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1、陆生生态 ①施工现场应保持路面平整,土方堆放坡面也应平整,施工完成段,对裸露地面应及时进行恢复。 ②雨季施工时,用沙袋、废纸皮、稻草或草席等遮盖坡面进行临时应急防护,减缓暴雨对施工面的剧烈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③严禁将开挖的土石方乱放乱堆,必要时在堆场修建临时性的拦挡设施,做好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 ④项目完成后要对水土保持工程及绿化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⑤施工期间只在占地范围内进行施工,禁止超范围施工,从而破坏周边植被 ⑥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复绿。 2、地表水环境 ①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雨季时尽量减少土地开挖面。 ②施工期间严禁泥沙、施工机械矿物油流向河流,施工废渣应当及时运至指定的弃堆场地处理,确保不会对周边河流产生污染。 ③施工场地应建立排水沟和截水沟,防止施工废水排入水体。 ④定期清洁建筑施工机械表面不必要的润滑油及其它油污,对废弃的用油应妥善处置;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燃料用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对施工期含油废水作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 ⑤施工开挖过程产生的泥浆水禁止乱排,收集经沉淀处理后回用。在滨江附近施工时,应做到如下措施: ①禁止在滨江河堤内堆放施工材料和固体废物。 ②在滨江附近施工时,施工场向滨江一侧应建立截水沟和沉淀池,施工废水通过截水沟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回用,防止施工废水排入滨江。 ③将机械设备放置在滨江河堤外,防止施工机械设备表面油污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从而污染滨江。 ④禁止施工人员在滨江河堤内随地大小便。 3、噪声 ①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22:00-06:00)施工;②对施工机械合理布局;③尽量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对产噪施工设备应加强维护和维修工作;④施工单位应加强与施工点周围居民和单位的沟通和联系,讲清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⑤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 4、大气环境 ①配置工地细目滞尘防护网;②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场所应采取封闭、喷淋及表面覆盖等防尘措施,其堆放场所尽量远离附近居民区;③在施工期应对道路进行硬化,落实路面保洁、洒水防尘制度,减少运输道路扬尘污染等;④临近环境敏感点的施工,需设置围蔽施工,并设置边界水喷淋雾化装置;⑤限制施工区内运输车辆的速度;⑥运输车辆应当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作业场所。同时粉状材料禁止散装运输。加强对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的定期维护保养,禁止车辆超载行驶。 5、固体废物 ①土地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应集中收集堆放,并优先作为回填的材料。 ②对会引起扬尘的土石方采用围隔堆放处理,加强对土石方的管理,确保土石方运输沿途不洒漏,不扬尘,严禁随意装运和乱倒乱卸,运输车辆不可随意改变运输路线; ③施工过程中严格限制施工范围,严禁随意堆放弃渣,严禁弃渣下河。 二、运营期 1、噪声 本线路设计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品质导线,防止由于导线缺陷处的空气电离产生的电晕,降低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可听噪声水平。 2、电磁 在项目运行期,对线路进行定期巡查及维护,保障线路的正常运行,防止由于运行故障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 3、固体废物 线路维护检修过程中产生少量废金具,属于一般固体废物,由运行维护部门回收处理。妥善处理后,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