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首页
清新动态
走进清新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网络问政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动态
以绩效管理为导向,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发布日期:2025-04-03 16:52 文章来源:本网 字体大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将“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推进与绩效预算深度融合”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举措。

  零基预算改革,是指改变过去将各项目上年度的预算数作为“基数”预算模式,而是根据实际需求、工作变化进行增减的基数预算方式。零基预算打破“基数”依赖,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依据事业发展实际需要,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支出内容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预算成本,以预算绩效为导向,以当年财力为基础,有效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整合低效重复的分散资金,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基数预算模式的局限性

  一是合理性。基数预算容易固化财政资金的分配格局,可能导致不合理的支出继续存在,不利于控制不必要的开支,容易造成预算上的浪费。二是灵活性‌。由于基数预算基于过去的水平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预算安排,难以灵活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二、预算绩效管理在零基预算改革中的实际意义

  预算绩效管理是以支出结果和效益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真正体现将财政资金运用到“刀刃”上,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评价及成本效益分析等关键手段有机融入零基预算改革中,对加快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助力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以绩效管理为导向,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建议

  一是预算绩效管理要深化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建立系统完善的绩效计划制度,在预算编制阶段对政府、政策、部门和项目等层面的绩效目标、行动方案、保障措施、资金需求进行系统谋划和统筹,并将绩效计划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和前提,让预算彻底打破基数依赖,从零开始编制预算。

  二是加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核成本”是零基预算的内在要求和基础工作,完善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成本绩效理念贯穿于预算管理和政府履职全过程、各环节,融入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实现“打开成本看业务、优化业务促管理、提升管理促改革”。通过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彻底摸清历史成本和项目实施全流程的应对关系,加强各环节成本合理性的分析研判,为预算客观、准确、合理编制提供数据支撑。


浏览次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网站首页 清新动态 走进清新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