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了,为构建和谐文明的消费环境,增强辖区商户的价格诚信观念和守法经营理念,宣传提倡居民理性消费,谨防网络购物陷阱,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执行力和优化营商环境,近日,清新区普法办紧跟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六进”进行全面普法,创新性多形式开展了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突出社区活动,春风送法润心田
“悉心挑选的东西,买回来却发现是过期的;老年人买的保健品却被发现是三无产品;定做的生日蛋糕食材却不新鲜...如果是你,面对此类糟心的事情,会怎么做?”
近日,区普法办以315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以消费者权益为切入点,结合清新区处理消费投诉和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典型案例,在太和镇向群社区凯旋门小区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讲活动。通过案例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务必查看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索取并妥善保存发票、消费小票,如遇到商品质量有问题商家无理由不退款,及时拨打12315、1234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突出以点集面,精准释法解忧惑
清新区普法办在向群社区进行摆摊宣传设立消费者权益法律咨询点,活动期间,普法志愿者围绕居民关心、反映突出的消费维权问题进行了认真讲解。深入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解读和宣传,对群众从衣、食、住、用、行等方面宣传普及消费维权、传销防范、食品安全、法律援助、医疗保健等相关知识,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消费知识,解答有关咨询和疑惑。
“以前我买了过期牛奶只能丢掉,现在我了解了买到过期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相关知识,我觉得十分受用。”坐在法律咨询点的陈阿姨对普法志愿者感激的说。
将“普法惠民地摊”摆进小区,通过“以点集面”的精准普法,开展了融入式、互动式的宣传体验,亲民惠民、生动有趣的方式的受到了群众热捧。进社区“摆摊式”零距离普法,提高了群众的维权意识和能力,更好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突出联动格局,全民学法提信心
3月15日,清新区普法办、清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清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于领秀广场围绕“提振消费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举办2023年清远市清新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诚信教育活动,区普法办联合近20个“谁执法谁普法”部门到场共同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服务群众更“聚人气”。
清新区普法队员们采取面对面、零距离服务、“一站式”解答的方式,通过集中宣传、为守法诚信企业颁奖、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法治横幅、现场解答咨询、入户走访等形式,选取人流量多的场所和辖区商户为“主战场”,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围绕合法经营、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明确违法成本,从源头上降低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隐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普法队员们还以案说法,用“小案件”讲述“大道理”,教育引导群众积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消费的合法权益,传递法治正能量,引领道德新风尚。
据悉,“八五”普法以来,清新区紧抓关键发力,积极落实主体责任,3月以来,清新区各普法单位进社区23次,进机关63次,以案释法宣讲40次,通过小游戏、有奖问答等环节向群众宣传普法,开展各类法律咨询120多人次,分发宣传单位约2万张。实现普法全区各级机关“满园春色”、形成了各部门共同推动普法工作“大合唱”的生动局面,接下来,坚持靶向发力,构建全线联动大普法格局,全力奏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