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关于公布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名单的通知》中,公布了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设名单(第一批)及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设名单(第一批)。其中,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六甲洞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近年来,浸潭镇六甲洞村从推动移风易俗、建设和美乡村、打造乡村旅游等方面着手,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出新出彩,着力打造乡村治理示范村、振兴发展明星村。六甲洞村先后获得“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乡村风貌提升优秀奖、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3年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如今再添上一张亮丽的名片。
强堡垒,增添乡村发展动力
浸潭镇六甲洞村始终把“党建引领”这一主线贯穿乡村振兴的工作全过程,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主动担当作为参与工作,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动力。以“干部+党员+阵地+制度+景观”构建“五位一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把六甲洞村打造成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阵地建设好、运行机制好、发展业绩好”五星党支部,用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打通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促使党建成为引领六甲洞农旅发展的“主引擎”和“助推器”。
六甲洞村建立农村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体系,以网格化管理结合“以党心汇民心”,打造暖心的服务矩阵,形成“社情民意收集、信息反馈、任务交办、问题解决”的工作闭环机制,进一步摸清摸透村情、民意,巧妙地将党群志愿服务队细分为医疗保健、扶贫助弱、文明风尚、纠纷调解、环境整治等5个团队,以群众点单、总支派单、团长接单、队员跑单等形式广泛服务群众,用耐心温暖人心、用行动解决问题。
美乡村,激发宜居宜业活力
行走在六甲洞村下迳小华山风景区,一排排屋舍白墙青瓦、村道干净整洁、风景美丽宜人,穿过一道“进士”的拱门,田园风光尽显眼前,清澈的鱼塘、绿意融融的院子展示出这个古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村民在悠闲散步、孩子们追逐玩闹、游客乐而忘返,目光所及皆是如画景致,行之所至步步是景。
六甲洞村把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作为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员做身体力行的行动者、群众做主动积极的参与者,共同参与到提升村容村貌的工作中。环境持续改善后,村民除了自觉做好门前卫生“三包”之外,还积极参与到公共场地的保洁中,爱护清洁卫生已然成为每位村民的日常习惯。
与此同时,六甲洞村积极打造“党建+文化”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弘扬传承六甲洞村的进士举人故事、“崇儒尚学”文化、醒狮、精武等历史文化,打造党建长廊和乡村振兴展馆、乡村记忆馆、建设农家书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等,为村民搭建相互沟通、增进了解、联络感情的平台,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留住乡情乡愁,营造“和睦邻里”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凝聚人气。
兴文旅,探索富民兴村路径
在节假日,风景宜人的六甲洞村成为了不少游客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选择。六甲洞村生态资源优越,金龙洞地下河、虎尾古寨、下迳小华山风景区、彭屋村民宿、花间闲度民宿等旅游景点、特色民宿遍地开花。浸潭镇围绕“创特色、优环境、兴旅游”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六甲洞村绿色生态发展品牌,牢牢把握产业振兴这一重点任务,谋划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以“山水六甲洞 田园好风光”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山水秀丽 和美浸潭”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发展格局,在保护田野风光同时,凸显村庄特色风貌,打造集“食、宿、游、玩”于一体的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从美丽村庄到旅游村庄的转变,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据统计,六甲洞村推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15年的2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600万元。
今后,浸潭镇六甲洞村将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大力促进文旅提质增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全面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的动力,奋力打造生态更美、产业更优、实力更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