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镇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我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立足城镇与工业集聚发展区、清远市区“次中心”的定位,按照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新城、产业转移升级的聚集高地、生态发展城乡共建的示范新区的发展理念,全力开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新局面,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
一、镇域经济呈持续平稳发展态势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外部严峻形势,我镇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等措施,有效应对下行压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今年1-10月,全镇完成社会总产值53.41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工业总产值46.11亿元,同比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61亿元,同比增长8.47%;农业总产值4.91亿元,同比增长9.4%;第三产业总产值2.39亿元,同比增长5.24%;固定资产投资7.26亿元,同比增长5.7%;工商税收17451.1万元,同比增长9.14%,经济呈现出比较良好发展势态。预计今年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增幅为:工业总产值增长12%,农业总产值增长9%,第三产业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工商税收增长12%,农村人均收入增长10%。
二、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完成2013年各项工作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新签约项目有万铖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北闸商业开发中心、宏全食品包装(清新)有限公司(增资)、太平镇盛世花卉园林绿化公司、清远市纳格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太平秦皇度假酒店、清远腾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广信电镀有限公司、清新太平镇台原五金厂、鑫河电镀生活配套区(龙湾工业区生活配套区)、清远市精工电镀有限公司、清远市百佳研磨科技有限公司等12个,合约投资7.17亿元。其中:盈富工业园新动工项目有飞机起落架维修基地、清远腾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个,新签约共3个,为宏全食品包装(清新)有限公司(增资)、清远腾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清远市百佳研磨科技有限公司;马岳工业区新投(试)产项目有清远胜龙服装有限公司1个,新动工项目有清远三好科技有限公司、清远科盈科技有限公司2个;龙湾工业区新投(试)产项目有万铖五金制品有限公司1个,完成厂房建设有清新区鑫河电镀有限公司、清新金利安电镀有限公司2个,新签约共6个,为万铖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清远市纳格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广信电镀有限公司、清新太平镇台原五金厂、鑫河电镀生活配套区、清远市精工电镀有限公司。此外,秦皇深山森林综合度假区项目目前正在进一步洽谈中,此项目推进将进一步开发秦皇片旅游资源,带动秦皇片区经济发展。
(二)做好企业跟踪服务,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我镇23个区重点项目中除鸿澳五金、劳卡整体衣柜2个项目因故中止洽谈外,其余21个项目按计划稳步实施。同时,我镇已向区委、区政府申请将广东欣意铝合金电缆有限公司、太平镇盛世花卉园林绿化公司、飞机起落架维修基地、清远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12个项目列为清远市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快太平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三)扎实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把太平打造成清远城镇“次中心”的构思,贯彻落实加快太平产业新城建设现场会议精神,我镇围绕将太平打造成为清远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增长极核之一,清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副中心城区,清西平原生态发展与城乡共建示范区,扎实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加快产城融合。一年来,我镇继续坚持用管理县城的理念管理城镇,加大投入,加强圩镇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盛世大道、龙湾工业大道北段已完成路面建设工程,环城大道、庙岗大道已完成路基建设,正在进行硬底化建设;清西大道(二期)扩建及清西产业路太平段改造工程正稳步推进,同时我镇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太平镇产业新城到清城区石角镇的清新西部南北快速干线及汕湛高速公路的线路选址工作,以便进一步完善清西平原的交通路网,实现了三大园区与城镇的无缝连接;圩镇污水管网正在加紧建设中;北闸商住小区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正进入装修阶段;冯屋商住小区4栋主体工程已封顶;盛世豪庭商住小区正在加紧建设中;黄沙坑、太平围、万邦创业居周边一带的土地开发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推进110KV龙湾变电站以及500KV清远抽水蓄能至花都供电线路项目,进一步完善我镇电网建设。
(四)大力推进镇村清洁卫生工程,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我镇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主题,进一步探索符合于太平实际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模式,建立健全垃圾规范处理长效管理机制。今年以来,我镇共计投入资金约137.8万元用于镇村清洁卫生工作,清运垃圾达12680吨。以龙湾阳新村、下龙湾村和年丰白坭塘村为示范点,年底前增加134个村民小组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收集模式,确保我镇平原片区村民小组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70%以上。同时,我镇积极与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进行协调,多方筹措资金以便加快我镇垃圾中转站配置分级沉淀池、污水收集池、废物格栅、洗车槽、压缩设备等附属设施,力争将中转站建设成具有除臭、降尘、通风、密闭作业、密闭运转、高效减容等先进工艺技术的中转站,做到大量减少运能浪费及降低二次污染。另外,在区镇村清洁办的指导下,我镇借助水厂收费平台向社会开征生活垃圾费,同时成立镇环卫管理站,统一管理我镇的镇村清洁卫生工作。
(五)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三农”工作不断加强。
一年来,我镇按照“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农业,优化产业布局”的思路,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着力在打造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上下功夫,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转变。我镇在现有的特色种养殖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其发展及壮大成特色种养殖带。主要有:一是在沿秦皇山边至北坑村一带,连片种植以火龙果、香瓜、西瓜等优质水果带;二是在清西工业大道两旁以及南蒲绿满园周边的中南、大南、蒲兴、天塘等村委会,种植较珍贵的绿化树种植带,大力发展花卉、苗圃种植基地;三是以中南、蒲兴、团结、马塘等村委会为重点,在原有基础上重点发展养殖优质桂花鱼、甲鱼、长江草鱼的水产带。
积极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引导现有农业项目向产业化发展。其中,太平镇盛世花卉园林绿化公司已累计投入1500万元,租用农户土地220亩经营三个绿化基地,并计划与绿满园休闲农庄、绿源果蔬种植基地有机结合,将该项目打造成清远一流、华南知名的集饮食、休闲、观光于一体花卉园林绿化基地和城郊型园林观赏旅游基地。目前,全镇有各种专业合作社28个。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积极配合区政府开展水利示范县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涉及19个自然村,758户3051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步推进,可望年底建成。2013年度、2014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积极推进,2013年度项目可望在春节前完成。太平镇幸福村居示范片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扎实推进扶贫“双到”工作。新一轮省定贫困村分别是楼星、团结、马塘、北坑,各帮扶单位的驻村干部、镇干部职工已全部到位,已完成了入户调查、三年规划拟定、贫困户帮扶结对、确定帮扶项目、建档立卡及对接等工作。抓好整村推进、种养基地、水利设施建设、道路硬底化和劳动力培训等扶贫项目的落实,提升扶贫效益。认真做好贫困户危房改造计划,并切实抓好72户危房改造工作及53户“两不具备”分散搬迁工作。
(六)大力抓好计生工作,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镇大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和服务,加大清理“四术”库存力度,狠抓查环查孕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认真巩固一类镇管理水平。截止2013年10月31日,全镇共出生796人,出生率为11.32‰,自然增长率6.4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68;落实各种节育措施716例。同时,大力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厂矿企业设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在各村民小组设立育龄妇女小组,形成了“镇级计生协会—村级计生协会—育龄妇女小组”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进一步将计生管理关口前移,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七)大力抓好综维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镇把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平台,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访、领导信访包案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信访信息网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今年1—10月,我镇共接访案件123宗,调处结案111宗,结案率90.2%。全镇没有发生群体性恶性事件,有效维护了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太平”工作,建成了南蒲村民委员会、万邦鞋业(清新)有限公司、太平卫生院等一批基层平安创建项目。
(八)加强改进基层组织,强化党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镇党委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创建“勤政廉洁,执政为民”的镇党委班子,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认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对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班子成员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能认真执行党委的决议,正确处理好责任与权利的关系,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
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了深化基层治理模式,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要求,高度重视,全面部署,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和基层自治组织体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成立村党总支22个,成立村民小组党支部240个;成立村民小组理事会402个,占计划数93%。为了提高党员的素质,我镇通过竞争择优方式发展党员32名,其中女性9人,35岁以下20人,高中以上学历22人。
三是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利用“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区、镇党代表、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了解、反映社情民意、实施民主监督、积极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提升了各职能部门服务群众的水平。截至11月底,我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接待党员群众共36批次,走访党员群众222户,收集反映情况43宗,所收集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土地屋等方面。
四是深化民主法制、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工作问责制度,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和监管,健全制度、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风险防控点的排查和防控措施的落实,抓好农村“三资”清查。以《廉政准则》、党务政务公开为重点,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使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
五是着力提升机关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落实年任务。持续深入开展“正风”行动,大力治理“庸、懒、散、软、虚、假、浮”现象,增强工作执行力,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通过深入开展“正风”行动,强化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使机关工作更趋规范,运转更加有序,政令更加畅通。
(九)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一年来,我镇高度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认真抓好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石场、矿山、油站、煤气站、山塘、水库、水电站、大小建筑施工工地、农村危房、道路交通、中小学校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排查,全面开展大力打击无证无照经营,大力打击非法砍伐山林,有效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每逢重大节日,我镇都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确保了各重大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稳定。今年以来,我镇无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全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相对稳定。
(十) 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一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救助体系,做到应保尽保。1—10月,落实“五保户”513人,兑现“五保”资金205.2元;落实农村低保781户,兑现农村低保金210.1元;发放民政救灾款10.1万元;落实农村医疗救助187户,54.5万元;兑现优抚资金131.3万元。全镇为11252户农户发放种粮直补5.91亿元。目前,全镇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62131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6326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数为9782人。大力实施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今年以来,我镇累计完成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1102人,按规定初步审核办理创业小额贴息贷款4笔,受理就业困难人员申请22份。共计举办技能培训班12期,培训人数522人,其中电工班1期,24人参训,电脑培训班7期,298人参训,种植技术培训班4期,200人参训。
二是文教卫生工作不断进步。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和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巩固提高创建省教育强镇成果。大力抓好“控流防辍”工作,中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中小学辍学率为0。2013年中考,最高分为791分,其中760分以上的12人,700分以上的59人,全镇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投资900多万元太平卫生院住院综合大楼已投入使用,医德医风不断提高。全镇23个村(社区),现建有村级卫生站33个,群众保健就医条件不断改善。
三是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利用重大节日,举办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举办了太平镇干部职工篮球赛;在“6·30扶贫济困日”捐款活动中,我镇干部职工踊跃捐款48200元;档案升级工作基本完成,准备迎接市的验收;殡改、节能减排等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统计、环保、民兵、共青团、妇女儿童等工作也有序开展,各项事业顺利推进。
三、主要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降低,经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二服务企业的力度还不够,主动性不足;三是资源约束日益明显,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四是社会矛盾纠纷凸显,综治信访维稳压力增大。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逐步予以解决。
太平镇人民政府
二O一四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