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三包”作为城市管理的难点工作,不仅关乎着城市市容环境秩序,更关乎着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物业小区、机动车修理洗车档、餐饮饭店、宾馆酒店”等责任主体落实“门前三包”责任, 从“小切口”入手实现大成效,全力做好全区“门前三包”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查漏补缺,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在前期全面采集商户、企事业单位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组织对清新中心城区“物业小区、机动车修理洗车档、餐饮饭店、宾馆酒店”四个行业类别责任主体的信息进行查漏补缺。一方面,要求各执法大队通过“一店一档”系统对已录入的责任主体信息进行排查,及时更新、完善相关基础信息,进一步规范信息台账;另一方面,对未录入的、新增的责任主体信息通过“一店一档”系统建立信息档案,为今后对责任主体开展日常巡查管理奠定数据基础,不断提升“门前三包”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二是提高信息采集质量,规范信息台账管理。为进一步规范责任主体信息台账管理,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严格把好信息采集质量关,对于信息录入不规范、基础信息漏采漏录的情况,采取系统抽查、台账抽查的方式保障信息采集质量,切实保障不漏一户、不缺一人。执法人员分网格分路段挨个对辖区内的物业小区的责任主体进行上门核查,采集相关信息并登记入账,同时要求责任人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张挂“门前三包”责任牌,执法人员耐心责任人告知“门前三包”相关规定,要求责任人按要求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目前,已按照要求完成中心城区范围“物业小区、机动车修理洗车档、餐饮饭店、宾馆酒店”四个行业类别责任主体的信息收集工作,共收集责任主体信息1210条,其中物业小区类别信息136条,机动车修理洗车档类别信息173条,餐饮饭店类别信息823条,宾馆酒店类别信息7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