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们工作的整体思路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南融北拓”战略,围绕“广清一体化”目标,以满足全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线,突出“推进设施建设、丰富文化生活、规范文化市场”三个重点,结合区委、区政府在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同时对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的放矢,逐项抓实,重点是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文化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夯实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夯实公共文化基础。加大浸潭、太平两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力度,力争在2017年6月份完成主体工程建设,10月份正式运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文化站软硬件建设,为各镇综合文化站配送图书20000册,提升免费开放水平,更好地促进乡镇文化发展。全力配合我区国学图书馆规划建设;分别在城区太和镇范围内建设3间自助图书馆,全面完成今年“书香清新”建设任务;做好我区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采购新书12000册。进一步落实“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加强农家书屋后续管理,配送图书10000册。
(二)落实好各项文化惠民工作。一是继续深化扩展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丰富免费开放内容,让更多群众享有和体验公共文化服务。二是加强文化馆效能建设,对馆内馆外强化文化氛围,打造更适合老百姓参与文化活动的环境,特别是要在近两年免费开放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重点围绕群众的需求,丰富各项群众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丰富文化馆服务群众的功能。三是进一步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文化馆新形势下业务迅速发展需要,针对新进各类人员的情况,着力抓好业务培训,更好服务群众。四是完善文化馆各功能室配置,进一步完善电子阅览室,展览厅、多功能室,综合排练厅、群众综合活动室设施设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及交流会。五是抓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文艺创作方面,要积极借鉴兄弟县市经验,不拘一格吸纳人才。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创作水平,争创更多文艺作品。此外,不断提升“心连心”艺术团和女子合唱团训练水平,积极参加各类型活动、比赛,以活动促提高,使之真正成为业余的专业艺术团队。同时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纳入规程设计。七是建设清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八是切实抓好图书馆的“建、配、管、用”的工作,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发挥图书馆在社会中的特殊功效,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起重要的作用。九是认真做好图书、报刊、各种资料的分类编目、流通、管理等工作。继续采购2017年新书、电子图书,新购进的纸质图书一律进行分类、编目,登记,尽快上架流通,并做好推荐工作。十是规范电影放映管理,制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监督管理措施,确保完成2017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
(三)加大力度,推动足球产业发展。随着恒大足球学校在我区龙颈镇正式开学,使我区成为清远市足球产业发展的先驱者。从今年开始加大足球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及政策倾斜,加大足球运动的宣传力度,让群众认识重视足球运动,热爱足球运动,加大足球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引进,不断完善足球运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更多足球运动场地,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坚决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从儿童抓起,确定清新区第三小学以和禾云镇中心小学为足球特色试点学校,为我区培养足球人才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以指导与服务基层文体活动为抓手,促进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
基层文体活动,是展现基层风采的良好平台。组织开展好基层文体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无形中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起了良好的基层形象。用健康的娱乐、高尚的精神生活来吸引、感染群众,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使群众受到熏陶,受到教育。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大家融入其中,消除彼此隔阂,加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互动,让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促进沟通,增进了解,交流感情,达到团结的目的。
(一)精心策划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联合教育等部门和社区组织开展较大规模的未成年人读书活动和全民读书活动。以清远市第十八届体育节为契机,协办广东省清新漂流文化节,举办清新区贺岁杯足球赛,庆新春太极文艺汇演和乒乓球邀请赛,清新区清城区“南北”篮球对抗赛,广东省漂流大赛,青少年足球赛,清新区干部职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棋类等赛事,组队参加市第四届乡镇篮球赛和市第十三届龙舟锦标赛。同时,积极推动以村为单位,加强邻村之间文体队伍交流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文体活动。
(二)积极开展惠民文体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文化馆各个功能场室和展厅,举办12期文艺沙龙,包括群众文艺创作讨论、非遗保护暨端午节民俗传承讨论、乡村旅游暨乡村文化传承讨论、舞蹈、小品、音乐创作交流、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均等化服务交流等;举办12期视野·公益讲座,包括国学与传统文化、清远历史文化纵览、“书香清新”战略、广清一体化背景下的“广清文学与本土文化”、社区文化构建讲座等;举办12期展览,包括“记住乡愁”系列、中小学书画、“清新记忆”——民风民俗摄影、清新区新农村建设摄影、党建党史、乡镇风俗展览、城市建设面貌等展览;开办两期免费培训班共10个班,课程包括美术、书法、舞蹈、围棋、古筝、陶笛、葫芦丝;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包括中秋、元旦、元宵等各类巧取豪夺活动晚会、清新漂流文化节文艺演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六周年文艺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八周年文艺晚会、清新区文化志愿者文艺专场晚会、送戏下乡巡回演出等。充分利用图书馆各个功能场室和展厅,举办“我爱讲故事”、“节日英语沙龙”、“3.8”关注女性健康讲座、“4.23”世界读书日、绘本比赛、国学演绎、“安全在我心”、“5月读书服务周”读书、“21天挑战读书”暑假读书、“六一儿童节”读书、“廉洁读书月”征文、亲子读书等活动。切实加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管理,不断提高放映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提升的观影需求。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原则,建立以院线公司为龙头,执行每个行政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标准,由中标的清远市华影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负责电影放映技术管理和影片、器材供应,并按时完成全年2148场农村电影放映任务,同时,计划放映广场电影100场。充分发挥体彩公益金重要作用,加大镇、村体育运动器材配运力度,为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工程添砖加瓦,全年计划配送健身路径40条、篮球架40套、乒乓球台50张。
三、以保护历史文物文化遗产为抓手,促进区域文化底蕴不断充实和丰富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历史文化遗产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可能是整个时代的精华,它证明了古代发展的文明程度。历史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每个城市的历史,都融入了那个城市代代相传的精神,这是一个城市不竭的力量之源和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
(一)加强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对我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保护成果宣传,增强民众传承保护和参与意识。加强非遗普查工作,深入挖掘木古营茶制作技艺、石潭舞火龙、石马打铁、石坎陶瓷等相关资料,申报区级非遗项目;并将区级非遗项目笔架茶制作技艺、新州及鱼坝鸡公狮的相关资料加以完善,申报市级非遗项目。
(二)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不定期开展文物安全检查,协同各镇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的开展,尽快全面落实文保单位的法定保护措施。 及早完成《清远市清新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和《清远市清新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资料汇编》两本书籍的出版工作,并按要求上报省文物局。同时,做好浸潭普济桥、禾云敦睦学堂和合溪瑞云楼炮楼、明霞古洞、三坑白米埔朱氏大宗祠、太平门口岗芳顺陈公祠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作。
四、以公正执法依法管理为抓手,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范围的扩大,行政执法工作在文化市场管理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高文化市场管理队伍执法水平,确保文化市场管理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结合创文创卫重点抓好网吧查处的各项专项行动。加大巡查力度,查处经营场所的不文明行为,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与全区37家网吧业主签订创卫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及时做好垃圾的清理工作,禁烟标识醒目,场所内无吸烟现象,制订各项管理制度并上墙。
(二)重点抓好节前文化市场安全生产联合检查工作。在各个节日前加强对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帐篷团非法演出活动、人口密集的文化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进行重点监管,严厉打击盗版盗印等非法出版物;在保护知识产权日开展销毁收缴盗版书刊、光碟等非法出版物活动。
(三)重点抓好我区漂流、探险、游泳池等生态旅游场所安全生产工作。对我区漂流、探险、游泳池等生态旅游场所做好开业前安全生产检查,在旅游旺季加强检查力度,确保安全无事故。
(四)重点抓好印刷企业、电影院、娱乐场所的专项检查。结合创文创卫工作开展对印刷企业、电影院、娱乐场所的专项检查,规范场所卫生秩序。结合专项督查与日常检查,实行创卫“天天查”制度,对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做到每天必到。对检查中发现卫生不达标、通风设施不全、消毒不到位等问题现场指出,要求立即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五)重点抓好查处卫星电视违规行为专项行动。对擅自生产、销售、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等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六)重点做好全年各专项行动总结及执法考核。做好“扫黄打非”、“清无”、“剑网”等专项行动总结和案件录入、归档以及安全生产、执法考核等迎检准备工作。
五、以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为抓手,促进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加强
作风建设是党的三大建设之一,作风系于发展,作风系于兴衰。机关作风建设,就是根据机关工作性质,围绕“深入调研、综合布置、监督制约、考核落实”职能的履行而开展的一系列以提高机关干部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的建设活动,旨在使机关人员思想观念、意识和行为更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履行职责,服务人民群众、服务职工、服务地区发展。
(一)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对照区委督导组关于2016年度全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情况通报,深入分析问题根源,认真制定2017年党建工作计划,形成党组书记亲自抓、亲自督促,确保改变党建工作靠后的局面。一是加强系统落实党建工作的能力。从加强系统梳理入手,对照党建目标任务,从学习、教育、资料完善、归档组卷上狠下功夫,将点连成线、线扩成面,逐渐形成党建工作系统化格局,并加强人手,安排精兵强将,集中力量开展党建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党员示范表率作用。继续完善管理制度,每季度开展党员示范岗评选活动,突出抓好党员教育引导,通过评选活动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党性觉悟。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党组召集全系统党员开展讨论,结合实际,布置具有文体特色的党员活动阵地,凝聚党的向心力,把工作表现突出的年轻同志作为党的后备力量,加强考察、教育、培养。四是巩固“两学一做”成果。利用“三会一课”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党员参与热情不高,实效性不强。因此,要通过完善制度,明确规定学习时间、内容、组织方式、活动形式,扎实开展专题讨论,推动学习教育不断深入。
(二)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为基础,把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构建惩防体系之中,贯穿于全局各项工作之中。二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局的重大事项都由局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按照“三重一大”制度有关规定进行集体决策,并自觉接受监督。三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去做。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廉政建设指示精神,严格执行不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有关规定。八小时之外,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交圈、生活圈和娱乐圈,自觉维护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四是进一步落实班子民主生活会、局务公开、党务公开和网上公开,严格执行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和厉行节约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权力清单,逐步完善行政审批电子化,实行全程监督。五是坚持以制度“管人、管权、管事”,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行为,促进机关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的提高。
(三)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创文创卫工作。按照脱贫攻坚要求,我局虽选派了一名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到龙颈镇镇平村开展工作,但脱贫攻坚量大、面宽、人多、任务重,离达到退出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脱贫攻坚的力量显得较为薄弱。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省委、市委、区委要求,在继续完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结对帮扶计划,制订帮扶措施;结合新一轮扶贫工作规划,认真制定完善贫困户脱贫计划,科学制定挂点村的帮扶规划,特别是要做好做细做实精准扶贫示范户的发展规划。同时,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逐户落实扶贫政策,制定帮扶措施,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圆满完成。同时,加大对创卫工作宣传报道力度,在局微信平台开辟创文创卫宣传栏目;在局机关建立两个创文创卫宣传专栏,全年出版宣传内容不小于8期。
清远市清新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7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