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重点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今年我区有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台湾现代农业示范园、清远市清新区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S354线清新太平镇至三坑段一级公路(二期)扩建工程等21个项目列为清远市2015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其中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抽水蓄能电站、清远清新区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工程、清新温矿泉旅游度假区扩建项目、清新区告星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宝林无毒可降解环保塑料产品项目等6个项目列为广东省2015年度重点建设项目),21个项目已全部动工,投资总额231.5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9.81亿元,1—6月完成投资15.1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0.86%。其中6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59.62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7.3亿元,1—6月完成投资8.9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1.73%。
按项目工程类别分:现代产业工程12个,投资总额156.26亿元,年度投资计划14.75亿元,1-6月完成投资8.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7.63%;交通运输工程1个,投资总额2.33亿元,年度投资计划0.34亿元,1-6月完成投资0.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生态旅游工程1个,投资总额8亿元,年度投资计划2.5亿元,1-6月完成投资1.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1.23%;文教卫生工程1个,投资总额1.5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0.5亿元,1-6月完成投资0.1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4%;能源保障工程1个,投资总额49.8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6亿元,1-6月完成投资3.2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3.67%;社会民生工程1个,投资总额1.63亿元,年度投资计划1.3亿元,1-6月完成投资0.3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9.77%;农林水利工程4个,投资总额11.93亿元,年度投资计划4.46亿元,1-6月完成投资1.5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4.0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的重点项目建设总体来说较为顺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前期工作进展未如理想。水利示范县项目中的茅舍岭水闸重建工程还未完成全部审批手续,茅舍岭水闸重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已经由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出具审查意见(粤水技术[2011]564号),并由省水利厅以《关于报送清新县茅舍岭水闸重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粤水建管函[2012]1393号)报送省发改委,清远市发展和改革局已于2014年4月24日以《关于要求批准清远市清新区茅舍岭水闸重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清发改农[2014]10号)上报省发改委,但建设单位至今还未收到项目审批文件。另有2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由于群众不同意建设,已向省市水务部门申请项目变更,待批复。二是用地指标落实缓慢。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共缺3060.13亩建设用地指标,其中今年需用地指标600亩;清新温矿泉旅游度假区扩建项目住宅3区123.34亩用地指标未解决,今年已分配酒店区22.92亩用地指标;京龙建筑塔式起重机及升降机生产基地300亩用地指标未解决;宝林无毒可降解环保塑料产品项目有140亩用地指标未到位(已分配用地指标60亩,正准备组织材料上报。);万家丽公司年产2000吨高档经编面料技术改造项目35亩用地指标未解决。清远市龙湾电镀定点基地(400亩)、埃德伟控汽车配件项目(11.54亩)、百佳研磨材料项目(15.6亩)、新野卫浴水暖器材生产加工项目(5.93亩)、科盈高级化妆品项目(15亩)等5个项目用地指标报批材料已上报省,待批复。三是建设资金不足。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园区管委会原向省里竞争的1亿元资金已全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多方筹措资金填补建设资金空缺,但因本地财政薄弱,融资渠道政策门槛过高,未能筹集更多的资金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方案》提出采取竞争性分配模式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但由于园区起步晚,难以同建设时间比较早、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的园区进行竞争,很难获得省级专项资金的扶持。清新区人民医院综合楼项目建设资金不足,正在筹划通过融资解决。清远市清新区中小河流工程由于区财力有限,配套资金落实比较困难。四是天气因素影响工程进度。由于正值春夏季节之交,雨水天气偏多,持续时间长,影响了部分项目推进。清新区告星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项目一期工程由于春、夏季雨天增多,工地泥泞,现场施工人员不足、各工种人员搭配不合理,工程整体进度慢。清远市清新区小型农田重点县项目因前段时间雨水偏多,工程部分已停工。
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为实现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更快更好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议抓好以下主要工作:一是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继续组织各相关单位深入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现场,认真梳理和分析项目建设情况,推动相关部门切实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简化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尽量缩短审批时限,尽快下达相关行政审批文件。三是抓好用地指标申报和项目供地工作。进一步加大用地指标申请工作力度,请市政府联系省用地主管部门,尽早批准已上报用地计划;用地指标分配向投资规模大、工作推进快、产出效益高的项目倾斜,让积极投资的项目业主得到实惠,起到鼓励先进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有限土地存量和增量指标,通过三旧改造、增减挂钩等方式,缓解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问题。四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尽量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和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加强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