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K30764808/2023-00036 分类:
发布机构: 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08-24
名称: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关于清远市清新区2021年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3-0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关于清远市清新区2021年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3-03-07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清远市清新区九届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共清远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五年规划(2022--2026)》精神,根据《清远市清新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监督计划》,现就2021年度区属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下同)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有企业基本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情况。截至2021年底,区属30家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共51.27亿元,比2020年的52.16亿元下降1.71%;负债总额24.82亿元,比2020年的35.27亿元减少29.63%;所有者权益26.45亿元,比2020年的16.89亿元增加56.60%,资本积累率56.60%。

  (二)区属国有企业效益情况。2021年区属30家国有企业中,由区公资中心直接管理27家,另有清新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区龙云公司和区储备粮公司等3家区属国有企业由原单位负责管理,30家区属国有企业2021年营业总收入2.11亿元。2021年区公资中心直接管理的27家区属国有企业中,实体运营的有16家,盈利的有12家,营业总收入10649.56万元,利润总额为1407.95万元。清新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由区融媒体中心管理,2021年营业总收入6303.2万元,账面净利润为-3113万元,剔除因会计账务处理改革,预收款2644万不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入账的因素后,实际净利润为-469万元;区龙云公司由区云龙工业园管委会管理,作为非实体运营企业,无营业收入,2021年净利润-26.32万元;区储备粮公司由区发改局管理,作为政策性企业,2021年营业总收入3145.92万元,净利润3.17万元。2021年,区属国有企业上交税费总额0.07亿元,受新冠疫情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影响,比2020年度0.09亿元下降22.22%。

  (三)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年初国有资本权益总额16.89亿元,本年国有资本权益增加10.06亿元(其中因交接重新清产核资调增9.9亿元,经营积累0.16亿元),本年国有资本权益减少0.50亿元(其中因交接重新清产核资调减0.12亿元,经营减值0.38亿元),年末国有资本权益总额26.45亿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约为156.60%。

  (四)行业分布及规模情况。区属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市政设施管理行业(占比约16.67%)。2021年区属30家国有企业中,资产规模亿级的8家,约占26.67%,主要集中在市政设施管理、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谷物仓储等行业,其中资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为清远市清新区德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市政设施管理业),报表资产总额达到15.3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总收入千万元以上)4家,约占13.33%,主要集中在广播电视传输服务、水力发电、公路工程建筑等行业。

  (五)债务风险情况。2021年区属国有企业负债总额24.8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8.41%,债务水平保持稳定,速动比率4.06%,已获利息倍数0.47倍,整体指标水平较好。

  二、国有企业管理情况

  (一)完善管理体系,国有资产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1.成立国有资产监管专门机构。将区公资中心由正股级调整为正科级,由区财政局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参公)单位调整为区政府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参公)单位,核定公务员10人,事编10人,并于2021年1月4日正式挂牌运作。全面落实人员、经费保障,增加承担所管理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职能,强化我区国有资产规范管理。在现有的机构编制条件情况下,明确了专门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和企业考评的机构和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干部队伍和企业管理层的素质和能力。

  2.研究制定国企相关制度。研究制订《清远市清新区国有企业人员招聘暂行办法》、《清远市清新区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负责人)考核暂行办法》、《清远市清新区国有企业薪酬暂行办法》、《清远市清新区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审批制度》等国有企业四项制度,以此推动国有资本、资产监管以及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升国企盈利能力,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3.提升国企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秉着“应建尽建”、“归口管理”的原则,全力做好国企党建工作。2021年新成立中共清远市清新区滨源水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支部,并归口到区公共资产管理中心党总支部管理。原太和古洞旅游公司成立的中共清远市清新区太和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支部、恒发公司及通发公司原来联合成立的中共清远市清新区恒发通发联合支部都已将隶属关系调整到区财经系统党委中共清远市清新区公共资产管理中心党总支。通过党组织“应建尽建”、“归口管理”,将国资国企干部职工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引领作用。

  4.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我区共接收中央驻粤企业退休人员163人(含党员48人),根据文件要求,人事档案全部移交至清新区档案局集中统一管理,党员组织关系已转接至社区党组织,纳入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管理。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常态化管理。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

  1.做好国有企业组织架构建设工作。针对我区国有企业现状,借鉴各地先进管理经验,特制定《清远市清新区国有企业整合方案》,在已有的广电传媒集团基础上,以城投、农投、水投为基础整合区内国企建立四个集团公司,采取先易后难方式,将合适的公司归类到相关集团,对国有企业逐步实现集团式管理。

  2.快速发展实体运营企业。2021年全区实体运营国企由10家增至16家,新增的6家实体运营企业现已产生经济效益,成为盈利主力军。2021年新成立的实体运营企业有:“清远市清新区德恒农村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2021年2月3日注册成立,主要承担农副产品销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环境卫生治理、撂荒耕地复耕及光伏发电项目、国家储备林项目跟进等业务;“清远市清新区建筑工程检测站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18日注册成立,主要承担建筑工程检测等业务;“清远市清新区德源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21日注册成立,主要承担东三街灯光夜市步行街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工作,立柱广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和经营,汽车修理厂运营等业务;“清远市恒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28日注册成立,主要承担清新区园林绿化的管养工程;“清远市清新区德源城泊投资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16日注册成立,主要负责清新区智能停车和立体停车的经营和管理;“深能恒发城市服务(清远市)有限公司”(合资,区内占股20%),主要承担清新区中心城区环卫保洁工作。

  3.完成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2021年,我区6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已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任务,包括:清远市清新区金叶发展公司、清远市清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管理中心、清远市清新区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清远市清新区水利水电建筑安装总公司、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大岩一级电站、清远市清新区交通建设开发总公司。

  (三)加强投融资管理,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

  1.引导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投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投资,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截至2021年年底,重大投资管理情况:一是滨源水业公司水厂建设完成投资20204.50万元(资金来源于政府债券资金);二是德盛投资公司负责的区道路停车智能收费项目及智能立体停车场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070.64万元(资金来源于政府债券资金);三是惠农公司完成光伏扶贫学校点(区三中)项目投资404.27万元(资金来源于扶贫专项资金)及太和洞创客有居二期民宿项目投资547.14万元(资金来源于人居环境项目融资资金);四是金叶公司投资烟草公司股权投资340.61万元(占股2.45%);五是德盛投资公司以龙云公司名义投资清新农商行股权4069.88万元(股本3000万元、送股1069.88万元)。

  2.抓实推进融资工作。主动与各商业银行和融资机构沟通,全力做好融资工作。目前正在实施的融资项目有:拟由清远市清新区德恒农村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融资主体融资10亿元用于清远市清新区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该项目以林木销售、林下经济收益作为还款来源,首期融资4亿元,现阶段正在等待银行审批。

  (四)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1.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区属国企德盛公司闻令而动、克服困难,租用檀香酒店等作为区接转入境旅客集中隔离的酒店并负责酒店运营管理工作,累计接待隔离人员1000多人。区属国企恒达园林公司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方针,定期开展公园设施消杀工作,防止细菌病毒传播。

  2.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稳定。一是做好镇级私营水厂收购工作。由区属国企清远市清新区滨源水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收购主体,对旧滨江水厂等8家镇级私营水厂分批进行收购并纳入统一管理,第一批次收购旧滨江水厂、太平大秦水厂、山塘水厂及三坑水厂,下一阶段,还将启动石潭、浸潭、禾云、龙颈4间水厂的收购工作。截至2021年底,旧滨江水厂已完成收购前期工作和初步议价工作,并上报区政府审定,太平大秦水厂已完成法律尽调,财务尽调、审计及评估工作也正在进行中。二是做好应急供水工作。因旱情持续发展,禾云镇飞鹅水库严重缺水,区属国企滨源水业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连接滨江水厂与禾云水厂部分供水管道,2个月内向禾云水厂应急供应自来水74034.2吨。恒大金碧天下小区自建供水厂停止运营、8000多住户无水可用的问题,区属国企滨源水业公司及时采取措施,协调解决供水问题,全力确保社会面稳定。

  3.认真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制定闲置资产处置工作方案,明确坚持乡村振兴优先原则,将闲置资产优先租赁给有利于当地乡村振兴建设的企业或个人。将区交通运输局移交的清连养护所盘活并租给省级南药产业园作培植用地;位于三坑镇茅舍岭水产畜牧场资产(约576.34亩鱼塘)已从区农业农村局移交至区属国企(农投公司)管理和运营。对标对表乡村振兴《任务方案》,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促成区德恒农村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广东嘉荣超市有限公司签订清新农副产品采购与供应合作协议。扎实推进区光伏扶贫项目,落实产业帮扶。按照清新区惠农投资有限公司与原区扶贫办签订的《清新区光伏扶贫项目合作协议》,督促企业切实做好区光伏扶贫项目管理维护,确保扶贫资金收益稳定。

  4.抓好其他民生保障工作。德盛公司配合公资中心落实区政府关于恒大等楼盘的保交楼工作。劳力健公司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富余劳动力再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务工者收入,实现务工者和企业双赢。储备粮公司围绕确保区级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备安全、管理规范为中心,积极开展粮油储存轮换等业务,有效发挥区级储备粮油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全力守好全区人民的“米袋子”。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一)企业资产薄弱,盈利能力和融资能力不强。国有企业中实体运营企业不多,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国企总利润体量较小,个别集团公司亏损大。且区属国企名下资产极少,融资所需担保及抵押严重不足,融资难度相对较大。同时,由于区财政吃紧,融资所需的自有项目资金部分也难以筹措,新成立公司的注册资本也难以到位。

  (二)制度建设仍需完善。职业经理人考核等制度不够健全,集团式管理的人事制度、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以及奖惩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对企业领导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仍需加大。

  (三)党建工作有待加强。区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依然薄弱,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够重视,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下一步推进工作思路与措施

  (一)加快推进企业集团式管理。一是不断完善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合理配置董事会、监事会,逐步规范股东(出资人)和经营层的各项组织和运行制度,搭建权责明确、科学分工、合理制约、运转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计划将非实体运营的企业按实际情况或注销或归口集团管理;三是站在集团战略的高度,督促指导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制定盈利任务、投资计划及中长期投资规划,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效率。

  (二)继续完善国有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一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强对国有资本运营质量及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二是进一步修改完善《清远市清新区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负责人)考核暂行办法》等国企四项制度,加强国有资本、资产监管以及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升国企盈利能力,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三是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结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外部监管职能,优化监管工作内容,明确划分各项责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和惩罚力度,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和价值。

  (三)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一是全面落实党建写入公司章程要求,指导国有企业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进一步明确党组织的决策事项、职责范围和履职程序,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全过程、各环节,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二是加强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工作,探索建立党务工作者培养管理和使用正向激励机制,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三是不断提升国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按照集团式管理要求,同步调整国企基层党组织架构,争取打造国资国企系统党建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