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清远市清新区“双百工程”社工站管理人员工作思路,加强社工骨干人才队伍专业能力建设,2024年12月17日-18日,清新区民政局副局长郭赞文带领区民政局业务股室人员、清新区各镇社工站站长、常务副站长、副站长、社工骨干及督导一行32人到惠州市镇隆镇与三栋镇社工站进行现场学习。惠州市惠阳区民政局副局长张文新、镇隆镇和三栋镇社工站站长及常务副站长、市区两级督导人员参与座谈交流。
本次互访主要通过实地参观和座谈交流的方式进行。首先,参访队伍参观两个社工站(点)的场室建设、办公环境、上墙制度和服务呈现手法等,从可视化角度获得社工站建设和成效展示的灵感。
随后,通过座谈会分别了解两个社工站整体情况、特色项目和典型做法,参会人员就区如何发挥指导支持角色、镇如何着力社工站整体运营管理、副站长如何运用梯队发挥社工站骨干人才作用、专业督导及行政督导如何协作推动社工站管理和服务增效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通过座谈,双方互通思想、分享经验、共话发展。
为深化互访交流效果,郭赞文副局长组织参访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和研讨,就如何创建社工站特色品牌、如何管理社工站团队及发挥社工骨干作用、如何更好展示社工服务成效等方面进行剖析讨论和思想碰撞。最后,郭赞文副局长做总结讲话。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全体人员付出的努力与区“双百工程”取得的成绩,同时明确指出,社工站需要继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要高度重视团队协作,通过加强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促进团队建设,形成团队合力。
此次跨市交流互访是清新区重视“双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之一,自“双百工程”实施以来,清新区民政局先后组织开展专题培训7场、优秀社工及优秀案例评选4期、推动社工站组织互访交流,从区域内到市域中到跨市交流共48次;同时,将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纳入区“双百工程”薪酬管理体系,给予初级500元/月、中级2000元/月的职级保障。近三年多以来,“双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资金共投入250万元,目前,全区“双百”社工持证率达到84%。下一步,清新区民政局将进一步探索发挥社会工作师在社工站管理、专业实践、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行“强保障、重培养、增发挥、优服务”的人才建设模式,让“双百工程”社会工作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参访人员心得节选:
禾云镇社工站站长梁嘉盛:通过互访交流学习,我对社工站建设和管理产生了新的探索思路,一是利用现有资源、配置、人员把作用发挥到最大“公约数”,做到站站强、点点美,打造自身亮点品牌。二是发挥站(点)长等“人才”的关键小数作用,不断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主抓思想教育,狠抓强化政治站位,通过完善薪酬待遇为前提保障,以实行奖罚机制方式,进一步规范“双百工程”可持续、良性发展。
浸潭镇社工站常务副站长陈婉仪:参与清新区“双百工程”社工站互访,我收获颇丰。镇隆镇的专业化闭环服务和三栋镇的量化考核与可视化服务地图,为浸潭镇社工站的发展带来了新灵感。我深感创新服务模式与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决心借鉴先进经验,加强需求调研,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并引入量化考核,激励社工成长。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团队协作效率,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此次交流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为浸潭镇社工站的服务升级指明了方向,期待未来有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共同推动社工服务迈向新台阶。
禾云镇社工站副站长周江辉:此次到惠州市互访交流,使我对社工站的日常管理运营有深刻的体会,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深刻的启发。第一,镇隆镇、三栋镇社工站在日常管理运营模式中采用的细化评分管理,能全面了解社工的工作进度、成效。第二,在品牌项目建设方面,注重分析社区需求、服务对象需求使资源与需求有效对接。第三,可视化地图的开发与使用,让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需求、资源等在地图中详细展示,使社工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从而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
太和镇社工站业务骨干黄婉然:参加业务培训和互访交流活动,其间的所见所闻,让我对社工工作有了新的感悟与认知。在镇隆镇社工站,党建引领下的服务模式特色尽显。让我深刻领会到,社工工作不仅要有温度,更要有方向。三栋社工站运用可视化地图更是独具匠心,透过地图,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为精准服务提供了有力依据。这使我意识到,创新的工作方法与工具,能够极大地提高社工服务的效率与质量。鹿颈村社工点则在资源整合方面做出了优秀示范。让我看到,社工站与社区文化深度融合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这次惠州之行,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尽管各个社工站的工作特色各有不同,但我们都怀揣着相同的使命,就是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我将把所学所思切实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为那些身处困境、需要帮助的人们点燃希望之光,送去真挚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