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个全国土地日,清远市自然资源局清新分局以“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为主题,交出一份盘活存量土地的“成绩单”:通过政府收储、“三旧”改造、集体土地确权、过渡性开发等四大创新模式,累计盘活低效闲置用地超2641亩,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
通过政府收回收购方式盘活土地2000亩
清新区通过政府回购方式,收回港龙陶瓷、标牌陶瓷等地块,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例如云龙工业园港龙地块,收回后已重新供应工业用地约512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粤检、塑兴等企业相继投产,预计全部建成后可实现投资20亿元,产值30亿元,税收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
通过“三旧”改造政策盘活土地500亩
清新区利用“三旧”改造政策,为未完善用地手续的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22年至今已取得用地指标约500亩。解决用地手续问题后,引导企业对原有厂房进行改建、扩建,预计可新增投资5亿元,增加厂房面积20万平方米。
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发证盘活土地21亩
清新区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发证工作,主要解决零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问题。通过制定《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办理流程》,对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一条、《广东省土地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之规定,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地块现状地类为建设用地,1999年1月1日前地类为建设用地,规划用途为建设用地的集体用地提供确权发证通道,便于农村盘活闲置土地资产,充分保障“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工作的用地需求。目前,已完成浸潭根竹坑、山塘镇新兴、山塘恒平、太和飞水、太平天良、太平北坑、三坑安庆七个村集体建设用地发证,盘活土地14161平方米(约21亩)。
通过过渡性开发政策盘活土地120亩
2024年,清新区实行《清远市清新区过渡性开发项目审批操作指引(试行)》,并于2025年5月完成修订《清远市清新区过渡性开发项目审批操作指引(2025年修订)》,以扩大《指引》使用范围、简化申请流程、降低开发门槛,提高过渡性开发项目的申报效率,推动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目前荣记市场、麦家围营地、日晖家私城项目已取得批复开始建设,总盘活面积合约120亩,过渡性开发模式盘活用地渐见成效。
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挖潜”,站在新起点,清新区正探索“工业上楼”“混合用地”等新模式,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正如第35个全国土地日的呼吁:严守红线护粮安,集约用地谋长远,唯有珍惜脚下每一寸土地,方能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