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市委“十大行动方案” 和区委“五大行动”,积极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职能,聚焦重点工作,全力保障全区市场秩序稳定有序。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如下:
一、聚焦党的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方案以及专题学习等,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印发党建方面制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严格规范“三会一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的有效结合,立足职责,制定我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及实施方案,并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确保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担当,定期在党组会上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工作。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规章制度。召开清远市第三轮县级交叉巡察第七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部署会议并在作出整改。成立清远市清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落实清远市第三轮县级交叉巡察第七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清远市清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落实清远市第三轮县级交叉巡察第七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清新区委第三巡察组对清新区市场监管局党组开展巡察“回头看”。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自纠和集中整治工作。对凡属“三重一大”事项的决定,严格落实决策酝酿、集体决策和决策执行程序,同时提前向区纪委监委派驻组汇报并邀请列席会议,录入“三重一大”监督管理平台。
二、聚焦依法履职,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我局社会关注度高、职能重要,责任重大,在2021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立足本局职能,攻坚克难,打造了一个履职尽责的市场监管队伍,取得了一批工作实绩,营造了一个全区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稳定的局势。
在2020年度县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清新区再次获评考核A级。这是清新区自2019年以来连续两年获评A级。
2021年,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总数为38583户(其中个体户31239户、内资企业737户、私营企业554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64户),2021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160户,注册资金53234.4万元;新增内资企业71户,注册资金68132.07万元;新增私营企业1002户,注册资金326264.99万元;新增专业合作社共38户,出资总额3034万元。在册食品加工小作坊319户、食品销售3928户、餐饮服务3108户、单位食堂358户,药品零售经营企业243家,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22家。我局积极办理股权出质业务,办理79宗股权出质设立登记手续,帮助企业融资67.30亿元。
2021年,我局受理投诉、举报、咨询2633宗,其中:咨询、建议106宗,商品和服务投诉1979宗、举报548宗,争议金额344.4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68.52万元,调解成功509宗。
三、聚焦药店“哨点”作用 ,着力织密疫情防控网
(一)发挥药店“哨点”作用。一是发挥药店“哨点”作用,共召开药品安全约谈会9次,对24家药品零售企业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全区242家药店共上报并及时推送购买退热类药品人员信息211464条,其中发热人员信息269条、14天内境外旅居人员信息28条、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信息21条。收集到的信息已及时推送清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二是做好分级分层开展重点场所人员核酸检测工作。统计造册,发动辖区内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重点人群参加检测,对从业人员进行筛查。三是加强科普宣传,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区直接接触冷库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比例100%。
(二)强化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抓好农贸市场 “三强化三覆盖”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落实“专人驻场”制度,全区20个农贸市场安排“专人驻场”。做好各类市场清洁消毒工作。严格落实活禽经营市场“1110”制度。
(三)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严格落实“新五查”要求,确保实现进口冷链食品“全覆盖管控、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溯源”的进口冷链食品闭环管理体系。我区经营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冷库、冷链物流企业场所数22家,当日扫码场所率和从业人员扫码率均达到100%,从业人员核酸检测每周100%覆盖。对贮藏、运输、加工和销售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的冷库、冷链物流企业、农贸市场、食品生产企业、商场超市从业人员核酸检测4839人、产品检测6306份、环境检测6829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四、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协同一二三产业发展
(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精简前置审批事项,实行名称自主申报,推广应用经营范围规范化表述,全面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全面压减办理环节和时间,试行综合性许可改革,推动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推进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优化注销流程。一窗办理率达到100%;行政许可事项可网上办理率100%,办理时限压缩率94.43%;即办率100%;网办深度四级的占比100%。
(二)加强信用监管。顺利完成2020年度商事主体年报公示工作,企业年报率96.44%;农合社年报率91.45%;个体户年报率66.53%。完成全区冠名“生物”“科技”“新材料”等双随机检查工作,累计检查590户企业。持续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工作,共办理385宗列入经营异常名录、99宗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公示598户双随机抽查结果信息以及146户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而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
(三)深化标准化工作。做好2020年企业标准随机抽查工作后续处理工作。重点推进2021年度广东省标准化试点建设,并协助我区一农业企业成功申报2021年度广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
(四)夯实计量基础。加强能源资源计量,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组织实施有关重点节能技术装备推广活动和推广高效节能产品技术工作、开展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健全能源计量体系情况等。加强治超站使用的汽车称重设备监管。落实计量监管职责,做好我区加油站加油机维修前检查工作。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开展2021年在用计量器具省级监督抽查。开展民生计量专项整治。以飞行检查模式检查了39家民营加油站。
(五)继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一是顺利完成2020年清远市专利资助申报工作,清新区共计55个企业和个人获得市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帮扶,共计资助金额66.868万元。二是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开展知识产权宣传进企业、进校园、典型案例警示、直播讲座等线上线下一系列活动;通过多渠道宣传报道,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专利授权数为344件,同比增长17.01%,第二季度全区有效商标注册量为5140件,同比增长40.94%。截止2021年11月,清新区专利授权量为543件,同比增长41.41% 。第三季度商标有效量为5422件,同比增长30.84%,9月指导辖区1家地理标志用标企业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10月协助辖区一家企业申报“清远鸡”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12月,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在石潭镇市场监管所召开石潭蒲坑茶地标项目申报调研会,石潭镇政府相关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协助石潭蒲坑茶地标项目的申报工作。
五、聚焦“四大安全”,着力提升监管实效
(一)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市政府民生实事,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能力建设。落实食品检验量“每千人5批次”食品监督抽检工作,全年累计完成食品监督抽检任务4115批次,合格率为96%。辖区13家农贸市场共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任务39737批次,合格率为99.07%。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综合治理和质量提升。扎实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578人次、执法车辆294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789户(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127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有效规范了农村食品经营秩序,净化了农村食品市场。深入开展“明厨亮灶”建设工作,推进食品安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工程,全区已实施“明厨亮灶”餐饮服务单位3564间。推进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定,全区已完成量化分级的餐饮服务单位3699间。全区159家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中大型餐馆和300人以上食堂“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建设。
(二)强化药品安全监管。科学制定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经营企业的检查工作计划,开展“两品一械”监督抽样工作。共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家,化妆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经营企业224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68家次,化妆品经营企业330家次。加强部门协作,稳步推进医疗机构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落实儿童化妆品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儿童化妆品生产企业1家,化妆品经营企业290家(其中母婴店50家,商场5家)。
(三)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全区各级安全监察机构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共出动1200人次,现场检查单位614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75份,督促落实整改66家。优化监管模式,利用电子监管系统推进监管系统“飘红”的特种设备。做好我区特种设备双预防系统试点工作。推进气瓶安全监管改革,督促充装单位做好气瓶二维码安装录入等工作,全区共有赋码气瓶200000只。
(四)强化质量安全。聚焦重点产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约谈辖区内22家钢筋产品销售企业,检查建筑用钢筋产品销售门店48家次,检查电线电缆销售企业29家次,检查水泥生产企业销售企业17家次,检查口罩生产销售企业23家次。摩托车带牌销售注册率为100%,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注册率为100%。对有质量安全问题的产品进行“清零”。对“三无”产品,未按照规定标示CCC认证标志或生产许可证标识的产品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六、聚焦监督执法,着力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一)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一是扎实开展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工作,共清理我区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231户,其中:上半年有130户完成立案批量吊销营业执照,目前拟吊销的101宗案件正在行政处罚听证公告送达期内。二是开展价格监督和公平竞争工作,对涉及疫情期的重要商品实行每工作日和重要节假日动态监测,高度重视假期价格监管。三是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联同公安部门现场查获约22吨汰渍、立白、雕牌等品牌洗衣粉和1吨海飞丝等品牌洗发水。四是持续开展打击非法交易野生动物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50人次,检查农贸市场80个次,食品相关经营户500间次,广告经营户85间次。五是开展打击走私工作,联合公安机关查获走私冻肉33.3吨。六是开展打击成品油违法违规经营(存放)违法行为联合行动20次,出动执法人员235人次、执法车辆44台次,检查经营户(含黑油)49户次,核查线索38条次,对相关的商事登记案件查处1宗,发现抽检不合格成品油2批次,共计安全转移柴油9675升、汽油7600升。另配合公安抽检疑似成品油1批次,经鉴定不属于危化品。七是开展网络直播营销整治,排查网络电视直播频道12户次、网络电视广告300多条次、网络直播平台20个次、直播间250个次,检查电商直播主体7户次。八是开展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集中整治行动,检查相关经营主体100多家次,立案两宗,罚没款3.5万元,整治低俗媚俗广告1条次。 。
2021年,我局共立案366宗,结案373宗,案值286.6万元,罚没238.1万元。
(二)全面开展农贸市场文明创建和卫生整治攻坚整治工作。积极履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农贸市场整治职责。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硬件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提升软件建设。明确市场开办者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各农贸市场等点位进行常态化管理。制订方案,聘请专业清洁公司开展日常保洁和每周大清洗。
(三)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成立学生返校工作专班,分组开展开学督查验收工作,成立巡查小组,分片分组开展校园周边食品监督检查。成立执法大队,对校园周边200米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1690人次,检查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共320家次、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664户次,派发食品安全资料2500余份,及时消除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隐患。
七、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编制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据统计,原区市场监管局、原区食药监理局公务员编制数之和为176名,但新组建后核定我局公务员编制数仅为133名,2020年4月连人带编1人划到区纪委,2020年6月再核减行政编制1名,现实有编制为131名,重新核定编制数只是原编制数的74%,减少编制为原编制数的26%,造成了我区市场监管部门编制总数与职能职责不对称,与实际工作量不相符。
(二)职级晋升出现塞车。由于职数限制导致我局职级晋升出现塞车,我局局机关核定一至四级主任科员40名,目前实有一级主任科员3名、二级主任科员1名、三级主任科员36名、四级主任科员7名,一至四级主任科员超职数7名,局机关现有的20名一级科员长时间将受职数限制不能晋升。
(三)老龄化问题严重。因我局由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并而来,机构改革时转隶出去的多是年轻同志,留下的大多是三个单位原先的老同志,且后续通过选调考试、商调等调出的大多是年轻公务员,而我局拟从区外商调年轻公务员补充执法力量又进展缓慢,导致我局公务员老龄化情况愈加严峻。目前我局公务员121名,平均年龄43.4岁,30岁(不含30岁)以下5人,约占4%;30至40岁(不含40岁)34人,约占28%;40岁至50岁(不含50岁)49人,约占40%;,50岁(含50岁)以上33人,约占27%。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高起点谋划,“三重发力”坚持党的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思想,学习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谱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将精神谱系融汇到日常工作中。开展各项党史纪律学习活动。
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要求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做好班子成员向党组报告履行“一岗双责”情况工作。做好提交三重一大议题系统提交工作。开展日常廉政谈话活动。做好重大节点廉洁自律要求的提醒通知。
3.打造高素质的市场监管队伍。落实公务员教育培训。加强业务学习,通过知识竞赛、培训、讲座、“以案促学”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依法履职的能力。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做好各项工资福利待遇的核算工作。做好工青妇工作。
(二)高标准推进,构建“四大安全”市场监管格局
1.强化食品安全。
一是做好食安办工作。统筹协调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和应急演练。
二是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对标对表,查漏补缺。高质量规范完成验收申报和现场迎检材料整理工作,争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省督查组的评价验收。
三是落实省、市十大民生实事。做好2021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统筹协调工作,指导各股室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
四是做好餐饮监管。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工作。继续加大“文明餐桌”宣传。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力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使用公筷公勺”的宣传,推出科普小课堂。利用“食安快线”APP,开展餐饮环节从业人员的食品培训、考核等工作。强化网络订餐平台的监管,落实平台管理方的责任。
2.加强药品安全。
做好全区药品监管工作。开展各项药品方面培训。开展化妆品生产环节监督检查工作。组织落实儿童化妆品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两品一械”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零售药店规范经营专项整治。
3.推进质量强区。
一是抓好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问题产品、问题企业加严监管,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二是加强质量宣传和培训。创新宣传方式和方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质量工作。三是开展汽车零配件产品质量提升。积极对接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延伸服务链条。注重质量技术帮扶和质量管理方法改进。
4.强化特种设备安全。
一是加强特种设备检查及隐患排查。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强化与检验机构的信息交互功能。二是加大重点监控单位监督检查。更新重点监控设备台账。初步确定我区23个重点监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保证全年至少检查两次以上,组织相关应急演练。三是进一步强化电梯管理。开展电梯使用管理人安全首付责任落实情况的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辖区范围内电梯的巡查和监察力度,强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电梯使用安全。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类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
(三)高态势攻坚,“四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1.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加强对市场监管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场所的风险隐患排查。履行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办公室职责,严格落实好农贸市场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好食品全链条监管。
2.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三强化三覆盖”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落实“新五查”要求,加强冷库监督管理,确保实现进口冷链食品闭环管理体系。要求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3.坚持创文巩卫。切实组织开展创文巩卫工作。同时对其它商场、超市和食杂店、餐饮店和五小行业等场所加强日常监管,落实创文工作责任。组织开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做好爱国卫生运动,营造良好巩卫宣传氛围。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继续巩固主城区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成果。
4.发挥药店“哨点”作用。认真组织并传达上级的工作文件要求,筑牢零售药店疫情监测及防控的城墙,持续发挥零售药店疫情防控“哨点”作用。开展零售药店专项治理。针对零售药店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组织相关业务股室及镇所开展专项检查。
(四)高质量推进,“三个抓手”优化营商环境
1.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工作要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按国家、省、市部署,完善梳理事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按照证照联办方案要求,做好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经营许可(小餐饮)和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3个事项证照联办的推进工作。根据工作部署,开展涉企许可一照通行改革。配合做好浸潭镇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入驻工作。
2.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工作。一是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项目申报。继续做好专利申报、专利奖项培育工作,专利奖补审核等工作。二是继续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加强对房地产、互联网、保健品、食品、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广告专项整治。加大对互联网的监测力度,规范网络交易行为,加大对我区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的网络交易的监督管理工作。三是加强对电子商务经营活动、合同格式条款的综合整治力度,维护市场稳定和谐秩序。
做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工作
3.推进信用监管。一是持续做好每年度商事主体年报公示工作,完善市场主体首负责任制度,规范企业信息公示。二是发挥信用监管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强化信用约束,不断完善联合惩戒工作机制。三是推进信用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审慎监管,积极引导企业修复信用。四是积极做好计量和认证监管工作。强化监管以及加强认证工作。摸索推行计量监管新模式的集贸市场。做好计量服务小微企业质量提升行动。打造有区域特点的品牌诚信计量示范项目。推行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计量支撑体系。五是大力发挥标准化发展战略。重点服务好辖区符合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五)高要求监管,“双拳出击”打击违法行为
1.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项违法行为,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曝光典型案例。进一步发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作用,依法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案件,落实“处罚到人”要求,依法对相对人作出“资格罚”“财产罚”。
2.做好考核工作。对照考核要求,自查工作。重点对照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食品安全执法考核的细则,逐项抓好落实,认真自查互查,发现问题要立即督促整改,限期妥善处理,力争得满分,不减分。
清远市清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