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用完的纸巾应该扔到哪个垃圾桶吗?”日前,一场由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联合区妇联举办的垃圾“分”芳行之“党建引领添动力,垃圾分类促文明”主题活动在清新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火热展开。二十多名青年志愿者化身“垃圾分类导师”,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课堂”,让绿色种子悄然种入孩子心田。
“投”出趣味,“转”出知识
活动巧妙设计四重趣味关卡,孩子们在志愿者的耐心讲解与陪伴下,兴致勃勃地投入实践。
在“垃圾分类投篮”赛中,孩子们仔细辨认印有各类垃圾名称的小球,准确地投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桶,志愿者在一旁及时讲解相关垃圾分类知识和原理。而在旁边的“垃圾分类大转盘”前,则排起了小长龙。色彩鲜艳的大转盘轻轻一拨,指针停转,指向问题——“剩饭剩菜属于什么垃圾?”孩子们或凝神思考,或在志愿者提示下踊跃作答,在竞技和欢笑中理解“分类投放”的重要性。
格子跃动,巧手分类
在“垃圾分类夹夹夹”区域,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用长长的夹子小心翼翼地将写有“旧电池”“坚果壳”“过期药品”等物品名称的小球,稳稳夹起并送入正确的分类收集桶中。而传统“跳格子”游戏则被巧妙注入分类灵魂,在“垃圾分类跳格子”区域,孩子们灵巧地跳过画有不同方格的地面,到达终点后,将手中的垃圾标签卡片奋力投向对应的迷你分类垃圾桶中。“跳完房子扔卡片,好玩又好记!”一位刚完成挑战的小朋友兴奋地说。在跳跃的节奏与投掷的专注中,分类知识悄然内化。
“今天玩得太开心了!我知道了电池是有害垃圾,要放进红桶里,回去要告诉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名小朋友雀跃地说。当垃圾分类知识在投篮的弧线、转盘的旋转、格子的跳跃、夹子的轻触间自然流淌,绿色的种子已悄然在孩子们心间萌发。而这,正是活动的深意所在——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孩子们成为家庭里的“分类宣传员”,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让垃圾分类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从家庭辐射到社区。
小手拉大手,分类齐步走。下一步,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将持续优化清新区垃圾“分”芳行宣传,强化更多联动,让“小手拉大手”的温暖纽带联结更多家庭,共同绘就城市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