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清新区龙颈超限检测点、浸潭超限检测点的楼顶标识、背景墙、公示栏等换上了新装,以桔、白、蓝三种颜色为主色调,搭配上交通徽标及“交通运输执法”深蓝色字体,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交通执法风采。这是清新区交通运输局执法大队超限超载治理“四基四化”高质量建设的剪影。
一、强化站所标准化建设 全面提升交通执法形象
严格按照《广东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规定》文件精神,聚焦标准化建设,对执法场所标志标识、执法车辆标识、执法服装等进行了统一配置,全面提升交通执法形象。一是对超限检测站(点)等基层站所进行外观标志标识改造,更新了行政执法公示栏、法律法规宣传栏等内容,对执法人员、货车超限超载执法流程等进行公示;二是执法人员更换了新式执法服装,并举行了新式制服换装仪式,对6台执法车辆进行了统一喷涂,做到外观标志标识统一、醒目,便于公众识别监督,提升执法形象。
二、加强队伍职业化建设 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引领队伍建设和基层治理的强大动力,切实加强执法人员思想政治、纪律作风、素质能力建设。一是强化政治教育,坚持把思想淬炼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执法人员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政治修养;二是采取线上分散学、线下集中学、测试考核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不断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内功和自身建设。
三、狠抓制度规范化建设全面优化“联合治超”执法模式
把“四基四化”与治超执法统筹结合起来,致力优化执法模式,让执法更高效,更专业。一是严格按照市交通运输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治超联合执法工作要求,强化与交警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加强联勤联动,构建分工明确、责任共担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治超强大合力;二是形成片区协同执法,我区在用超限检测站(点)有三个;迳口超限检测站、龙颈超限检测点、浸潭超限检测点,“一站两点”采取固定、流动相结合的治超工作模式,开展错峰错时执法等灵活方式,分析研判违法车辆运行规律,加大夜间执法检查力度,形成高压严管态势,治理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共检查货运车辆628辆次,查获违法超限超载车辆95辆,卸货372吨。
四、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 全面落实科技治超工作
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模式,在全区主要干道设立了10个非现场治超点,提高科技治超水平,加大超限站点远程公共视频系统升级管理力度,实现24小时监控,加强治超数据分析推送,与公安部门进行实时沟通,实现对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的全时段监控与自动化取证,着力破解当前治超执法工作中存在的“执法力量不足、人工执法存在时间空档”等问题,有效提升交通运输执法治理能力,今年以来共查处非现场治超案件17件。
下一步,清新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将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探索和完善,把“四基四化”建设向纵深推进,推动执法水平提质、执法形象提标、执法效能提升,为清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执法保障和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