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当前病虫发生预报及防治意见
目前,我区晚稻大部分达到封行或接近封行,根据我中心近日对我区晚稻病虫监测调查,结合病虫历史资料和天气因素等综合分析,发生的病虫害有:钻蛀性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粉虱、纹枯病、稻瘟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一.预测依据
钻蛀性螟虫:二化螟:近期灯诱诱虫总量为1111头,其中8月3日达近一个月诱虫高峰,单日诱虫量为91头,近期诱虫量比去年同期多1083头,较上周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大螟:近期灯诱诱虫总量为162头,其中8月22日达近一个月诱虫高峰,单日诱虫量为15头,近期诱虫量比去年同期多151头,较上周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田间调查枯鞘丛率一般0.2%-1.3%,严重的3.5%。
稻飞虱:近期灯诱诱虫总量为258头,其中8月23日达近一个月诱虫高峰,单日诱虫量为36头,近期诱虫量比去年同期多186头,较上周呈现上升发展趋势,以低龄若虫、白背飞虱为主。田间调查210-1100头/百丛。
稻纵卷叶螟:近期灯诱诱虫总量为3150头,其中8月6日达近一个月诱虫高峰,单日诱虫量为413头,近期诱虫量比去年同期多3140头,较上周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田间调查亩蛾量310-2415头,卷叶率0.3%-1.1%,亩幼虫量1082-3686头。
稻粉虱:各镇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生田块百叶成、若虫500-1500多头。
二.防治意见
(一)防治原则及适期:
防治药期9月7日-9月9日。由于晚造我区播、插时间不一致,品种多样,各农户要加强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早发现,早施药防治,特别做好低洼田块,及时清沟排涝,合理施肥,适时露晒田,保持稻丛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降低病虫的发生为害率。
(二)防治对象:主治钻蛀性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兼治稻粉虱、纹枯病、稻瘟病等。
(三)参考药物:
钻蛀性螟虫: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杀虫双等药剂。
稻飞虱: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噻嗪酮、吡呀酮、烯啶虫胺、噻嗪酮.异丙威等药剂。
稻粉虱:参考药剂:扑虱灵、阿维菌素、吡虫啉、噻嗪酮、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氧乐果、异丙威、杀虫威、氰戊.辛硫磷等。
稻纵卷叶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药剂。
纹枯病:选用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氟环唑、井冈霉素、丙环.嘧菌脂等药剂。
稻瘟病:选用三环唑、春雷霉素、稻瘟灵、吡唑醚菌酯、咪鲜胺锰盐、苯甲.嘧菌酯、肟菌.戍唑醇等药剂。
(四)注意事项
1.细菌性病害(如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在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用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之前施药预防。
2.选择对口、长效、特效农药开展相关病虫防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使用农药,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农药,不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剂量,发病轻时使用低剂量,发病重时使用规定范围内的高剂量。
3.注意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不得随意丢弃,以免造成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