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多一个出入口,孩子们上学放学通畅很多,我们做家长的放心多了。”近日,在清新区浸潭镇中心小学门前,送孩子上学的罗女士看到增设了新的校门后,欣喜地说道。
原来,浸潭镇中心小学校门口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一度让罗女士等家长揪心不已,希望能够尽快改善交通拥堵、人车抢道等情况。浸潭镇人大代表获悉此情况后,通过走访调研、建言献策、强化监督、督促落实等举措,助力学校在校园东面增设了一个出入口并修建一条百余米的便道。同时,这也标志着作为浸潭镇2022年度三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保障学生出入安全”项目完成建设。
听民意重调研——代表票决回应民声
“我们学校门口位于368县道旁,只有两车道的县道是通往浸潭镇桃源片区的重要道路,过往车辆和人流较多,特别是重型货车和摩托车对学生出入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前不久,浸潭镇中心小学任教多年的夏老师向浸潭镇人大主席何建勋反映了这一情况。与此同时,区、镇人大代表罗少玲也收到了来自家长的意见:“接送小孩读书没法开车,放学时大量学生和车辆拥堵在学校门口,存在很大的道路安全隐患。”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浸潭镇人大获悉相关情况后,当即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到该学校及附近道路进行视察调研,走访听取老师、家长、学生、附近居民、司机的意见和建议,并联系职能部门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调研组共收集意见共12条,经综合整理后,提出了“增设校门口和通道,保障学生出入安全”的代表建议,在镇人民代表大会上票决通过确定为浸潭镇2022年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集民智献良策——合力化解安全隐患
“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在学生往返学校时间段加派人手进行交通管制和文明劝导,确保学生出入安全。”“是否可以增设学校门口,减少368县道旁的校门口处学生的出入,进一步缓解道路交通安全压力。”就如何有效化解中心小学校门口附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浸潭镇人大办组织人大代表结合“随手拍”“代表小组活动”等履职方式收集和登记各方意见建议6条,为镇政府解决该民生问题提供切实的参考意见建议。
在人大代表建议下,通过镇政府、教育、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下,最终确定通过增设学校出入口的方式来化解学生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强监督促落实——为民履职见实效
为确保9月开学前能有效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浸潭镇人大多次组织部分市、区、镇人大代表到中心小学就新增设学校出入口项目进行视察督导,监督项目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
8月30日,浸潭镇人大再次组织代表到中心小学新增设的出入口对周边环境、各类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视察,并听取了相关情况介绍。据悉,该项目于2022年3月完成校外门前通道的征地工作,于5月完成通道建设,并安装了坚固的护栏,6月份完成校门和校内通道连接,8月底完成了主体建设进入装修阶段,确保了9月开学全面投入使用。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要沉下身倾听群众声音,切切实实解决群众诉求,持续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帮助群众反映和解决更多他们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市、区、镇人大代表吴小燕在参加视察活动后说道。
据统计,今年以来,浸潭镇人大开展代表视察活动共5场210人次,走访接待群众345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95件,已解决答复388件。镇人大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镇人大将持续组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做好民意倾听者,当好意见传声筒,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