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乡镇 > 石潭镇 > 其他 > 通知公告

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

时间: 2011-08-15 00:00   来源:清新区石潭镇   发布机构:   点击:-

     1、田间症状与诊断
     黄龙病的病状复杂,易与缺素等生理病的病状相混淆。目前,最准确快捷的诊断方法是使用PCR(DNA)检测,但成本高不易普及。田间诊断,一般在秋季气温由高转低10月份至翌年春梢前,根据病树表现出特异性的黄梢(黄龙)和斑驳黄化病叶,病树的叶片黄化可表现为:均匀黄化(嫩叶不转绿,呈均匀黄化)、斑驳黄化(黄斑在叶面呈不规则分布)、叶肉黄化(近叶脉绿色)三种,其中以斑驳黄化症状最为典型,是最常用田间诊断依据。此外,芦柑、福桔等宽皮桔类病树上,果实表现出红鼻果病状,也可作为典型的田间诊断的依据。
     2、传病媒介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黄龙病田间传播的主要传媒,木虱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病树的嫩叶使病原进入昆虫体内并增殖,而后带菌木虱通过迁飞到健康植株吸食时将毒菌传染于健株。柑桔木虱一旦获得病源后,能终身传毒。
     3、传播与流行途径
     柑桔黄龙病主要通过带病苗木、接穗、木虱传播。田间病害流行主要取决病株与传媒昆虫柑桔木虱数量,田间病树多,木虱危害严重时,可造成黄龙病爆发与果园毁灭。
     4、防治方法
     ①改造病园、清除病源 果园一旦发现病树,要及时清除。病树要先喷药消灭木虱,后挖除,防止木虱迁移传染。对病园改造,建议对发病率大于20%的果园应全部(或逐年)挖除柑桔树,清理种植环境,暂不提倡再种植柑桔,可改种其他作物,或多年后果园环境得到较好改善后再种柑桔;对发病率10~20%发病较重的果园,宜及时挖除病树,保留健树,并加强管理,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补植,如病情无法控制,则待成片挖除,果园环境改造后再行种植。发病较轻的果园要及时挖除病树,加强木虱防治等田间管理。
     ②防治柑桔木虱 柑桔木虱主要为害柑桔嫩梢和新芽,主要以成虫越冬。冬季清园和新梢期是防治的主要时期,在各次梢的新叶始见时喷药一次,10天后再喷一次,冬季清园药喷药1~2次;在防治其他害虫时,注意兼治木虱。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3%啶虫咪乳油3000倍;0.2 %爱诺虫清乳油1000倍;18%粉虱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等农药。在柑桔主产区最好对木虱进行定期检测(采用目测与黄板检测),并实行木虱联防,可提高防治效果。
     ③种植无病苗木 严格检疫,杜绝从病区引进苗木、接穗,培育种植品种对路,品质优良的无检疫性病虫害的苗木。
     ④加强管理、健身栽培 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施用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及时防治天牛等害虫;对易积水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园挖沟排水。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