐、星级民宿等品牌创建工程,积极打造环笔架山、环温矿泉民宿集群,推广“餐饮+精品住宿+深度体验”的乡村旅游模式,推动古龙峡创建为国家AAAAA级景区,笔架山旅游区、清泉湾度假区等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构建“夏有漂流、冬有温泉”的全季节旅游模式。

  四、聚焦发展活力,以更大力度深化各项改革。一是深化“放管服”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和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方位实现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共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二是抓好财政工作。探索推进市、区两级财政一体化,强化资源配置,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培育财源。认真做好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和申报工作,使专项债券成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加强土地收储工作,加大飞水片区投入力度,将南部四镇串连成片,提升土地增值空间,培养我区发展新增长点。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国有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加快形成国有企业集团式管理模式,推动国有资产节约和高效使用,完善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促进国有资本管理持续强化。深化镇级体制改革,实施基层治理扩权强镇,促进镇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四是深化要素保障改革。科学划定自然资源“三区三线”[16],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要素,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推动用地规模指标、环境容量、能耗总量、公共服务等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项目倾斜。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资源,通过土地收储、土地转让或转型升级等形式,盘活闲置低效用地、闲置厂房,腾出产业发展空间,多措并举破解用地要素制约。五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拓展浸潭镇下迳村小组“三块地”先行先试经验,推动更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探索更加适合清新实际的宅基地审批办法,打造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清新名片。六是推动城乡人口有序流动。配合制定完善户口迁移政策,逐步剥离依附在“二元制”户口基础上的城乡差别公共政策,有效促进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城乡人才交流合作和入乡机制,引导专业人才返乡创业,推动城乡人口有序流动。

  五、聚焦绿水青山,以更大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一是扎实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坚持标本兼治、举一反三,高位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重点攻坚任务。二是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深化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加快完成用地、交通以及区域功能等专项规划,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空间。三是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管控措施,加强不良天气应急应对,力争年度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4%以上。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持续开展“清四乱”常态化工作,全面实施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漫水河、滨江河流域水质。完善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和机制,加大管网建设投入,逐步提升管养水平,确保5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正常运行。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严厉打击稀土盗采和非法倾倒固废行为。四是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全域增绿”行动,大力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年内完成19.7公里万里碧道建设。加强损毁山体、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年内中心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以上。大力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能源结构,鼓励和引导水泥、陶瓷、制鞋等传统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坚决落实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

  六、聚焦民生福祉,以更大力度建设幸福清新。一是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形成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硬仗。二是持续筑牢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促进就业九条”3.0版,组织开展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返乡创业人员等为重点的就业援助活动,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以上。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粤菜师傅”培训500人次、技能人才补贴性培训4000人次、“南粤家政”培训1000人次以上。进一步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持续加大住房、养老、社会救助等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三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办好市、区十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快推进区职校新校区(一期)、区五中、区十一小及区教师发展中心新(扩)建,新增公办优质中小学学位3120个。大力推进市职校搬迁工作。以建设卫生强区为抓手,加大高水平医院建设力度,推动区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级医院。扎实推进区医共体总院(区人医)升级、区疾控中心异地新建、太平镇卫生院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浸潭镇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四是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文化强区。全力配合做好省运会各项工作,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融媒体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大力打造秦皇山、庙仔岗等红色文化基地。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五是狠抓国防工作。压实政府主体责任,确保民兵建设“十四五”规划落地,以创建“省十二届双拥模范城”为抓手,开创拥军优属工作新局面。六是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聚焦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部位,严格落实“三个100%”,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链条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地质灾害隐患点、燃气安全、校园安全、消防安全、森林防火、危化品、建筑工地、旅游景点、“三小”场所等领域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为抓手,毫不放松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七是深化“平安清新”建设。持续推进扫黄打非、扫黑除恶、全民禁毒、防范电信诈骗等各项工作,大力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抓好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信访维稳安保工作,扎实推行“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高压严打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宁。

  七、聚焦自身建设,以更大力度打造有为政府。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把依法行政贯彻始终。注重依法依规办事,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切实抓好政务公开,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三是坚持把干事创业落到实处。以开展“执行力建设年”为抓手,坚持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倡导说干就干、真抓实干、紧抓快干,重点提升政府系统干部队伍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促进比学赶超、勇争一流,全面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让高标准、严要求、快落实、紧节奏成为工作常态。四是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改进文风会风,大力治理庸政懒政怠政,严惩权力腐败,保持勤政务实的政府形象。五是坚持厉行节约。2021年,我区经济恢复不牢固、不均衡导致收入增速缓慢,稳定经济增长、兜底民生、防范风险、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及疫情防控等任务重,财政各项刚性支出快速增长势头不减,导致全区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我们要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和绩效差的支出,打好“铁算盘”,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切实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新时代焕发新气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全力以赴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为加快“四个清新”建设、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共创更清更新的美好未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 词 解 释

  [1]“小升规”:指小微工业企业转型从规模以下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2]“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3]“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指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三拆”指拆除旧房危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广告、招牌等;“三整治”指整治垃圾、生活污水及水体污染,对乡村的环境进行美化绿化。

  [4]“放管服”: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5]“容缺”:指允许某些审核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暂时缺少,实行非主审要件缺项受理和审批。

  [6]“并联”:指改变以前行政审批单位按序逐个进行行政审批的模式,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审批办理的事项,实行由一个中心(部门或窗口)协调、组织各责任部门同步审批办理的行政审批模式,做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

  [7]“预受理”:指行政审批单位提前受理开展建设项目有关审批业务,出具预审意见,待建设项目符合法定审批条件后,由项目建设单位补齐资料,行政审批单位收回预审意见核发正式证书的审批制度。

  [8]“三块地”:指农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9]“五个率先”:指率先完成股份经济合作社挂牌、率先颁发股权证、率先成立土地合作部、率先发放土地经营权流转证、率先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

  [10]“四乱”:指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11]“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指用两年时间实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12]“双减”政策: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3]能耗“双控”:指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旨在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设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对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监督考核;把节能指标纳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引导转变发展理念;对重点用能单位分解能耗双控目标,开展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节能管理。

  [14]“三高一低”: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

  [15]“专精特新”: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16]“三区三线”:指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