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新区聚焦困难群众多样化需求,以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为突破口,推动社会救助从单一物质保障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型,用精准化、人性化服务为困难群众筑牢民生底线,切实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在救助工作中,清新区始终将“群众需求”作为核心前提,探索开展社会救助对象全覆盖需求评估。通过组建由民政干部、社区工作者、专业社工组成的评估小组,采取上门走访、面对面访谈、邻里核实等方式评估是否符合救助政策,深入了解困难群众在生活照料、健康医疗、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建立起“一人一档、一户一策”的详细需求台账。台账明确标注服务需求事项、紧急情况、登记日期、解决日期,实行“定期更新、动态管理、及时销号”机制,确保每一项需求都能及时供给、有效跟进。
截至9月,全区通过全面摸底评估,共收集社会救助服务需求178个。针对这些需求,我区整合民政、卫健、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制定个性化救助方案:对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社工提供上门协助办理补贴;对有心理疏导需求的困境家庭,安排专业社工开展一对一帮扶;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帮助对接企业资源开展技能培训与岗位推荐。经过不懈努力,171个需求已得到妥善解决,需求解决率达96.1%。
社会救助工作的转型实践,不仅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更精准回应了困难群众在心理慰藉、生活照料、康复服务等方面的深层需求。下一步,清新区将继续优化需求评估机制,拓宽服务供给渠道,让社会救助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切实为困难群众撑起更加坚实的民生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