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新区坚持聚焦“民之所急、民之所盼”实际问题,从社区“主战场”发力、由居住小区“主阵地”着力,持续推进中心城区居住小区楼道“撤桶”(撤销楼道口或楼层放置的垃圾桶)工作落地落细,进一步夯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础,持续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中心城区151个居住小区的楼道“撤桶”工作,楼道“撤桶”率达98.1%,进一步优化社区居民生活环境。
一是聚焦摸底排查,行动方向进一步把稳。强化统筹谋划,按照《清新区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工作部署,于今年年初率先启动住宅小区楼道“撤桶”工作,全面开展中心城区居住小区摸排,掌握小区居民户数、分类投放点位、楼层垃圾桶放置、垃圾收集站数量、各类生活垃圾产生量等实际情况,为行动开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经排查,中心城区共有154个住宅小区,有物业小区81个、无物业小区73个,不同程度存在楼道或楼层设置垃圾桶情况。建立居民小区楼道“撤桶”工作台账,细化工作任务、标准、流程和问题处置等事项,以无物业小区为工作重点,按照“先易后难、分门别类、分类施策”原则,实施挂图作战、稳步推进。
二是聚焦党建引领,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建11支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统筹结合燃气“敲门行动”、创文巩卫、消防安检等工作,积极宣传楼道“撤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居民源头分类意识。常态化宣传引导,以垃圾分类宣传月为契机,联合社区党总支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党建结对活动,通过策划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系列、“垃圾兑换礼品”趣味互动及“桶边督导”等活动,为开展楼道“撤桶”工作做好“预热”。
三是聚焦基层治理,工作氛围进一步浓厚。按照分片督导管理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楼道“撤桶”工作进度跟踪和检查指导。压实责任,充分发挥社区和物业作为基层治理主体作用,开展楼道“撤桶”网格宣传、情况巡查和服务指导队伍,加强撤桶前全覆盖宣传、撤桶中工作协调和撤桶后投放指导等工作力度。积极组织业委会、楼栋长、居民代表等相关人员,传达楼道“撤桶”工作要求,听取多方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工作合力,妥善解决群众诉求,全力破解楼道“撤桶”工作的难点、堵点和痛点。今年以来,组织开展8场生活垃圾分类培训,为“撤桶并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聚焦设施建设,基础保障进一步强化。立足区、镇、社区三级联动,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积极协调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现场查看并结合居民业主意见建议,科学设置小区垃圾投放点选址,持续保障楼道撤桶实施的硬件条件。积极引导小区管理人员对楼道原摆放垃圾桶的位置进行卫生清洁,并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指引、温馨提示等。坚持先行先试,因地制宜统筹推进“撤桶并点+定时定投”工作,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逐步推开设施建设,变“散乱无序式”为“整体规范式”,提高整洁度和便民性。目前,已完成居住小区25套、主次干道50套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的安装使用。
五是聚焦清运保洁,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大力推进楼道“撤桶”的同时,加快补齐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短板,全区配置63台垃圾分类清运车辆,规划安排32条清运路线,确保中心城区垃圾收集点位每日至少清运1次,进一步巩固“撤桶”工作成效。优化资源配置,将楼道撤桶后节省下来的垃圾清运力资源,转向对绿道、楼层、植被等公共区域的保洁及养护,极大地提高小区保洁力度,实现居住小区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