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总结乡村治理、乡村运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经验做法,深度挖掘“社区大党委”“和美积分”的内涵,助力浸潭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浸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日前邀请暨南大学博士生团队,于7月22日至7月25日期间,到浸潭镇六甲洞村、五一村和浸潭社区开展了基层社会治理蹲点调研。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壮大村民集体经济
在六甲洞村彭屋村七十三家房客民宿,暨南大学博士生团队采访了该村党总支书记邹瑞文,他讲述了以制度创新调动全民参与的新路径、农村“三块地”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经验及做法。六甲洞村下迳村组长邹水新与该团队谈起从佛山回村工作的情形,在村党总支书记的号召下,基于对家乡浓厚的情感,他带着创业积累的经验回村。同时,村党总支书记积极为民宿招募、培育乡村运营专家,通过“1带N”的模式,打造人才“雁阵”,发挥“群雁”效应。在镇的带领、村的努力下,六甲洞村探索出符合本村特色的“致富路”,村集体经济每年稳定增长,其中下迳小华山风景区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六甲洞村党总支书记邹瑞文介绍乡村治理的经验
展示村民集体参与小华山风景区建设的文件
干部村民双向奔赴,共建和谐美丽乡村
暨南大学博士生团队来到浸潭镇五一村左屋村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大家非常支持,只要我在群里喊集中,大家都会准时到,说五点集中就五点到,不会迟到。”“村‘两委’干部看到我们上传了扫地的视频,很快就登记到‘和美积分’存折,不会拖延。”2023年7月,浸潭镇以五一村为试点,以“党建引领、村民参与、积分助力”的工作思路,引导党员群众踊跃参与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等事务中来,至今已经实施一年,其间村“两委”干部一直主动与村民沟通,根据村民的建议不断优化“和美积分”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方案,充分调动了群众守道德、讲文明、树新风的积极性,焕发了浸潭镇美丽风貌。
社区“大党委”强网格,打通基层治理“末梢”
“民生无小事,不论是我们巡街,还是群众在‘居民夜话’反馈,例如路灯不亮、井盖损坏、墙体脱落等,我们都会记录下来,及时上报到网格事件。”浸潭社区干部向暨南大学博士生团队介绍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健末梢”行动的相关情况。据悉,浸潭镇的社区“大党委”采用“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兼职委员”的模式配备组建一支为民服务、为村(社区)解忧的“红色生力军”,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疫情防控、反诈宣传、食品安全、纠纷调解、禁毒宣传等工作下沉细化至网格内,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零时差”,持续解决群众所需所盼的急事、难事、实事,推动共建力量精准转化为民生福祉。
“智慧乡镇”平台落地,描绘基层治理新貌
暨南大学博士生团队在广东铁塔公司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观看“智慧乡镇”综合治理平台的操作,对平台发挥的作用表示认可。“‘智慧乡镇’平台界面简洁,功能齐全,像浸潭镇镇域面积较大的乡镇,依托该平台,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森林防火、重点人群安防管理、河道及水库监控、土地违建监控、交通监控,极大程度地降低人力成本,实用性很高。”据悉,浸潭镇“智慧乡镇”综合治理平台结合“铁塔+大数据+AI”,实现了多个重点场景的视频监控应用以及乡村云广播,全面提升了浸潭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能力。
暨南大学博士生团队观看“智慧乡镇”综合治理平台
在四天的座谈、走访中,暨南大学博士生团队充分了解浸潭镇乡村治理实践以及产业、人才、生态、组织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也为浸潭镇实现乡村善治和振兴提供了来自高校人才的智慧和力量支持。接下来,浸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将持续跟踪暨南大学柔性引才服务,探索基层治理的优化方案,以更前沿、更科学的研究成果推进浸潭镇乡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