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首页
清新动态
走进清新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网络问政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动态
清远市清新区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2025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25-07-11 14:54 文章来源:本网 字体大小:【

       ●“特派员”稻田“开方” 助力水稻增产增收

       ● 稳基础 强链条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特派员”稻田“开方” 助力水稻增产增收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水稻种植顺利开展,太和镇联合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组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为种粮大户等送上“科技良方”,助力春耕生产和乡村振兴。

       一、深度合作,提升战略保障。为推动粮食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2月27日,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太和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与清新区供销合作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整合高效科技资源与基层服务网络,为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助力清新农业高质量发展。双方签订了《清新区太和镇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服务协议》、《关于共建水稻科研成果试验示范基地协议》,协议明确技术服务内容与标准,让农户获得专业指导,提升水稻产量与质量,稳定并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强调绿色生产理念,加大推广绿色肥料、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以减少化学药剂使用,保护土壤生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太和镇农村科技技术服务团队依据协议,定期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推广新种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帮助农户掌握先进种植方法,促进农业整体技术进步。

       二、送“技”到田,助力水稻春管。太和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新洲村的地头田间,为农户提供水稻管理的技术指导。针对春耕期间的关键农事,太和镇农村科技特派员详细查看了稻田的土壤墒情,指导农户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精准把控育秧时间和密度,以培育出健壮的秧苗。同时,针对春耕灌溉用水问题,科技特派员还带来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帮助农户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三、土地改良,贫瘠地成沃土。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稳定供应的关键。近年来,太和镇全力推进“非粮化”整治,有序推动3000多亩香蕉地“退蕉还耕”。在此基础上,该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习惯,积极引导农户在原地块上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为进一步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提升种植效率,科技特派员结合玉米生长所需的多种养分,通过精准增施有机肥,有效补充土地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把过去的贫瘠香蕉地改良成了玉米地沃土。

太和镇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春耕指导活动,不仅为农户解决了春耕生产中的实际难题,还进一步提升了农户的科学种植意识和能力。接下来,太和镇农村科技特派员还会继续扎根农村,开展贯穿水稻种植全周期的各类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太和镇人民政府供稿)


稳基础 强链条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清新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区委“四个清新”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农文旅试点建设为契机,落实工作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增链延链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一、发展优势产业,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产业基础。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实施“2420”具体举措,着力打造清远鸡、桂花鱼、丝苗米、南药、麻竹笋、茶叶六大产业种植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产业支撑。2024年全区清远鸡全产业链全年综合产值23.1亿元、同比增长34.69%,桂花鱼综合产值19.7亿元、同比增长29.61%,丝苗米综合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32.2%,南药综合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42%,综合产值合计突破75亿元。新增麻竹笋种植面积3.6万亩,同比增长48.7%,综合产值突破7亿元。

       二、开展示范创建,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业态基础。清新区立足当地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特色,鼓励发展多元乡村旅游业态,促进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是依托地域资源特色禀赋,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如浸潭镇六甲洞村近年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通过借助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等天然优势,打造为品牌形象鲜明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二是开展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创建,促进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2024年我区申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待批复);全区共有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3个、示范点4个;有清远市农业公园5家。

      三、推动品牌创建,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农业手信基础。加大农业品牌创建力度,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手信知名度。全区拥有“清远乌鬃鹅”“清新冰糖桔”“清新桂花鱼”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认证5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9个、产品加工企业1家,广东省菜篮子生产基地3个,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3个,“粤字号”农业品牌11个,“粤字号”农业品牌创新培优实践点3个,“粤字号”农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

       四、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资源要素基础。一是结合土地整合整治及“三块地”改革,促进土地集中流转、规模利用,实现农文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如三坑镇布坑村委会充分利用本地建成的美丽乡村成果、温矿泉等资源,建设清远米墅稻田野舍温泉共享营地,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二是积极开展乡村运营,整合各类资源要素。积极创建人才、资源、项目“三库”,累计登记各类人才信息达7160人,资源信息2000条,项目信息302条。累计培育村级或者联村公司20家,推动173个产业项目落地,辐射带动农户1.6万人。三是充分发挥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作用,指导镇村有效推进集体资产保值增效。截至目前,全区通过交易平台发布807宗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其中成交283宗,成交金额达1.28亿元,交易额排名全市第三。

      五、推进乡村建设,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环境配套基础。全力推动乡村风貌提升,改善乡村环境,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配套设施。一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区3398个自然村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理积存垃圾约9100吨,清理水塘、房前屋后小微水体清淤约2200处,拆除危旧房屋、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约700间。二是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区纳入乡村建设规划的行政村182个已有147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或以上,占比80.77%;着力打造村庄绿化“五个一”工程,全区累计种植约16.3万株,完成率约129%。(区农业农村局供稿)


浏览次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网站首页 清新动态 走进清新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