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5: 来源:21世纪报道
投资传统产业也要互联网思维
2014年7月,《21世纪报道》记者专访时任“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以下为采访录的一部分。
《21世纪》:您认为如今的服务业相对于前几年有怎样的不同?对应投资逻辑应该怎么调整?
刘泽辉:现在整个服务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过去谈的很多经验,现在如果直接去用,可能比较难有大的作用了。
过去我们会觉得零售都差不多,没有什么新的机会。但随着库存问题的凸显,唯品会就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模式。这都是反映了社会变化的结果。比如,短缺经济时商品买都买不到,谁敢想象唯品会这种做“下水道”——库存商品通路的公司会有机会?
《21世纪》:现代服务业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作为投资人您如何去应对这些行业变革、并抓住其中带来的机会?
刘泽辉:第一,社会发生变化,经济和过去不一样,从单边上行到现在有一定的波动;第二,80后90后这一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第三,还有环境、宏观、需求、技术、科技的变化,尤其是技术的变化和升级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以前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传统产业,他们的CEO往往不上网不沾网,我用传统的打法去帮他们谈合作。现在我们要多混IT圈了,要多和做互联网的人在一起。多了解和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
比如凤凰旅游,投的时候觉得他们是产品型的团队,将来和互联网会合作,但受互联网的影响会比较小;但现在看变化很大,BAT的全线杀入,即使对你的这一个点影响不大,但对产业链会有影响,价格砍得很多、需求也变化了。所以不仅内部要上网、产品要上网,而且要通过在线方式,管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所以现在传统产业的投资思路要有很多互联网思维、新经济思维。要看这个产业受这些新经济、新元素的冲击有多大,这个公司有没有能力去嫁接和改造。如果这个团队是比较时尚的,那就没问题啊,大家都在学习。
虽然今天的互联网公司比传统产业走得快一点,但如果企业有学习能力,也是有很大空间的。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电子商务还是会落在“商务”,互联网金融还是落在“金融”。互联网是一个手段,线上卖是针对PC端和移动端这些人的需求,但最后卖的还是传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