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灌区的供水效能,确保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益,迳口灌区配套维修改造工程通过紧锣密鼓地推进,目前已经全部完工。
图为迳口灌区配套维修改造工程施工现场
迳口灌区位于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太平镇、山塘镇境内,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作为清远2023年首宗省级节水型灌区,有效保障了迳口灌区8.98万农田用水。但经年风雨,迳口灌区现状干渠浆砌石护岸或衬砌,因老化或水流淘刷发生多处崩塌,损毁、淤积严重,影响过流,不能保证灌溉及排水需要;灌区内的迳口二闸、白莲分水闸、迳口头闸管理房、万寿渡槽及万寿渡槽分水闸等5座渠系建筑物,均因老化出现不同程度损坏及险情,严重影响灌溉供水安全,也不利于灌区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
其中,位于万寿村的万寿渡槽,也称过水桥,是一条桥梁式水槽,两端和渠道相接,用于灌溉输水、排洪、排沙。该渡槽长350米,宽2米,建于1957年,距今已60多年了。横跨万寿村委会辖区的滨江河支流,为万寿、飞水、塔脚三个村委的上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除此之外,万寿渡槽还起着便桥作用,供两岸村民通行。但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桥面开裂,一段近20米栏杆也不见了踪影,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了灌溉效果,当时封桥禁止通行。
图为维修前的万寿渡槽
2023年11月18日,迳口灌区配套维修改造工程经区水利局批复,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在确保安全和质量前提下,通过合理制定施工计划,抢抓施工“黄金期”,安排充足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和施工材料,使得工程在合同工期内准时完成,包括万寿渡槽在内的迳口灌区展现出新的面貌。
走进迳口灌区,灌区内新修建的渠道护岸、自动化监测系统、头闸管理房和万寿渡槽维修加固、井塘泵站等建筑物映入眼帘,迳口灌区已焕然一新。工程完工后,干渠的设计流量将从9.32m3/s提高到12m3/s,将使灌溉保证率达到90%,让整个灌区发挥出最大效益,有效改善井塘桥附近灌区缺水现状,有效保障了迳口灌区8.98万农田用水,对迳口灌区水资源和水生态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图为灌区内维修的渠道护岸
图为维修后的迳口灌区建筑物
目前清远市清新区迳口灌区配套维修改造工程质量达到了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试运行期间渠道、渡槽、泵站及管理房等建筑物运行状况良好,消除了迳口灌区安全隐患,确保了迳口灌区安全运行,有效保障了太和镇、太平镇、山塘镇生活、生产以及8.98万亩灌溉用水需求。
建管中心供稿
202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