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K30764808/2023-00038 分类:
发布机构: 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01-30
名称: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全区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3-0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全区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3-03-07  浏览次数:-

  根据清远市清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2021年度全区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类企业)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清新常〔2022〕31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认真研究,积极部署,切实开展整改工作。现将有关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善措施,全面提升国资监管水平

  1.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出台《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审批制度》《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负责人)考核暂行办法》等制度,对集团公司与子公司资本运作分别监管,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资本运作、资本回报、资本安全等,通过制度的改革完善,明确企业发展定位,分类授权放权,不断激发企业活力,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2.推进国企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印发《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负责人)考核暂行办法》《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审批制度》《国有企业人员招聘暂行办法》《国有企业薪酬暂行办法》等四项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明确对竞争性企业和准公益性企业分类考核,引导企业切实提高经营效率和质量,实现服务社会和持续发展双目标。明确国企职业经理人(负责人)年度业绩目标,包括盈利目标、营收目标、资产增值目标等,将经理层个人绩效年薪与业绩目标任务直接挂钩。明确国企合并分立、设立注销、集团公司董事长、经理、法定代表人聘任、公司大额支出等重大事项按权限分别由集团、公资中心批准,特别重大事项由公资中心甄别后报区政府同意方可实施。明确国有企业人员招聘的程序及规定等。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助力国企管理不断“提质增效”。

  3.做好内外部监督检查一是定期抽调工作人员组成督导组,通过暗访、抽查、检查、走访等方式深入各国有企业开展全方位督导,对资金特别是接待费用等日常开支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落实日常监管责任。二是继续督促指导国有企业配合做好审计、自查、各专项监督检查及整改落实工作,形成内外部监督合力。

  二、理顺体制,加大国资国企改革力度

  1.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决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全过程、各环节,全面完成党建入章工作。起草《区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修订指引(2022年)》,指导我区31家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党建入章工作,进一步明确党组织的决策事项、职责范围和履职程序,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国企改革的全过程,融入公司治理的各环节,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2.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明确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职代会五大治理主体各自的职责权限,指导国有企业9名符合条件的党组织班子成员均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同样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也已进入党组织班子成员任职,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起来。

  3.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一是提升国企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优化配置国企三个支部:农投支部、城投支部、滨源水业支部,并配齐配强支部班子。二是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国有企业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党纪党章、党史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学习教育,同时按照区委组织部安排,抓好国企支部书记学习培训。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择优培养发展党员,至目前,共有5名国企人员申请入党,均是35岁及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四是打造国企党建阵地。在国企办公大楼打造国企党建阵地,占地约50平方米,并做好阵地基础设施建设、“三会一课”制度上墙等工作,计划以阵地建设为支撑,继续推动国企规范化建设。

  4.以人才驱动推动企业改革创新。一是培育人才发展“驱动力”。加强人才储备,出台《清远市清新区国有企业人员招聘暂行办法》,对国有企业正式员工实行总数控制和计划申报审批制度,并将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分别纳入国企人才库管理。提升人才本领,采取“内训+外请+交流”方式,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业务技能等内容定期培训,邀请专题讲师、律师顾问等不定期授课,以及安排业务骨干分期分批到先进地区国有企业交流学习等,国企员工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2022年选派3名区属国企骨干到市德晟集团公司跟班学习两个月。强化人才激励,出台《清远市清新区国有企业薪酬暂行办法》,建立与市场化相匹配的薪酬分配机制。二是激发干事创业“原动力”。出台《清远市清新区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负责人)考核暂行办法》,对集团公司与子公司资本运作分别监管,对竞争性企业与公益性企业分类考核,同时,将绩效年薪与考核目标完成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挂钩,实施超额利润分成,效益越好、贡献越大、绩效越高,促使企业运行效率更高,干事创业活力更足。

  三、优化布局,推动国企持续健康发展

  1.实现国企集团式管理。根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按照“主业归位、产业归核、资产归集”原则,制定《清远市清新区国有企业整合方案》,在已有的广电传媒集团基础上,以城投、农投、水投为基础整合区内国企建立三个集团公司,将公司全部归集到相关集团管理,涉及整合资产总额近27亿元,整合工作已全部完成。

  2.做大做优国企资产规模。按照“依法依规、分类推进、规范程序、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将城市广告、城市智能停车收费等经营性优质资产注入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增强企业融资创利能力,确保政府经营性存量资产保值增值。目前已将土地使用权资产、立体停车场资产注入城投集团公司,城投集团公司总部资产由5124万元增至4.6467亿元,下属德盛公司资产达到15.73亿元,大大提升了城投集团核心竞争力。同时,关停或注销全区143家国有“僵尸企业”,完成全区6家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任务,注销3家非实体运营融资平台公司和1家资质到期、无经营活动三级子公司,2022年新增实体运营企业6家。

  3.全力抓好企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投资建设主力军、重要产业引领者作用,抓好生产经营,提升财税贡献。一是在城投集团方面,加快推进汽修厂、代驾平台业务、加油站、“定制租车”、太和古洞升级改造等创收项目,积极配合推进经开区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目前,城投集团已形成汽车产业板块、园区建设板块、旅游板块、检测板块、资产租赁板块等主营发展方向。二是在农投集团方面,成立子公司加快推动禾云镇预制菜产业园、山塘镇腊味产业园及“中央厨房”项目,积极配合推动国储林项目,同时下属通发路桥、通盈建筑公司、恒发公路养护公司、恒达园林绿化公司完善相关资质,积极拓展业务。目前,农投集团已形成道路及园林养护板块、园区建设板块、工程建设板块、乡村振兴板块、林业板块、资产租赁板块等主营发展方向。三是在水投集团方面,完成了滨江水司的收购工作,全力完成迳口、滨江、太平三家自来水厂及供水管网建设,同时实施三家自来水厂的扩容提质项目。目前,水投集团已形成供水板块、电站板块等主营发展方向。

  4.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严格按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坚持统筹兼顾、适度集中,相对独立、互相衔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实行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一是确保应收尽收。将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全部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确保应收尽收,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覆盖。二是坚持收支平衡。严格落实审计制度,以审计报告为基础编制预算,合理确定预算收支,确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及时、完整、准确。

  四、多措并举,切实防范资产运营风险

  1.严格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印发《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审批制度》,明确公司资本运作、对外投资、对外合作、融资贷款、借款担保及公司大额支出等重大事项按权限分别由集团、公资中心批准,特别重大事项由公资中心甄别后报区政府同意方可实施。同时,要求国有企业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决策程序和监督工作。

  2.加强投融资管理积极与各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沟通,做好相关融资工作,为重点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是严格投融资决策机制。按照规定切实开展尽职调查,审慎选择合作对象,严格履行资产评估、市场调查等程序,提高决策水平,防范投资风险。二是加强全过程管理。对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加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不断优化投融资结构,提高投资收益。

  3.强化考核评价。印发《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负责人)考核暂行办法》,明确国企职业经理人(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目标,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并与企业经营者收入挂钩:对超额完成业绩目标任务的,实施超额利润提成奖;对当年未完成的,扣发10%固定年薪;对连续两年未完成的,扣发20%固定年薪并提前结束职业经理人(负责人)三年任期。严格兑现奖惩措施,增强责任感,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