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八月,激情似火;华灯初上,共话浸潭。日前,清新区浸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合浸潭镇关工委、浸潭镇志愿者协会开展以“星空下,话家乡,谋发展,创未来”为主题的“星空夜谈”活动,雁归学子、返乡创业人才、退休老干部等齐聚一堂,以星空为幕,以梦想为笔,共绘浸潭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优势领航,打通基层就业“直通车”
“我镇正精准锚定多项镇级重点工作项目,谋划实施央企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5个,全力攻坚农村供水管网提升工程等7个;丝苗米、麻竹笋、白菜干等现代农业项目蓬勃发展;福记水果集散中心辐射带动4000人次实现当地就业;文旅融合亮点纷呈,桃花湖升级在即,新增桃漓湖畔民宿等特色民宿10家,上半年全镇游客量达6.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3.7%。”浸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兰慧深情寄语青年:“星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每一颗星星都在发光;浸潭的未来之所以可期,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愿意点亮它。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也期待未来在浸潭的田间地头、创业园区、文化街巷里,看到你们的身影!”
浸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人员向在座雁归学子重点介绍和分析基层的六类就业岗位情况,包括考公考编、志愿者、双百社工、专项工作聘员、村(社区)“两委”干部、自主创业,结合目前自身工作岗位的选人用人情况倾囊相授工作宝典。
雁群归巢,共筑振兴“同心圆”
目前,全镇上下高度重视在外优秀人才回村创业、参与村级事业等各项工作,推动形成人才回归、技术回乡、项目回巢的“雁阵效应”。黄桂财2008年学习黄洞坑百年生晒笋技艺和种植技术,2020年注册“黄洞坑”商标,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已成为区级“黄洞坑生晒笋干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他在活动上分享:“创业离不开家乡的支持,更离不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回乡发展,将‘小梦想’融进浸潭的‘大未来’。”
退休老干部马继源则以老骥伏枥之心,勉励青年善用乡村资源,勇闯创新之路:“浸潭的山水田园是宝贵的资源,青年人才要善于发现机遇,敢于创新,为家乡注入活力。”
现场热情高涨,雁归学子纷纷发表各自的感受与评价。广东海洋大学的梁美琪表示:“这次短暂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浸潭的蓬勃朝气,也坚定了返乡发展的信心;我觉得以后的星空夜谈也可以安排些小游戏,如果能将活动主题融入到游戏当中的话会更能让我们了解到浸潭的特色和优势。”
本次活动是浸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举办的第三期“星空夜谈”活动,参与人数30余人。今后,浸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以乡情为纽带,以政策为支撑,推动更多“雁归人才”返乡筑梦,共同绘就浸潭镇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