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时刻】“这面锦旗必须亲手交给你们!”近日,清新区浸潭镇大陂头村委会中,村民郑先生激动地将印有“心系村民办实事 排忧解难暖民心”的锦旗交到驻村第一书记叶智勇手中。这抹鲜艳的红色不仅承载着群众的真挚谢意,更折射出“1+6+N”基层治理体系在乡村的生动实践。
村民郑先生到大陂头村委会赠送锦旗
【48小时攻坚记】“从反映问题到修好路基,只用了两天!” 郑某所说的,是年前完成黑底化工程的乡道路基过高引发的雨水倒灌问题。
2024年,大陂头村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名单,开展了一系列乡村振兴工程。经过1年的努力,大陂头村的村容村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铺设的沥青道路宽敞而洁净,彩绘的墙壁、升级改造的外立面…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呈现在村民面前,但在美丽的画卷下,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待镇、村干部进一步发现完善。
镇、村有关部门干部到现场查看情况
2025年伊始,村网格员在日常巡查宣传中,接到群众反映:其门前新铺设的乡道在下雨的时候,容易发生雨水倒灌现象。村网格员在现场了解相关情况后,迅速通过“粤平安”平台上报。镇村两级依托“1+6+N”协同机制,镇组织规划办、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现场办公,48小时内完成路基降高和管网疏通,圆满解决雨水倒灌问题,并举一反三,同步排查整改全村8处类似隐患。
开展路基降高和管网疏通工程
【网格里的民生温度】“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镇。”大陂头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村内划分7个综合网格,网格员每日巡查、村民随时“点单”,通过“网格发现-平台流转-部门联动-群众评价”闭环,2024年累计办结道路修缮、农田灌溉等民生诉求61件。
近年来,浸潭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统筹网格化管理、村民自治等六大抓手,融合多元社会力量,推动基层治理从“问题找上门”向“服务送上门”转变,这面锦旗印证了“1+6+N”体系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的显著成效。
浸潭镇将围绕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进一步丰富“1+6+N”体系内涵,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优化群众办事流程,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乡村振兴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