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1、陆生生态 ①施工现场应保持路面平整,土方堆放坡面也应平整,施工完成段,对裸露地面应及时进行恢复。 ②雨季施工时,应备有工程土工布覆盖,防止汛期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平时尽量保持表面平整,减少雨水冲刷。 ③对施工弃渣、弃土严格管理,严禁随意堆放。用于平整土地或回填的,应堆放在固定的地方,并加盖塑料膜等,以减少风吹损失。 ④项目完成后要对水土保持工程及绿化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 2、水生生态 ①尽量缩短水中施工时间,合理安排项目施工时段和方式,尽量避免造成水塘区域大范围悬浮物浓度过高,尽量减小对水生生境的影响。 ②划定施工界限,明确施工活动区,严令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以减轻施工队伍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③施工结束后恢复水塘生态。 3、地表水环境 ①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雨季时尽量减少土地开挖面。 ②施工期间严禁泥沙、施工机械矿物油流向河流,施工废渣应当及时运至指定的弃堆场地处理,确保不会对周边河流产生污染。 ③施工场地应建立排水沟和截水沟,防止施工废水排入水体。 ④定期清洁建筑施工机械表面不必要的润滑油及其它油污,对废弃的用油应妥善处置;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燃料用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对施工期含油废水作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 ⑤施工开挖过程产生的泥浆水禁止乱排,收集经沉淀处理后回用。 在新洲水附近施工时,应做到如下措施: ①禁止在新洲水河堤内堆放施工材料和固体废物。 ②在新洲水附近施工时,施工场向新洲水一侧应建立截水沟和沉淀池,施工废水通过截水沟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回用,防止施工废水排入新洲水。 ③将机械设备放置在新洲水河堤外,防止施工机械设备表面油污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从而污染新洲水。 ④禁止施工人员在新洲水河堤内随地大小便。 3、噪声 ①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通过合理组织以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噪声造成的影响;②对施工机械合理布局;③施工区域两侧应加装施工围挡;④尽量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对产噪施工设备应加强维护和维修工作;⑤施工单位应加强与施工点周围居民和单位的沟通和联系,讲清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⑥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 4、大气环境 ①配置工地细目滞尘防护网,设置符合要求的围挡;②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场所应采取封闭、喷淋及表面覆盖等防尘措施,其堆放场所尽量远离附近居民区;③在施工期应对道路进行硬化,落实路面保洁、洒水防尘制度,减少运输道路扬尘污染等;④临近环境敏感点的施工,需设置围蔽施工,并设置边界水喷淋雾化装置;⑤限制施工区内运输车辆的速度;⑥运输车辆应当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作业场所。同时粉状材料禁止散装运输。加强对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的定期维护保养,禁止车辆超载行驶;⑦在混凝土搅拌设备设置喷淋洒水降尘设备,洒水抑尘。 5、固体废物 ①废弃包装统一收集外售给回收公司;②土石方回填,多余的弃土弃渣用于土地平整;③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二、运营期 1、陆生生态环境 ①恢复绿化,荒地区域下方种植耐阴作物;②定期对升压站周边绿化进行养护。 2、水生生态环境 光伏方阵与水面留有足够的高度,减少生产活动对水生生物的干扰,水塘内选择合理的水生生物品种,保证水塘的生态平衡。 3、地表水环境 ①员工生活污水经化化粪池+调节池+污水处理设备后,全部回用于光伏区农作物的浇灌,不外排地表水体。 4、噪声 ①箱变底部基安装减振垫;②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③定期维护设备;④合理布局;⑤种植绿化隔离带 5、大气环境 厨房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处理器处理后引至建筑物楼顶排放 6、固体废物 ①废变压器油、废铅蓄电池和废含油抹布暂存于危废仓,定期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理;②废旧光伏组件贮存升压站内,最后统一由厂家回收;③员工生活垃圾暂存于生活垃圾临时分类区,由环卫定期清运处理。 7、电磁环境 ①选择低电磁辐射的设备;②对设备的金属附件确定合理的外形和尺寸,避免出现高电位梯度点;③做好设备的检修,确保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④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电磁环境知识的培训,加强宣传教育。 8、环境风险 ①光伏区中箱式变压器平台设置事故油池;②主变压器底部设有贮油坑,坑底设有排油管,在变压器东南侧设置事故油池;③危废仓严格按照防渗、防风、防雨、防泄漏等要求进行设置;④主变压器采用自动报警系统,其余电气间均设置温感自动报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