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 七 届 人 大
三次会议材料(18)
清远市清新区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3年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清远市清新区财政局局长 陈永常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清新区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我区财税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税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加快富民强区,建设幸福家园”的核心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以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为核心,围绕增收与节支两大主题,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控制支出,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强财源建设,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项财政工作稳步推进,较好地实现了保收入、保工资、保运转、保平衡的目标。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全区当年财政总收入277,864万元,增长15.1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027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100.21%,增长4.22%;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和省、市一次性专款补助收入144,77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补助142,759万元,基金预算补助2,019万元);区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7,922万元;调入资金5,137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一)税收收入完成79,249万元,增长0.06%,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72.03%,其中:
1、工商税收收入完成72,509万元,增长23.3%。
2、契税及耕地占用税收入完成6,740万元,下降66.95%。
(二)非税收入完成30,778万元,增长16.72%,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27.97%,其中:
1、专项收入(主要是教育费附加、排污费、水资源费、价格调节基金收入)完成5,446万元,增长45.07%。
2、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17,880万元,下降15.36%。
3、其他各项收入(主要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完成7,452万元,增长400.13%。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全区财政总支出279,721万元,增长13.0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2,016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39.94%,增长15.34%;基金预算支出23,825万元,下降9.49%;上解支出3,38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0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含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部门)34,012万元,增长11.22%,主要是增人增资支出增加。
2、国防499万元,增长18.81%,主要是人民防空等专项支出增加。
3、公共安全14,906万元,增长16%,主要是创建“平安清远”专项支出、预算外非税返还、增人增资支出增加。
4、教育65,023万元,剔除专款增长8.89%,主要是创建教育强区及实施教师工资“两相当”支出增加。
5、科学技术3,402万元,增长17.92%,主要是省市对企业技术改造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增加。
6、文化体育与传媒1,186万元,增长44.28%,主要是文化建设、文物保护、体育竞技等支出大幅增加。
7、社会保障和就业27,183万元,增长10.29%,主要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低保、五保户、就业、特困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投入增加。
8、医疗卫生23,826万元,剔除专款增长10.06%,主要是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农村卫生经费、基层卫生院激励性绩效工资等支出增加。
9、节能环保3,790万元,增长87.07%,主要是城市污水处理、环境监测、节能专项等支出大幅增加。
10、城乡社区事务10,654万元,剔除专款下降23.41%,主要是市政设施投入大幅减少。
11、农林水事务52,954万元,增长101.52%,主要是我区作为水利示范区建设,省级水利专款大幅增加。
12、交通运输3,510万元,下降12.64%,主要是当年未拨付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按进度拨款)。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716万元,增长108.25%,主要是“政银保”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及中央、省财政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支出增加。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898万元,剔除专款增长19.36%,主要是太和洞风景区收入纳入预算后非税返还支出增加。
1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538万元,增长40.2%,主要是打击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专项整治、解决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证等专项支出增加。
16、住房保障、粮油物资储备事务、国债还本付息等支出5,919万元。
三、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全年财政总收入292,227万元(含2011年结余14,363万元),财政总支出279,721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12,506万元,其中一般预算结余4,725万元(结转下年使用数3,787万元,净结余938万元),基金预算结余7,781万元(主要是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余4,038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结余728万元、土地出让总价款结余744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结余560万元、其他基金结余1,711万元)。
四、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既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又是全面深化“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更是落实市“桥头堡”发展战略的破题之年。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十一五”发展基础,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清新”这一核心,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局面作出了贡献,总结2012年全区财政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主要是“四个围绕,四个确保”。
(一)围绕聚财抓征管,确保财政收入规模稳定增长。
一是坚持行之有效的财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税务部门定期研究分析我区财税收入形势和征管中遇到的问题,拟定针对性措施,密切工作协调,抓好税收入库工作;二是成立相关部门参加的区协税护税工作小组,针对财税征管中的突出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齐抓共管,形成部门合力;三是积极稳固现有骨干财源。与地税部门密切配合,狠抓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征管;四是搞好税源调查摸底工作,突出重点税源,狠抓薄弱环节。重点加大对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力度,突出抓好房地产业营业税管理,积极开展“四税”清理;五是拓宽税源,改进征管措施和手段。把矿产、建筑、水资源等纳入重点税收监控范围,进行税源调查清理,并针对不同税种,采取不同征管办法;六是狠抓非税收入征管,推进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切实加强了财政票据管理,从源头上堵塞征管漏洞。通过多措并举,我区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再上新台阶,收入突破11亿元大关。
(二)围绕节支调结构,确保社会事业发展保障有力。
按照“保运转、保重点、保民生”的要求,优先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及时足额兑现,确保社会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等支出,加大对社会稳定、民生支出、扩大内需项目所需配套资金的支持力度。2012年,区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19.2亿元,同比增长18.39%,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进一步推进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全力增进和改善民生福祉。
1、加大强农惠农投入,推动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
(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58万元,完成基本农田整治项目整治面积500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整治面积950亩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整治面积1.1万亩;二是进一步推进“四区五带”建设,打造高科技、高品质现代农业产品产业“八大基地”;三是着力推进名村名镇建设。投入500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建成4条名村、17条示范村,并正式启动了名镇建设;四是完成54条“两不具备”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共233户1155人,开展了2个“幸福安居示范村”的建设工作。
(2)扶贫“双到”工作方面。2012年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验收年,全区共落实帮扶资金19,162万元,其中帮扶到村资金14,960万元,帮扶到户资金4,202万元,全区68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有7682户32123名贫困户实现脱贫。
(3)落实惠农政策方面。一是落实中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资金270万元;二是落实中央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748万元;三是落实粮食直补政策工作,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22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3,969万元;四是落实家电下乡补贴工作。发放家电下乡资金195万元、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189万元,使农村10416户次受益;五是落实财政支农政策,加强新型农民的培训和管理,开展各项技术培训班28期,培训人员2792人;六是建设8个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七是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投入省市购机补贴307万元,接受农户购机申请2440台(套),其中新增插秧机39台;八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区镇两级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已正常投入使用,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及时的服务信息;九是投入危房改造资金4,140万元,帮助2050户贫困户完成了危房改造。
2、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2012年,我区教育支出65,023万元,教育经费得到有效保障,教育事业得到均衡发展。一是不断完善乡镇教育教学设备及设施改造,2012年7月顺利通过了创建教育强区的验收;二是投入义务教育资金7,473万元,我区符合免费教育政策的学生全部享受政策优惠,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工作得到更有效推进;三是落实全区中小学免学杂费的资金4,658万元,受惠学生7400人;四是落实职校家庭困难学生享受助学金政策。全区职校享受助学金782万元,受惠学生7946人。
3、继续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1)加大卫生资金投入,进一步提升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在保障基础性支出的基础上,一是落实基层卫生院激励性绩效资金460万元,为医改工作打好基础;二是落实区人医和7间卫生分院购买医疗救护车专项资金255万元;三是落实除“四害”经费40万元,巩固创建省卫生城市成果;四是落实区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经费250万元,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五是落实城乡医疗保险配套资金5,242万元,解决576,914人城乡居民“病有所医”问题;六是落实医改后基层卫生院收支差额补助资金628万元和解决基层卫生院人员遣散费200多万元。
(2)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是落实区级配套低保金565万元,落实区级医疗救助资金389万元,安排五保户供养资金2,250万元,安排各类重点优抚对象固定资金1,277万元,为特困人员提供医疗救助保障;二是落实全区低收入群体免费殡葬基本服务资金61万元;三是落实补助资金1,101万元,解决城乡居民“老有所养”问题,全年发放新农保待遇5,049万元,享受待遇806,518人次;四是将住房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使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共发放租赁住房补贴42户共3.7万元,保障房建设资金580万元,新增公共租赁住房240套。
(3)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等各项就业资金183万元。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输出1.69万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542人。
(4)全力扶持“全民创业”,积极落实各项财政优惠政策。一是落实全区农村妇女创业资金1,012万元,贷款贴息36万元,共112 人受惠;二是继续实施“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向农户、涉农企业投放贷款146笔共3,993万元;三是启动了“政银保·小微贷”项目,为小型微型企业免抵押贷款提供担保,发放“政银保·小微贷”1,800万元,解决部分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效支持了我区小型微型企业的生产与发展。
(三)围绕绩效抓管理,确保财政机制改革深入推进。
围绕建设公共财政、精细财政、民生财政的要求,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强化财政改革与监督,提高理财水平,努力实现财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一是积极推进部门预算编制制度改革,继续执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区直全额核拨单位100%实施部门预算;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平台。完成国库网络改造和国库集中支付平台整合和升级工作,实现区、镇两级财政业务互动一体化,为公务卡结算管理系统、惠农一卡通系统等试点作准备;三是继续深化镇财区管、村账镇管改革,积极推进镇级财务核算集中监管改革;四是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积极完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切实将财政资金管理的重心由分配拨付过渡到追踪问效和绩效考评上来;五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制定《清新县主体功能区财政政策激励实施办法》,对生态发展镇实施支持补偿型财政政策,进一步协调镇域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缓解镇级财政困难,增强基层政府和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调动各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六是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逐步扩大采购规模和范围,进一步规范全区政府采购管理。2012年,预算采购金额19,356万元,成交金额17,741万元,节约资金1,615万元,节约率为8.34%;七是严格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认真审核建设工程项目预、结算。2012年,预结算共审核工程项目167个,审核资金52,605万元,定审48,082万元,核减资金4,523万元,核减率为9.49%;八是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督检查。2012年,对省级2010、2011年安排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专项资金、“民生实事”高中阶段学校建设项目资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等五项资金进行检查。
(四)围绕廉政建设,确保财政资金干部双安全。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队伍建设是基础建设理念。一是继续推进“正风行动”,严肃治理“庸懒散软”问题;二是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通过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回头看活动,建立我局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三是进一步落实“财政大监督”的要求,强化内控和监督问责,压缩自由裁量权,堵塞管理漏洞;四是狠抓制度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制度意识,切实提高执行力。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上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在全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在财政运行和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平稳增长阶段,财力总量有限与支出压力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推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相当艰巨;四是财政监督、绩效评价力度有待加强。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13年一般预算草案
2013年,我区财政收支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第六次党代会、区委六届六次全会的部署,以构建并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解放思想,不断深化公共财政预算编制改革,将“稳增长、优结构、促规范、强监管、保民生、重节约、提绩效”和集中财力办大事贯彻财政预算编制工作始终,切实保障区委、区政府各项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综合区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013年将继续大力调整支出结构,保障“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支出。同时,受总体经济环境、宏观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目前财政支出刚性强、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实现预算收支平衡任务艰巨。2013年全区财政收支计划安排如下:
一、财政预算收入
全区财政总收入229,810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达到117,728万元,预计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专项拨补等省、市补助收入79,531万元,基金预算收入20,04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2,506万元。
二、财政预算支出
全区财政总支出安排229,81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8,604万元,增长10.28%;基金预算支出27,826万元;专项上解支出3,38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含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部门)25,300万元,增长8.38%,主要是增加津补贴因素影响。
2、国防491万元,增长3.59%。
3、公共安全12,645万元,增长13.34%,主要是增加政法部门专项经费及津补贴因素影响。
4、教育63,624万元,剔除专款增长6.99%,主要是教育“创强”后续工程投入及增加津补贴等因素影响。
5、科学技术2,752万元(含科普经费),增长10.97%,主要是区级加大对科普、科技经费及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
6、文化体育与传媒823万元,剔除专款增长25.75%,主要是体育竞赛、送戏下乡、送影下乡等支出增加。
7、社会保障和就业30,272万元,增长13.21%,主要是民政五保低保等专项支出增加。
8、医疗卫生21,718万元,增长15.60%,主要是提高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及城乡居民医疗、乡镇卫生院建设投入增加。
9、节能环保2,404万元,增长8.58%,主要是污水处理等支出增加。
10、城乡社区事务11,044万元,增长3.65%,主要是环卫清洁及垃圾处理费增加。
11、农林水事务16,826万元,增长13.09%,主要是小型水库加固投入加大。
12、交通运输2,058万元,增长6.47%,主要是增加津补贴等因素影响。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403万元,增长5.77%,主要是增加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提供资金担保。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801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1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744万元,下降56.05%,主要是减少对违法开采矿产资源专项经费的投入。
16、住房保障支出3,493万元,增长3.07 %,主要是增加保障性住房支出。
17、粮油物资管理事务280万元,主要是储备粮利息费用及价差补贴。
18、预备费支出2,000万元。
19、国债还本付息支出9万元。
20、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35万元。
21、其他支出882万元。
三、2013年主要工作
2013年,全区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抓收入、强管理、惠民生、推改革、优队伍”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重点是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大力培植财源,增强区域经济活力。
以税源建设为核心,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引导作用,制定更加明晰的财政奖扶政策,鼓励、带动社会和民间资本的投入;及时落实扶持企业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积极筹集和调度资金,全力支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财政收入规模。
2、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平稳较快增长。
协调财税部门强化征管,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持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收入进度,做到旬关注、月调度、季小结、半年考核、年终总评,确保收入均衡入库。
3、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坚持“保重点、优民生”的原则,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二是继续加大对社会民生的投入,全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积极支持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建设,推进和谐社会构建进程。
4、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支出进度均衡性;三是提高预算透明度,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健全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定期通报制度,主动接受监督;四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不断健全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严格跟踪问效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五是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坚决打击隐瞒、坐收坐支预算外收入和私设“小金库”现象;六是深化绩效预算,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5、切实加强财政自身建设。
一是以加强机关作风为重点,深入开展“正风”行动,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软虚假浮”问题,为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二是狠抓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干部职工廉政勤政意识,优化廉洁从政环境;三是加强基层财政工作培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管理的能力,进一步夯实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四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理顺管理秩序。
各位代表,2013年是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决策部署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承上启下之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上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抓好各项财政工作,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