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乡镇 > 龙颈镇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及总结

龙颈镇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 2012-07-16 00:00   来源:清新区龙颈镇   发布机构:   点击:-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6月,我镇预计完成生产总值(GDP)约17.1亿元,同比下降30.5%。其中农业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12.5%;工业产值7.5亿元,同比下降60.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3亿元,同比下降64%;第三产业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2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同比下降29.8%。预计完成两税收入约5135万元,同比下降24%。其中国税完成815万元,同比下降12%;地税完成4320万元,同比下降25%。镇财政总收入约4085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约2697万元。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上半年,我镇抓招商促项目落实,全力推进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力促产业转型升级;依托恒大“世纪旅游城”的辐射,提升清泉湾、凤塱围的旅游市场价值;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致力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一)工业方面
    1、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全力配合抓好云龙工业园区的一系列征地开发及建设工作,致力于把园区打造为承接珠三角产业的主流平台,拉动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大提升。一是推进恒大足球学校的建设,该项目的主体建筑大部分已封顶,即将进入装修阶段,足球训练场已开始铺设,争取8月底竣工9月开学,2012年秋季计划招生3150人;二是大力推进“新金山”、“美邦”两家新落户云龙工业园我镇辖区内企业的建设进度,两家企业总投资达7亿元,将于明年投产,预计年产值达8.4亿元,年纳税约2000万元,提供就业机会2000多个。三是积极调处好征地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民事纠纷,配合做好园区道路、供电、供水等配套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好优质服务,积极、主动地配合做好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促使企业早落户、早建设、早投产,早产生效益,促使相关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把我镇的硬环境和软实力尽情展现给客商。与此同时努力优化服务,做好项目的引进、落实、跟踪工作,协助企业办理各种报批手续,主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协同企业解决问题。
    (二)农业方面
    1、抓好农林水,确保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龙颈片的粮食创高产万亩示范基地及龙东低产田高产改造项目,推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的落实,完成建星村委会160亩义务植树基地,做好春耕生产,防洪抗涝,确保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2、“一乡一品”创自主品牌。结合传统种养习惯及市场消费需求,发动广大群众种植砂糖桔、鸡心黄皮、早钟六号枇杷等果类,发展骆坑笋的种植规模,巩固旧品牌,争创新品牌。
    3、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鼓励土地流转,使生产要素向规模化集中。推动石东村500亩的金银花和灵芝种植示范基地、龙北村500亩珍稀蔬果种植基地、中洲村250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共和村和龙东村火龙果种植基地、镇平村“朝天红”辣椒种植基地等项目的落实和发展。引导广大种植户做好名优产品的商标注册认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争取培育更多的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以“双桔利”、“伟伦”、“红不让”等龙头企业为主导,优化我镇农业布局,实现由传统农业逐渐向特色化、产业化农业发展和过渡。
    (三)第三产业方面
    1、恒大“世纪旅游城”辐射作用日趋明显。恒大金碧天下项目已初具规模,恒大足球学校争取于8月底竣工,9月开学,目前正在进行秋季招生。恒大“世纪旅游城”具有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了清泉湾、凤塱围两个旅游点所占的旅游市场分额。目前两个旅游景点都已经步入正轨,特别是现在进入夏季,拥有大型水上乐园、极速滑道等项目的清泉湾旅游度假区又迎来了旅游旺季;全县首家乡村旅游企业——清新县凤塱旅游有限公司也即将迎来以“清新理想——乐活城乡实践对话”为主题的大型城市沙龙,届时有媒体同步宣传,将进一步提升凤塱围的旅游市场价值。
    2、促进龙北“中宿居”遗址的申报工作。我镇充分发挥恒大金碧天下、清泉湾、凤塱古村落等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抓住县将我镇河洞凤塱村和龙北“中宿居”遗址申报“广东省古村落”的契机,将具有750多年历史的“中宿居”遗址打造成我镇乡村游的新亮点。并通过推介引资盘活资源、发展项目,如开发石马温泉资源,发展温泉旅游及其附属产业等,促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打造“生态休闲名镇”。
    (四)改善社会民生方面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X370线军营至石坎公路按三级公路标准改建,目前军营至龙颈路段改造已完成;新龙颈大桥的建设已基本完成桥面的铺设,将于争取尽快竣工;莲塘大桥已完成选址及立项,目前正进行前期的勘探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20千伏螺清线供电线路已于3月份完工,并于6月29日开始带电试运行;溪洛渡50万伏直流输电路工程途经我镇12个村委会,约70个塔位,现已完成40多个塔位的补偿工作,争取于明年6月份全线竣工。同时大力推进村道硬底化工作,有效消除交通问题制约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抓住创建国家水利示范县的机遇,对我镇16宗水利示范县工程进行前期规划、设计,计划9月份开工;投入150多万元对龙东黄蜂坑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目前已动工建设。
    2、加强劳动与保障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及转移输出工作。上半年,通过镇内办班和外送培训等多种渠道共培训农村劳动力62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8%,转移输出劳动力186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1%,其中本镇内增加就业近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困难职工的再就业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大力推进城乡医疗保险及“新农保”工作。上半年完成了2012年城乡居民医保任务104770人,完成率100%,以优良服务完成了县下达的2011年度城乡居民新型养老保险任务,其中16-59周岁参保人员24500人,60岁以上人员待遇享受12500人。三是搞好企业用工管理和劳动调解。上半年接待咨询群众250人次,接纳劳动投诉22宗,其中立案9宗,调解完结9宗,调解率100%,为农民工追回欠薪达80多万元,为保障和促进我镇的经济建设与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3、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房屋改造及“两不具备”村庄搬迁两项工程。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任务为297户,现已有85户竣工,131户动工在建,开工率达72.7%。“两不具备”村庄搬迁工程顺利推进,其中镇平墟安置点3幢已封顶、2幢建至一层,白石墟安置点已封顶,预计国庆前能完工;白芒大禾坑安置点已建成32户,其中28户可以入住,另外4户预计8月前能完工。分散搬迁的65户已全面落实。二是抓紧完善五个“幸福安居示范村”建设。白石圩、镇平圩、白芒大禾坑3个点既是“两不具备”村庄集中搬迁,也是幸福安居示范村建设点,另外中洲杨梅崀村、镇平观音村都已完成房屋主体建设,正在规划实施文化室、篮球场、闲杂房等配套改造。三是加大对村级集体扶贫项目的投资力度。上半年新增村集体扶贫项目6个,总投入资金约140万元,项目包括有:建设养猪场、入股企业、购买运输车辆等。
    4、积极推进民政工作。一是重视和落实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至5月份止,我镇共有低保对象1616户4133人,共发放资金210万元,其中5月份查漏补缺增加低保对象31户111人。五保对象1161人,共发放资金231万元,100周岁老人2人。上半年认定孤儿105人,每月每人发放生活补助600元。为85名群众申请临时救济1.7万元,为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金23.67万元。二是做好优待抚恤工作。我镇共有优抚对象541人,其中参战人员390人,孤老、五老人员27人,烈属8人,其他优抚对象116人。三是积极做好残疾人工作。通过开展白内障免费筛查活动及复明扶贫手术活动,全镇共有320多人参与了免费筛查,225人进行了白内障或胬肉切除手术,其中低保、五保、军烈属对象共35人免费实施手术;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2012年残疾人普查工作,确保该项工作在7月20日前完成。四是巩固殡葬改革工作。上半年,我镇共火化遗体395具,全镇火化率100%。
    5、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措施。一是落实种粮直补。上半年,我镇采用“一折”发放各项种粮农户补贴资金731万元,成功发放率达到99.4%,极大地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落实家电下、摩托车下乡补贴。半年来,全镇共办理家电下乡补贴407人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279台,共发放补贴金额15.27万元。三是落实其他惠农政策,共发放能繁母猪饲养补贴资金41.64万元到饲养户手上。
    (五)发展社会事业方面
    1、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一是严格落实2012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加大清理“四术”库存的力度,半年来,共奖励188人次,处罚166人次,表彰单位6个,通报单位3个;二是抓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到目前为止,全镇流动人口流入登记1625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838人,流入人口出生64人,落实四术措施49人;流出人口登记23642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4463人。三是投入20多万元用于完善村级“一校二室三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放计生宣传品3万多份到育龄夫妇手中。五是狠抓例会制度建设,要求各挂村(居)领导、工作组和计生办人员每月到所挂村(居)主持例会的召开、分析各项任务的情况,做好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据统计,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镇出生总人口831人,出生率为7.02‰;计生率为97.71%;落实“四术”921例,其中结扎424例,纯二女结扎73例,上环478例,落实补救措施19例;征收社会抚养费224.42万元。
    2、加强“三打”工作,营造和谐社会氛围。自“三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镇委、镇政府始终将该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中心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打击欺行霸市方面:镇打击欺行霸市专项行动组联合工商所、生态环保办等部门开展排查打击行动,共收集线索27起,查处案件27起,其中刑事案件12起、行政案件15起;查处涉案人员51人,其中刑事46人、治安处罚5人;打掉团伙9个,共42人;打击非法采矿点2个,扣押钩机4台、涉嫌假冒有机肥料7400公斤;查获“霸王条款”格式合同案一宗;另有一宗群众反映收费不合理经查实已作销案处理。在众多案件中较典型的是“李伯兴故意毁坏财物案”、“龙国添被敲诈勒索案”和“恒大足球学校聚众斗殴案”、 “汇丰电站故意毁坏财物案”、“陈建华等人抢劫勒索案”、“无证生产天翔有机肥料案”,目前“李伯兴案”、“龙国添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呈请逮捕,其他案件仍在侦查中。打击制假售假方面:镇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组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农资专项整治行动、汽配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五一”节前食品、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和“六一”国际儿童节前校园及周边食品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多次联合行动共出动人员300人次,车辆近百台次,检查各种营业点及摊档439个,市场7个,排查收集线索共40起,立案查处40宗,其中涉及农资类案件11宗、食品案件3宗、药品和日用化工用品类2宗、酒类案件8宗、烟草类案件6宗,其他案件10宗;发出7份行政告诫书,查获包装标识不合格的化肥2500公斤,过期农药26包,假冒伪劣卷烟13.7条,侵权酒类66瓶,有毒胶囊3000多颗,过期药品一批,查处了无牌无证烟花爆竹零售点1个,打击了在村辖区流动、无证且带欺骗性质的违法经营团伙2个。打击商业贿赂方面:镇打击商业贿赂专项行动组经对辖区内的学校饭堂、校内食杂店以及龙颈圩上的食肆、食品经营店等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各类经营户37户次,排查发现线索2条,立案调查涉嫌商业贿赂案件2宗,现一宗已核实作销案处理,另一宗仍在查处中。
    3、推进“正风”行动,转变工作作风。为深入推进“正风”行动工作,进一步解决当前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中存在的“慵懒散软虚假浮”等现象和问题,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我镇效能执法领导小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40个村(居)委会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听取了村(居)委会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镇纪委不定期督查各办公室人员的上班情况,镇主要领导随机抽查人员、车辆值班和住镇情况,并及时通报督查情况。此外,还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开展“六查六看”和“回头看”活动,通过深刻分析、总结,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同时积极开展政风行风评议行动以及“三资”清理活动。
    4、扎实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县卫生局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我镇的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日前作为代表县接受检查的一个点,已于6月5日通过了省的考核评估。下一阶段要认真总结经验,更进一步做好工作,以确保顺利通过下一阶段国家级的考核评估,为我县创建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5、大力推进镇村清洁卫生工作。我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构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号召,迅速成立了龙颈镇镇村清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龙颈镇镇村清洁卫生工作方案》,将镇村清洁卫生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下一阶段,要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分片处理)的运作处理模式,大力推进镇村清洁卫生工作,有效解决镇村环境卫生问题,改善民众生活环境,提高民众生活质量。要切实加强对各村(居)清洁卫生工作的督查力度,对于工作情况差的村(居)要按照《龙颈镇镇村清洁卫生工作方案》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将凤塱村打造成镇村清洁卫生工作的亮点以点带面促进我镇镇村清洁卫生工作的顺利推进。
    6、切实抓好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充分发挥镇维稳中心及村维稳工作站在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明确“强综治、创和谐、促发展”主题,强化责任、完善功能、抓好调解、保障落实,着力提排查矛盾、化解纠纷和维护稳定的能力,有力保障全镇社会和谐稳定。半年以来,维稳中心共受理各类案件42件,已办结32件,10件正在调处。
    7、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一是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认真执行县关于镇村两级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对后进村党支部的整顿力度,促进后进转化。二是要切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2月份,我镇通过公开遴选部门正副职,共有52名符合条件的干部、职工报名,通过遴选演讲、民主测评、审查考察、公开公示等程序选出了部门正副职人员42名。三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四是加快建立镇村两级的党政综合服务中心,镇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党政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便民”、“便企”两大服务体系。
    三、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虽然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一些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受土地指标的制约,新增规模企业少,造成税源税种过于单一,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二是城镇化规划、建设滞后,未能与清连高速、恒大项目之间形成无缝对接;三是维稳压力大,尤其是山林纠纷、征土遗留问题、参战退役人员上访等,分散了抓经济发展的时间和精力。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