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区域科学发展三条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加强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源头控制、狠抓过程监管、严格末端把关,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今年以来主要工作进展
(一)不断优化环评审批,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在工作中,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大局,把服务贯穿于环保工作始终,各项工作力求做到快、好、实。 一是对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提前介入,对有些项目则主动上门服务,建立环保审批“绿色通道”,实行跟踪服务,力促项目快受理、快评审、快批复。对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法定的报告书60天、报告表30天、登记表15天办结,缩短为报告书30天、报告表15天、登记表5天内办结,实行阳光行政。加班加点对所有建设项目做到看现场、查环评,完成建设项目审批195个,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项目17个,“环评”和“三同时”执行情况均比往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二是严把环保准入关。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力度,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的产生,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程序,增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建设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本年度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02个,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5个,否决不合理的项目选址7个。
(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完成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重点工作任务。
制定我区本年度的污染减排实施方案,并在市环保局的指导下组织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落实清新区太和镇万星畜牧有限公司、温氏清新原种猪场、温氏石潭种猪场等5家畜禽养猪场废水减排工程。二是完成广东清新水泥有限公司5000t/d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A线和广东广英水泥有限公司4000t/d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实施脱硝工程,森叶(清新)纸业有限公司一台130t/h燃煤锅炉实施“烟气脱硫”技改工程,目前该企业也着手准备进行技术改造,可按时完成自动化控制、在线监测与市环保局平台联网的具体要求。三是督促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太平镇污水处理厂全长2500米配套管网争取年底前完成管网铺设并接驳进污水厂;禾云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管网中,禾云旧墟管网已铺设完成0.4千米;先导公司全长0.77千米的生活污水管网已完成铺设并完成泵房建设;恒大公司负责铺设的长9.7千米管网,已完成1千米的管道铺设,污水泵房正在施工,但因征地问题进度较为缓慢。四是对清新县山塘镇花岗顺联新型墙体环保砖厂、清新县太和镇白莲三竹篙建材环保砖厂等22家落后产能企业实施关停。
(三)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强。
一是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加强建设项目试生产及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今年,我局创新思维,加快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进度,促进环保的有效监管。到目前共办理本级项目试生产16个,竣工环保验收项目17个,并配合省、市环保部门开展试生产及验收业务,对5个项目实施试产核查,参加12个项目验收现场会。
二是加强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严格按照《广东省排污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要求,严把排污许可证发放、年审、换证关。2013年共办理新增排污许可证10个,年审及换证131个,试生产期许可证13个,注销许可证6个。另外,办理房地产开发等建筑施工噪声排放许可证73个。
三是强化大气污染整治。1、在去年已完成全区21家加油站油气回收综合整治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加大整治审核力度,全面完成我区37家加油站油气回收综合整治工作任务。2、改造、淘汰四蒸吨以下锅炉13台,完成的淘汰率达到30%以上。3、落实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发放工作,今年截至目前,我区共发放环保标志共4662个,其中绿色标志4307个,黄色标志355个。
四是加强固体废物管理。今年进一步推进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1、完成全区固体废物(含危废)产生或处置企业在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平台注册登记改造。2、抽调环境监督股及环境监察分局人员成立危险废物专项检查小组,对我区产生或处置危废的31家企业进行现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危废非法储存、转移、处置行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危废管理意识。3、指导华浩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有限公司规范和建立管理台账,规范企业运营。
(四)提高环境监测水平,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环境监测站不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监测的业务水平,坚持例行监测和服务性监测相接合,为全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环保技术服务。
一是按时采样,及时上报监测数据,完成了地表水、饮用水源地采样检测44次,监测项目26-109项,共获水质监测数据1337个。
二是今年以大气常规监测为基础,以污染源监测为重点,把常规监测同服务企业监测、随机监测紧密结合。1、获环境空气监测数据1716个,为政府环境保护决策以及环境保护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奠定了科学的基础。2、今年完成污染源委托监测525家次,比2012年增长3.5%。3、完成环境监察分局送样监测125家(次),比2012年103家(次)增长21.4%,获监测数据892个,为环保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持。4、完成监督监测84家(次),获监测数据1190个,共出具监测报告209份,为环境监督执法、管理、排污收费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5、完成32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6、完成对新绿公司和龙湾电镀基地的有组织排放废气、无组织排放废气、周边环境空气、废水、地表水和土壤进行了重金属专项监测。7、积极参与各类环境违法调查监督监测和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及时出具相关的监测数据并提出有关参考建议。
三是在11月份,经过专家组评审,监测站通过了2013年度广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获证实验室监督评审,为监测站下一步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是加大监测费收取力度,监测费收取不断增长。预计监测站今年全年监测费收取将达410万元,比2012年增加12%,为监测工作的正常运作提供经费保障。
(五)不断强化环境监察执法,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一是切实履行监察职能,制定检查计划,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一般性巡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节假日及夜间突击巡查等形式,全面掌握企业排污状况,及时纠正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全区各排污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转。今年,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3200多人次,检查企业1023家次,对社会影响非常恶劣的万家丽针织印染公司、冠龙纺织有限公司私设暗管偷排案及影响较大的5家陶瓷公司超标排放废气污染物、森叶纸业公司非法倾倒造纸污泥等12起环境违法案件进行立案查处。当中,万家丽针织印染公司私设暗管偷排案,由区人民政府对其作出停产整顿决定,我局对其作出改正违法行为和行政罚款10万元的处罚决定,狠狠打击了该公司环境违法的嚣张气焰。目前,已有11宗环境违法案件结案,行政处罚金额共计52万多元。
二是加强重点污染源现场检查,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生产工艺、污染物种类和设施类型等特点,突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艺和重点设施的监管。 对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实施不间断监察,每月现场检查一次,做到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并加大巡查和突击检查频次,有力预防了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三是加强排污费征收力度。严格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要求,认真做好排污申报登记与核定工作。在做好排污申报与登记工作的同时想办法拓宽排污费征收面,加大征收力度,重点落实清新水泥、广英水泥及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各陶瓷企业排污费的征收工作,到10月底,排污费征收入库额为765万,预计到12月底,排污费征收将达到980万元。
四是妥善处理环保信访投诉,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认真办理群众信访投诉,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对环境信访“12369”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密切与群众联系,真正做到了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今年,共接到市环保局转来、区信访局转办、群众来信来访、网上投诉、12369环保热线投诉、区长信箱”转办、“市长信箱”转办等环境投诉453宗,全部到达现场处理,目前423件已处理并办结,其余正在抓紧处理中。
五是加强对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入园企业的环保监管。专门设立禾云环保工作联系点,派出人员常驻监管,对云龙工业园区实施全方位监控。1、我局督促园区各陶瓷企业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建设废气治理设施,今年着力抓好陶瓷企业脱硫除尘设施建设扫尾工作,目前园区已建成投产的13家企业全部完成脱硫除尘设施的安装并已投入正常使用,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2、对工业园区内在建的3间陶瓷厂提前介入,掌握建设动态,及时向该3家在建企业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责令立即停止煤气发生站项目建设,为后续的环保监管做好准备工作。3、督促园区企业加快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对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监管。目前,园区企业全部签订安装在线监测合同,其中10家企业已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正常使用,3家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六是狠抓应急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在市环保局组织开展全区环境风险排查后,我局全力督促重点企业完成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督促各企业落实何副区长在“尤特”台风后主持召开的陶瓷企业整治工作会议精神,迅速完成应急池、三级沉淀池及企业总排放口闸门的施工建设,目前,港龙陶瓷等公司基本完成应急池及闸门的建设。为预防因事故废水及消防污水外排引发的环境突发事件,我局积极沟通工业园管委会,要求加快园区事故废水及消防污水应急缓冲池的建设。
七是开展环境应急演练,严防突发环境事故发生。6月下旬,组织指导清远市俊成陶瓷有限公司举行模拟发生煤气发生车间酚水泄漏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演练。通过演练,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反应、抢险能力水平,强化政府与企业之间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协调应急处置能力。
八是制定《新洲金矿废渣监管方案》,加强与金矿所在的新连村委沟通,设立固定监控点和派出人员进行机动巡查,全天候监控废渣场,及时打击盗取和非法设点炼金行为,有效防止了金矿废渣场环境污染的发生。
(六)不断加强环保能力建设。
一是在区政府大力支持下,拨款330多万元建设我区中心区域2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目前,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已建成并通过了市环保局的验收,现已正式自动监测运行,实时监测我区空气质量状况。
二是区政府批准并拨款43万元在区党政服务中心东侧楼顶加建约300平方米的环境监察业务和主要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用房工程,工程现已接近完工,投入使用后将大大缓解环境监察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和解决主要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用房问题。
三是由于受乡镇未设立环保机构等因素影响,乡镇环保监管力度不足,为此,我局在去年设立禾云环保工作联系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太平环保工作联系点建设,现联系点已基本可以投入使用,将环境监察力量下移,从而强化对乡镇区域的环保监管,保证环境安全。
(七)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开展反“四风”行动,党风廉政建设有效推进。
我局先后多次组织中层干部、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一是厉行勤俭,确保落实。本着节俭原则安排春节期间的各项活动,取消了各种茶话会、联欢会,节省了5万多元费用;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旅游和参与各种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确保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到实处。二是在3月中旬,制定出台了《清远市清新区环保局干部职工饭堂用膳、工作用餐、公务接待细则》,设立单位饭堂,所有公务接待集中在饭堂进行,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局今年公务接待费下降23%。三是严格公务车辆使用管理,在节假日和晚上将所有公务用车集中回区党政服务中心停车场停放,并加强车辆用油、维修等的管理,大幅降低运行费用。与去年同比,我局今年公务车运行费用下降了16%。四是采取五方面措施反对和远离“四风”,树立环保部门良好形象: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科学决策;坚持群众路线,克服官僚主义;坚持勤俭节约,狠刹奢靡之风;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廉洁自律形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今年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污染减排任务异常艰巨,减排指标增加和减排范围扩大,减排潜力不足,减排难度进一步增大。二是由于环保机构只设到区,乡镇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严重不足,这与乡镇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任务严重不相适应,制约了我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三是环保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重,干部职工整天忙于应付、疲于奔命,人财物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显。
三、2014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环评服务工作,促进全区经济发展。积极跟踪建设项目动态,提前介入,加强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协助建设单位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着重做好全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环评服务工作,促进环评手续快办快批。
(二)强化环境监察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监察人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通过培训、外地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监察人员的业务水平、执法水平,以便适应《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后环境监察工作的发展和需要。 (三)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工作。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中心,继续按照上级环保部门的安排部署,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等各项专项整治工作,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环境权益。
(四)认真做好群众的环境信访工作。环境监察分局将认真执行环境信访工作制度,热情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认真做好信访登记、报批、立案、调查、处理、反馈等工作。
(五)进一步规范环境行政处罚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工作办案程序,增强办案人员的责任意识,对行政处罚案件的办理做到严格把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处罚适当,确保违法必究。加强环境行政处罚力度,提高处罚工作震慑力。
(六)进一步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拓宽深化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充分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法制宣传月等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站、张贴环境宣传标语、发放环保宣传单,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做到使群众了解环保,社会关注环保、共同支持环保。
(七)继续加强环境监测。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等各项工作,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加强对污染事故和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保证监测、应急处置、信息发布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八)继续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各项工作,提高机关效能建设。
清远市清新区环境保护局
二○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