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部门 > 清新区农业农村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及总结

清远市清新区科技和农业局2014年工作总结

时间: 2015-03-19 09:09   来源:清新区科技和农业局   发布机构:   点击:-

                           清远市清新区科技和农业局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桥头堡”战略,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融入大市区,追赶珠三角,建设幸福和谐新清新,打造粤台(清新)生态农业观光基地,创建农业品质品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新农村名村名镇建设,扎实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的工作目标,着力抓好八项工作,推动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预计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为46.84亿元,同比增长6%,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5562元,增长13%,农民人均收入10995元,增长12%。
    一、基本情况
    初步统计,全区201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4.75万亩,比去年增加0.01万亩。全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2.59万亩,单产321.7公斤、总产13.70万吨,与去年对比面积增0.26万亩,单产增加22.17公斤,总产增1.02万吨。其中全年水稻播种面积36.52万亩,单产345公斤,总产12.6万吨,面积增0.27万亩,单产增24公斤,总产增0.98万吨,玉米种植面积2.6万亩,单产212公斤,总产0.55万吨,面积增0.2万亩、单产、总产与去年持平,薯类种植面积3.05万亩,单产160公斤,总产0.48万吨,面积增0.1万亩,总产增0.02万吨,大豆面积0.42万亩,总产0.076万吨。经济作物中,花生预计全年种植面积8.25万亩,亩产170公斤,总产1.42万吨,面积单产、总产同比略增,全年蔬菜种植面积22.5万亩(复种),平均亩产1898公斤,总产42.7万吨,面积较去年增0.5万亩,亩产持平、总产增5.9万吨;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6.83万亩,新种面积0.33万亩,预计投产面积14万亩,总产18.5万吨,发展的主要品种有沙糖桔、金桔、香蕉、火龙果,其中沙糖桔种植面积12.8万亩,投产面积10.5万亩,总产15.5万吨。
    全区禽畜养殖业生产稳步发展,畜禽产品朝着质优、高效的方向发展。据预计:2014年全区生猪饲养量61.8万头、出栏量38.7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和3.2%,三鸟饲养量1480.5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1.8%;三鸟出栏量1126.2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4.8%。
    全区水产养殖面积6.16万亩,比去年增加77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5.47万亩,预计水产品产量3.1万吨,同比增4.3%,产值4.922亿元,增长6.8%。全区优质鱼养殖面积约3.39万亩,增加100亩,占池塘养殖面积的62%。其中桂花鱼约3万亩、甲鱼约2000亩、观赏鱼约1500亩、花锦鳝300亩、笋壳鱼100亩。
    二、主要措施
    (一)大力推进“三品”工程建设。今年计划新增农业品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相关认证)4个,按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我局积极协助根本农业科技扶贫有限公司做好名牌产品的复审认证工作,协助加多利农贸发展有限公司做好绿色食品复审认证,引导浩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有机转换产品及穗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水稻有机产品认证。今年,健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利鑫隆种植专业合作社、兴农珍稀茹果专业合作社、雁鹅园农牧有限公司已取得无公害产地认证(产品认证待农业部批复)。此外,着力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工作,加快我区农业标准化进程。推进菜篮子工程项目“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喜羊羊畜牧有限公司的项目实施;以及做好国通牧业有限公司省级农业标准化肉鸽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任务。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召开全区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负责人会议,鼓励企业壮大发展生产,并对农业企业进行调查摸底,通过调查摸底和与企业协商,确定1家企业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对象,3家企业为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对象,并协助和指导企业建章立制,完善相关材料,开展申报工作,区级3家已通过政府联席会议成员考核和验收,待区政府批复,市级1家待市政府考核验收。二是召开各镇分管农业领导和农办主任会议,以文件的形式将今年拟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任务下达到各镇、并要求上下联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确保任务完成。同时到三坑镇利鑫隆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业务指导,促进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规范运作,向市申报市级示范社。到目前止,全区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96家,其中今年新增88家。三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动群众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积极性。2014年,全区已发放强农惠农资金5164.439万元,其中种粮补贴5052.98万元,农机购机补贴87.919万元,禁鱼期补贴23.54万元。落实政策性水稻保险投保面积406442.6亩(早造202310.6亩,晚造204132亩)。区财政配套资金609663.9元,2014年政策性赔款金额3966371元(早造3279050元,晚造687321元)受益农户11364户,建立镇级协保机构8个(农办兼)、村级协保员173个。发放良种猪精液74098份,应兑现生猪良种项目资金74.098万元。
     (三)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一是加大农产品营销载体建设,大力推进清远市清新区鸟语轩家禽批发市场、牛羊批发市场、永生农副产品批发中心的建设。其中,鸟语轩批发市场已完成年度投资3800万元,建筑面积17400平方米,内设146个铺位,于8月投入营运,为我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新的途径。二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切实抓好8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其中太和镇白莲村(蔬菜种植专业村),2014年计划种植规模1600亩,比去年增加400亩,全年完成种植蔬菜2170亩;太平镇北坑村(特色水果专业村),已完成种植1600亩,比去年增加400亩;龙颈镇龙北村黄皮(蔬菜)专业村,已建立蔬菜基地500亩,完成租地,并种植水稻100亩,余下400亩正在规划种植蔬菜;禾云镇新连村(柑桔专业村),现有沙糖桔3000亩,已检测黄龙病害,对病树分类处理;石潭镇联合村(蒲坑茶种植专业村),到2016年计划种植规模5500亩,原有3500亩,今年新种500亩,旧茶园改造800亩。三是大力抓好茶业、笋竹、肉类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做强农副产品品牌。清新蒲坑茶生产加工企业今年已完成投资30万元,已完成土地平整,土地证办理,并购置部分设备,下一步将尽快完善设计方案,加快资金筹措进度,尽早动工建设。笔架茶加工厂已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购进,9月完成设备调试,10月正常展开运作。四是抓好农业园区的建设。重点推进台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建设,把台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成为产学研和农业技术普及示范园区,提高我区农业整体种植水平,引领各镇打造“一乡一特产”创意农业品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该项目位于清远市清新区三坑镇安庆管理区,占地约480亩,现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预计全年能完成投资2000万元。
     (四)大力强化科技支撑。一是抓项目结题验收。切实做好省、市、县各级科技结题项目的工作。省市级到期项目中,汉科化工及龙颈专业镇项目正在组织验收中,宏达研磨材料公司的“HD缠叠卷紧轮的研发”项目和区科农局承担的“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科技创新的探讨”项目等其他项目均通过上级的验收;二是抓项目申报。去年共申报省级项目18项(其中省科技专项13项、省中小微企创新资金项目5项)、组织申报市级项目30项,其中获得省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2项(清新县农宝专用肥料厂、清远市国通牧业有限公司)、获得市级科技项目4项;今年我区向科技部申报2014年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于9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立项,现正制订实施方案。三是加强实施项目的跟踪服务,协助财政部门加强资金管理,管好用好科技专项资金,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今年5月,我局对去年立项的23项区级科技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考核,并部分项目进行了实地考核;现正组织区级到期科技项目验收;同时根据省、市科技部门的要求,我区对2011-2013年的13项省级科技项目进行了专项资金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考核材料全部按要求完成上报,并通过了省的抽查考核。四是组织申报区级科技项目。今年共受理区级科技项目申报44项,通过评审、班子讨论,拟立项19项,安排科技财政资金230万(待区政府审核批复)。五是强化科技宣传,促进专利和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我局以承担的知识产权宣传培训项目为抓手,4月中下旬开展了2014年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及开展以“保护 运用 发展”为主题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平台开展对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下属单位人员及部分服务对象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共发送宣传短信600多条次;利用网络平台对服务企业群体(25家企业)发送法制宣传信息10条,制作一期知识产权专题宣传栏,张贴知识产权专题海报,面向干部职工及广大群众宣传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联合市知识产权局进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执法一次,依法处理侵权产品一批。六是组织科技培训。组织29家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主要业务人员共40人参加学习,现场派发《广东省专利条例》、《专利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共100多本;组织区多家企业技术、财务人员10人参加了市知识产权局举办“2014年清远市4.26知识培训会”。七是目前为止,全区申请专利38项(其中发明13项、实用新型13项、外观设计12项),获得授权35项(其中发明11项、实用新型12项、外观设计12项)。
     (五)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根据《清远市清新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第一期整治工作,同时根据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发放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养殖场拆迁量度标准的补充通知》(清新畜禽治污办〔2014〕1号)和《关于要求加快完成第一期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清新畜禽治污办〔2014〕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全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有8个镇开展了第一期畜禽养殖场整治工作,累计完成禁养区内污染整治拆除畜禽养殖场69个,其中猪场42个、禽场27个,拆除畜禽养殖场栏舍面积39284.52平方米,拆除畜禽养殖场补贴金额441.0241万元。第二期整治工作,浸潭镇已完成禁养区畜禽养殖场认定、审核和拆除工作,资金补贴工作正在进行中。其余各镇已完成一批待拆除养殖场的测量,待资金批复后,展开拆除工作。
     (六)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2014年3月底全面完成2012年度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建设规模7.89万亩,核准投资8495万元,目前完成建设面积(实测)7.89万亩,占计划任务100%,完成投资8070.25万元(包括独立费),占计划投入95%,全区八个镇建设项目已完成市级验收。2013年项目招投标工作已完成,并于11月份进场施工。二是抓好农技进村入户,推广良种良法,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开展创粮食高产活动,建立龙颈镇国家级万亩创高产示范区,同时各镇也建立1000亩示范片,2014年万亩粮食创高产示范早造实测平均亩产达到484.9公斤,晚造可望突破553.56公斤,取得较好效果和示范辐射作用。开展新品种引进示范,今年共引进水稻品种14个,建立一个示范基地。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共举办各类技术推广培训班、讲座、现场观摩会41期(场)3457人次。以“包村联户”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以水产、家禽、水稻、茶叶为主导产业成立4个专业技术推广小组、57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8个科技试验示范基地、585户科技示范户;遴选出2014年8个主导品种和9项主推技术。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今年农业机械补贴资金共196.7388万元(其中66.7388万元为2013年度结转资金)。我区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自2014年5月1日起受理农户申请,2014年,共发出申请确认通知156份,受益农户127户,新增补贴机具数249台,使用资金87.919万元,带动农民投入农业机械化资金193.511万元,新增农业机械动力905.44千瓦。
    (七)大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安全工作。加强农机生产、渔船生产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法制宣传、生产机械年检和安全检查执法工作。农机监理站工作人员联合交警部门深入乡镇农村道路要道开展路检路查活动20次,出动车辆40辆次,出动监理员60人次,上路检查拖拉机275台,查处无牌上路、无证驾驶和逾期不检等违法违章行为39起。累计人工检验拖拉机896台、检查联合收割机165台。渔政大队开展安全检查行动16次,共出动执法车16车次,渔政船16航次,人员80人次,派发宣传单张120份,悬挂宣传标语2条,检查渔船223艘次,共纠正消防设施不完善23宗。此外,我区渔政大队多次参加市支队的联合巡航执法行动,出动执法船22艘次,执法车23车次,执法人员119人次,抓获非法电鱼的“三无”渔船11艘,没收电鱼工具一批,电线220米。二是抓好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工作,保障我区农业生产安全。截至10月31日),共出动执法人员2349人次,依法检查农资经营店铺907间(家),印发各类宣传单张1.601万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5宗,案值17105元,处罚金额70144元,已结案12宗。三是扎实推进农作物统防治工作。全年提出病虫情报及防治意见12期,在山塘建立统防统治示范片9500亩,在太和建立示范片1000亩,在三坑镇建立示范片750亩。统防统治工作取得了明显防控效果,2014年我区水稻病虫发生面积421.4万亩次,防治面积543.21万亩次,实际损失4220.85吨,挽回损失51317.87吨;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30720亩次;柑桔病虫害发生面积88.35万亩次,防治面积117.2万亩次。四是扎实抓好动植物疫病的监测和防疫工作,确保动物免疫注射“两个100%”和“五个不漏”。据统计:目前全区发放禽流感(H5N1)疫苗20860瓶,禽流感(H5N2)疫苗9220瓶;猪瘟29240瓶,蓝耳29240瓶,新城疫8120瓶,猪口蹄疫12100瓶,牛羊口蹄疫1350瓶,狂犬病7800瓶。全年开展畜禽免疫情况:牲畜口蹄疫免疫66.81万头,其中猪60.73万头,牛2.25万头,羊3.83万头,猪、牛、羊占应免疫总数的100%;禽流感免疫数量1214.84万只;占应免疫数100%;鸡新城疫免疫864.65万只;猪瘟免疫为60.38万头;猪蓝耳病免疫60.88万头;小反刍兽疫1.56万只。发放佩戴免疫耳标数62万套,建立免疫档案412册。全区累计排查养殖场(户)139个,排查羊数18408只,未出现疑似病例,累计开展免疫羊数15600只,免疫率达到84.8%。1到10月我区生猪屠宰检疫74.1万头,(其中广东双汇57.3万头,各镇共16.8万头),检出有害病例1107头,按规定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2014年鸡新城疫,禽流感血清免疫抗体监测1083份, 禽流感血清免疫抗体监测鹅755份,鸭902份。禽流感病原学监测700份,其中鸡240份、鹅140份、鸭320份。完成省、市下达送检耕牛血吸虫样本24份,亚洲I、A型口蹄疫血清监测:牛181份、羊174份;口蹄疫病猪淋巴结120份;猪O型抗体监测280份、猪瘟抗体血清监测样本280份;狂犬病病原犬脑8份,犬唾液8份,犬抗体血清56份;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牛120份;羊80份;猪80份。马传贫血清5份。到10月底为止,“瘦肉精”检测11620份,抽取猪尿样本检测盐酸克伦特罗4540份、莱克多巴胺4540份、沙丁胺醇4540份,(已包含对屠场、养殖场的抽检)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抓好植物病虫测报和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做好红火蚁及果树黄龙病等防疫宣传工作,防止植物病虫蔓延;五是扎实开展动监执法工作,动监所共出动执法人员48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检查兽药经营店79个、屠宰场13个、养殖场285个,已立案查处5宗,结案5宗,行政处罚金额合计为24775元。六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1-12月,农检中心完成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农产品产地的蔬果样品农药残留速测抽检共2905批次,合格率为98.11%。
     (八)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完善了2013年新农村建设工程2个名村、10个示范村、15个农村生态文明公园及三坑、太平幸福村居的建设。二是对2013年新农村建设进行了验收考评,兑现奖补资金500万元。三是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申报工作。今年已完成2013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部分项目的验收和审核工作,并对2014年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部分项目进行验收和做好2015年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的申报工作。
    (九)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根据上级关于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和我区《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区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区镇分别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二是筹建农村与土地流转交易平台。通过交易平台的建设,促进农村产权交易的公平、公开、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和农业农村快速发展和稳定,5—6月份期间配合政府先后培训全区村级干部14期1000多人次的村级资产业务管理班。9月25—26号协助区监察局、民政局等部门检查农村集体资产村务公示情况,纠正了村级财务管理中“三资”管理不够规范的工作。7月17日—8月17日期间参加区纪委组织的工作组,对太和镇井塘村委会村民上访案件“村组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等信访案例进行了全面细致调查,资料依据核实,开展具体事项的处理和解答工作。四是加强组织建设。全区179个行政村已成立党总支部177个,建立村民小组(自然村)党支部1569个,组建村民理事会3159个,共建成172个村党政综合服务站,并已投入运作。五是加强对村级干部的业务指导培训。今年是村级换届,大批新上任的村级干部对财务和资产的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我局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村级干部的上岗培训,特别是财务和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工作,已培训村级干部14期1008人。六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今年已选取2个镇4个村开展试点工作,2015年开始全面铺开,2016年完成。
    虽然我局今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必须要客观认识到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不足,这些不足仍然较大程度影响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过程中,个别地方和部门重视“三农”工作的力度有所减弱;二是农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品牌带动作用还不够强;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营销等方面还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受农资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机制有待完善。四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五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推进缓慢。
                                                                  清远市清新区科技和农业局
                                                                      2014年12月30日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