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清新区农检中心积极发挥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把关作用,聚焦规模化生产主体,兼顾小规模主体和散户,组织开展种植、畜禽、水产三大产业重点品种监督抽查工作,自行抽检40批次,配合上级部门抽检55批次,及时排查问题、科学分析风险隐患,有效筑牢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保障人民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贯彻到底,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治保障,让老百姓吃得安全、放心。
下一步,农检中心将深入贯彻区委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持续深入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充分发挥检测技术支撑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我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加强检测人员技术培训,结合近些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努力破解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好”的瓶颈问题。
二是进一步扩大监测覆盖面。针对我区涉农乡镇的主要农产品产地,逐步实现种植、畜禽、水产农业重点品类全覆盖,聚焦隐患品种、重点区域、生产旺季、关键时间窗口,增加监测批次,提高抽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运用好监测数据。推动监管职能职责与检验检测工作相融合,及时发现不合格样品,推动不合格信息上下共享互通,促进多部门协作,避免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保障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四是开展助农服务。一方面通过开展培训、科普宣传、现场教学等方式加强对乡镇农检人员的检测技术指导,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另一方面为农业生产主体生产过程提供科学用药指导,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生产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