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首页
清新动态
走进清新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网络问政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动态
清远市清新区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2025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25-07-11 15:03 文章来源:本网 字体大小:【

       ●山水入画处 文旅焕新颜

       ●激活红色底蕴  释放振兴活力


山水入画处 文旅焕新颜

       在滨江之畔,古龙峡原生态旅游区所在的太和镇三坑滩村正以文旅融合为笔,通过“交通升级、风貌焕新、产业振兴”三大核心举措,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从昔日的传统村落华丽转身为大湾区炙手可热的农旅融合典范。

       一、交通筑基,畅通文旅大动脉。为深度融入古龙峡5A级景区创建大局,太和镇全力构建“快进慢游”交通体系。投资300万元实施Y301线三坑滩口至三坑滩农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工程,将2707米乡道升级为双向旅游车道,大幅提升通行效率。同时,三坑滩内韭菜口至大堆谷连片5个村小组的村道巷道完成修缮与黑底化改造,平坦宽阔的道路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更为乡村旅游发展打通“任督二脉”。另外,新修建的3.5公里彩虹景观路,如绚丽丝带般串联起古龙峡景区与村内民宿集群;交通升级后,节假日的通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自驾游车辆的数量也有了大幅增长,这为游客的便捷抵达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二、风貌焕新,打造文旅新地标。秉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理念,三坑滩村以“清新区-清城区南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与乡村风貌。如韭菜口村小组1间精品民宿进行改建,将传统乡村建筑韵味与现代舒适住宿体验完美融合;帽叶坪村小组2间民宿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同时,满足游客高品质住宿需求。同时,各村小组还精心打造了多个网红打卡点。帽叶坪村入口的文化墙,将现代金句与卡通插画创新融合,时尚气息扑面而来;崩坑村的彩虹路宛如七彩纽带,串联起古朴的家庭小院与雅致的山间民宿;新兴村的卡通儿童石墙与彩虹路相互映衬,童趣十足,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拍照打卡、分享传播,让三坑滩村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村”。

      三、联盟聚力,共启旅游新航程。三坑滩村依托古龙峡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太和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村内旅游从业者携手共进,成立了三坑滩旅游联盟。联盟以规范行业、提升服务为抓手,将民宿、餐饮等纳入组织化、规范化管理。通过制定并严格监督执行统一服务标准,定期组织从业培训,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持续优化服务质量。同时,联盟以整合资源、协同合作为核心,实现成员间客源、宣传渠道、旅游项目等资源的共享,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联盟还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体验项目的拓展创新,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此外,作为中立平台,联盟积极调解成员间的纠纷,协调各方利益,共同维护当地旅游行业整体形象,切实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安心、放心、舒心的旅游环境。

        四、产业赋能,激活文旅新动能。依托紧邻景区的独特区位优势,三坑滩村构建起“民宿+休闲+美食”的特色旅游产业体系,深入实践“景区+典型村+民宿”合作模式,深度激活乡村文旅经济。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能人大户、返乡务工人员及大学生投身乡村创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目前,村内已拥有49家各具特色的乡村民宿、32家风味独特的饭店,形成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服务闭环。近年来,古龙峡景区与三坑滩村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100万人次,年接待量突破160万人次,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户均年增收达到4.2万元。(太和镇人民政府供稿)


激活红色底蕴  释放振兴活力

      山心村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秦皇山区腹地,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驻地所在,也是其下辖连支三团的主要活动区域。解放战争时期,粤桂湘边纵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反国民党“联剿”、“三征”等大小战斗约800次,其中发生在秦皇山(山心村)内外线作战的就有38次,为粤桂湘边地区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山心村成功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一、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担当作为。为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山心村围绕“基层党组织书记十个思考”对红色文化与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常思常想,深入开展调研摸排工作,“两委”干部走遍秦皇山区4个村69个村民小组,走访老游击队员、革命烈士后代,收集整理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重要史实线索,争取资金改造闲置房屋为革命根据地事迹展厅。联合其他3个村修缮11个红色革命旧址,新建1个红色旅游驿站,开发红色文旅导览系统,推动成立秦皇山革命历史研究室,编纂一批红色文化书籍。组织号召本地退休干部、优秀党员、烈士后代等组建红色讲解员队伍,争取上级到山心村开展党员干部红色课程教学,开设“红色秦皇山”微信视频号,推出《我在秦皇山为你讲述100个红色故事》系列短视频,目前发布的55个故事累计观看超1000万次,吸引点赞超10万次。此外,山心村还挂牌了“清远市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合作基地”,成为了远近知名的党性教育和红色传承“打卡点”。

       二、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创新发展。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在区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太平镇秦皇片红色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党委,联合组织、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文旅、教育、国资等多部门研究和解决各种影响红色村产业发展的梗阻性问题,将原秦皇镇政府办公楼旧址、旧电信楼、原山心小学等建筑进行盘活,引进研学龙头企业成立“强村公司”,撬动社会投资3000多万元,发展“红色+研学”文旅产业,通过“村企联合”运营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就业,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中小学研学基地和乡村酒店,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同时,山心村大力发展“红色+农业”特色产业,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打造“秦皇山红色文创电商产业展厅”,通过直播带货、消费帮扶等拓宽特色农产品“秦皇四宝”(灵芝、蜂蜜、茶叶、竹笋)销售渠道,累计销售额达23万元。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1.08万元,较试点建设前增长256%。

       三、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造福人民。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让他们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山心村健全“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建指导员”的“3+1”党建网格制度,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提质工程,推进景观提升、路网提升改造等,重点路段全部实现黑底化,还安装路灯188盏。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种植各类苗木11545株,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此外,村党总支积极申请专项资金改造村民小组饮水工程,惠及群众125户1100多人。近年来,山心村先后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清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清远市乡村运营先进村。(太平镇人民政府、驻太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供稿)


浏览次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网站首页 清新动态 走进清新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