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部门 > 清新区交通运输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及总结

清新县交通运输局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时间: 2013-01-04 00:00   来源:清新区交通运输局   发布机构:   点击:-

2012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按照县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印发清新县政府门户网站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清新府办[2011]50号)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丰富信息公开的形式,深化公开内容,依法、有序地推进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我局政府信息,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定期会议制度,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工作,制定计划,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具体责任,确保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部门 工作机制、规范信息发布流程、严格信息发布审查程序、依申请公开答复制度,保证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三是丰富信息公开的形式。以门户网站升级为契机,对网站栏目分类进行优化设置,完善信息查询功能;四是推进办事公开。梳理、组织发布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条件、程序等办理指南信息,同时加大局行政许可结果信息的发布力度,全面梳理行政许可项目的许可决定情况。五是进一步加强对下属各部门、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通过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六是落实好责任,政府信息公开具体日常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落实政务公开的各项要求,做好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并做到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同时,我局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单位内部的有关股室(站)和人员,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股室(站)、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
    二、规范建设,提高政务公开质量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事项,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质量。我们主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公开内容更加充实。对政务公开的范围、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形式、政务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想了解的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从信息公开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通过推行政务公开,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运行,防止暗箱操作,促进廉政勤政建设,并且在不断总结反腐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促进政务公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2年我局以门户网站为主要平台、广泛采用简报、宣传栏、办证大厅显示屏幕、触摸屏等多种形式,分门别类地发布了政策、文件、规划、标准、统计数据等大量政府信息。
    一是门户网站。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止,我局门户网站共发布信息75条;其中最新公告2条,交通新闻38条;相关政策法规6条;专题活动18条;部门文件9条;工作报告2条;高度重视局长信箱和公众信箱的答复工作,严格公众留言分发答复流程和答复规范,指定专人负责对留言的答复情况进行督促,并定期通报答复情况,目前在网站上及时处理了群众的投诉建议14条。
    二是其他途径。除通过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外,我局今年出《交通简报》21期,共53条简讯,政务公开宣传栏4期,同时我局还加大了局大厅显示屏幕和触摸屏信息的公开工作,极大的方便了到我局办事的群众。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2年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县府和公众的要求相比还存有一定差距,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接下来我局将根据《条例》要求,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开方式,加强考核评议,使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充分发挥局门户网站覆盖面广、权威性高、传播速度快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局门户网站建设,加大政府信息的发布力度,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丰富公开的内容。
      二是深入推进决策公开、办事公开。完善决策公开制度,落实分工和责任,建立健全渠道,推进我局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进一步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网上办事。
      三是继续推进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提高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清新县交通运输局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