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适老模式 网站支持IPv6
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乡镇 > 三坑镇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及总结

三坑镇2013年工作情况总结暨2014年工作计划

时间: 2013-12-31 00:00   来源:清新区三坑镇   发布机构:   点击:-

今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旅游温泉小镇”的总体目标规划,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25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农业生产总值4.94亿元;税收组织收入3640万元;税收本级收入1518万元。(今年1—9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3.23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2.7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0.83亿元。1-10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33万元;税收组织收入2806万元;税收本级收入1292万元。)

一、强化优势产业,旅游温泉小镇建设稳步推进。根据镇的发展定位,我镇想方设法突破温泉扩建项目,积极引导生态旅游发展,大力开展“旅游温泉小镇”建设。一方面,举全镇之力温泉扩建项目加快推进。成立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及两个征地问题处理小组,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物力,协调解决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目前,清新温矿泉扩建酒店项目已于今年3月举行了动工仪式,项目规划、灌溉渠改道、地下溶洞预处理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临时用水、用电方面已经协调解决;施工便道已全线动工建设,现正在进行路基换填工作,项目用地指标到位即可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力促旅游资源整合。今年初,我镇组织人员到珠三角地区学习考察大型综合性高端休闲农庄的发展经验,并利用到镇内企业调研的机会,鼓励名将、田园牧歌、清羡园等旅游企业围绕温泉项目改造发展。今年1-10月,全镇共接待游客3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45万元。

二、抓项目促招商,经济工作稳步发展。一是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清西大道二期扩建工程已经完成了沿线涉及的18个村小组征地拆迁工作,工程顺利动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线路三坑段工程已经完成了12个塔基征地和青苗补偿工作。二是以服务促招商。建立完善了领导班子“一对一”联系企业的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鼓励企业增资扩产。现有5个规模以上企业稳定发展,协兴日用品公司基本达到创规规模。厚达帽业有限公司5月已正式投产;大辉鞋材、强力凉茶等企业增资扩产的意向明显。

三、夯实农业基础,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加快农村土地依法流转工作,不断引导群众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农业结构,使全镇初步形成以优质水稻种植、特色水果种植、优质水产养殖和绿色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布局。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7万亩(早晚造),蔬菜种植面积9976亩,生猪出栏3.3万头,家禽产量36万只,能繁母猪存栏量5924头。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正按区的要求做好征租地前期协调工作。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进展顺利,纳入示范县建设的8个灌区中,已有7个灌区工程于上半年动工,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另有1个灌区计划在12月中旬动工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在现有1家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18家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清新达成水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申报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另有 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完善有关手续准备申报。

四、推广打造典型,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我镇以镇村清洁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方面,从2012年底至今年,在布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崩坑正兴村的基础上,我镇开展了竹楼望楼村、大陂黄塘村两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分别投入了60万元和18万元,建设了村级篮球场、休闲区、环村公路、文化室等一批民生设施,村庄风貌有了良好改观。纳入2013年新农村建设规划的2条新农村示范村、2个生态公园和1个幸福村庄示范片正按上级要求积极推进。镇村清洁工程方面,我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一环扣一环地抓好工作落实,开创了清洁卫生工作新局面。根据全镇15个村(居)、285个村民小组的经济水平、环境卫生等具体情况,完善和推广了亨图村模式、大陂村整村推进模式和雅文村“一人一元”模式等乡村清洁的三种有效模式,引导和支持各村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工作。今年共投入了130多万元,推进了119个村小组的清洁卫生工作,全镇落实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的村小组累计达到201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70.53%;镇垃圾中转站已于5月初投入使用,圩镇综合环境扎实推进,镇村卫生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充分调动基层,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我镇结合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稳步推进、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积极开展完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镇现有14个村委会共285个村民小组,计划调整为14个片区、263个村委会。目前,计划成立的263个村民理事会,已成立258个;计划成立的14个片区党总支部、131个党支部(其中5个党政综合服务站支部)已全部成立,有83个村小组可确定有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工作进度较为理想。第六届村级换届工作有序推进,村级换届审计工作已完成2个村委会审计、公示工作,剩下的13个村(居)委会审计工作正在进行,将按上级要求在2014年1月前全面完成。

六、关注改善民生,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一是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顺利推进。6个省定贫困村扶持单位全部到位, 549户贫困户1308人核查登记工作已经完成,2个贫困村扶贫项目已经确定,扶贫工作三年规划全部出台,扶贫“双到”工作初显成效。二是认真做好困难群体救助工作。1—10月,共发放低保金139.98万元,五保金148.32万元,医疗救助款50.15万元,退伍军人补助5.97万元,开展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改造31户。三是扎实开展计生工作。1-10月份共完成四术任务541例,其中上环294例,结扎247例(其中纯二女扎19例),落实补救措施27例。社会抚养费区下达我镇的任务为170万元,1-10月共征收351.615万元,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孕前免费优生健康检查任务286对,已完成220对,占比76.92%。四是高度重视稳控工作。今年1-11月11日全镇发生各类来信来访案件50宗(含劳动纠纷案件),其中到镇上访的案件为35宗,到区上访(包括信件访)的案件为7宗,到市1宗,到省1宗(信件访),排查发现的问题6宗。到目前为止,50宗案件已化解44宗,有6宗正在跟进调处中,办结率为88%。五是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投入近80万元,对镇综合文化站及全民健身广场进行改造。镇综合文化站于今年10月正式向群众开放。全民健身广场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下月中旬可重新对公众开放。群众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全年共举办送戏下乡活动1场,送电影下乡23场次,群众自发组织各类文体活动18场次。

七、推进作风建设,党建工作不断加强。一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通过班子会议学习、部门组织学习和撰写自查报告、开展廉政征文等活动,积极纠正党员干部“四风”问题,党员干部作风得到明显加强。二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党员干部绩效考核方案,把思想作风和工作业绩作为衡量干部的主要指标,注重发挥领导班子模范带头作用,在全镇形成了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三是一如既往地抓好党务工作。充分发挥镇村“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岗)的作用,安排“两代表一委员”听取广大群众意见和建议,畅通了党群沟通的渠道。四是积极推进农村党员信用体系建设。我镇按照区的有关工作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并选定湴塘下村为试点村。目前,已完成该试点村253户农户(其中党员户27户)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并产生了初评结果,初评结果的基本情况已上报区农村党员(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办。

回顾今年来的工作,我镇在各项工作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经济发展遇到了土地制约的瓶颈,镇级财政困难,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总体较低,基层组织自治能力弱、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少数干部、党员的作风有待加强。

2014年,我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区的各项工作部署,以建设“美丽和谐三坑”为主线,深入实施“旅游强镇、生态兴镇、农业稳镇”战略,积极开展经济建设、民生保障、生态发展和党的建设,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围绕温泉小镇建设,着力发展绿色经济

一是加快推进温泉扩建项目,打造强力发展核心。把温泉扩建项目作为全镇的首要任务,积极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协助发展方完善用地手续,全力推动五星级酒店主体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力争项目年度投入建设资金达到5亿元以上。同时,尽早开展温泉项目二期300亩征地工作,切实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力促项目全面动工建设,使之成为引领全镇发展的强力核心。

二是加快完善资源配套,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扎实开展博益项目二期200亩征租地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以温泉项目和博益项目为主体的温泉小镇建设逐步铺开,初步形成聚集带动效应。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力争清新名将体育俱乐部、田园牧歌升级改造。发挥环境和资源优势,在清羡园等现有农家乐景点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和农民在清西大道沿线发展农家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三是强化发展导向,提高工业经济质量。用好用活“三旧”改造政策和土地增减挂钩机制,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符合发展定位的企业项目,有选择地发展工业经济。进一步服务好现有企业,在巩固现有5家规模企业的基础上,力促协兴日用品有限公司上规模企业。加大力度做好环保监测,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四是积极落实惠农政策,提升现代农业水平。继续推进农业“三品”工程,大力推广粮食、蔬菜、水果、种苗、水产禽畜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农业品牌,打造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发挥专业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快农业土地流转工作,在荷兰安莎、北京世农、强力凉茶的基础上,力促安庆5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省农厅技术推广总站基地落户建设,带动镇农业增量提质。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点和农村青年网上创业工作,继续落实种粮直补、农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着力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充实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协助清西大道二期工程建设,争取上级资金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力争上级交通部门开展清禅公路陂头大桥、旧清四公路三坑桥维修改造,改善全镇交通环境。力促水利示范县建设项目和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早日建成,跟踪落实好2012年度、2013年度高标准农田整治工程,继续协助做好清西产业路扩建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清远抽水蓄能输电线路工程后续工作,积极配合线路建设。

二、围绕绿色生态建设,着力打造美丽村镇

一是积极完善建设规划。继续协助市、区规划部门完善“旅游温泉小镇”建设规划,完善整体发展蓝图。以清西四镇纳入市中心城区统筹发展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二是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充分引导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加强选点和规划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2013年新农村建设2条示范村、2个生态公园和幸福村居示范片5个村庄建设、考评工作,继续推进1条名村、1条示范村、2个生态文明公园以及幸福村居示范片5个村庄建设任务,着力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是积极筹划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大力实施镇村清洁工程,完善和推广亨图村模式、大陂村整村推进和雅文村“一人一元”模式等三种有效模式,深化2012年82个村小组、2013年113个村小组清洁卫生的固本提质工作。重点借力扶贫“双到”工作,解决个别村委会进度较慢的问题,实现镇村清洁工程全覆盖。积极做好畜禽养殖整治、公益生态林、碳汇林工程造林和水源地保护等工作,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继续抓好清西大道、清禅公路等主干道路和圩镇保洁工作,为今后在清西大道沿线建成美丽乡村打下基础。

三、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动社会和谐

一是着力保障公共安全。以“平安细胞”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群众安全。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大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狠抓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工作,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运行机制,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二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全面完成区下达的征缴任务。继续做好低五保户民政优抚工作,加快镇敬老院改造搬迁工程,落实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改造任务,逐步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条件。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积极配合扶持单位完成6个省定贫困村年度帮扶任务。

三是协调发展其他各项事业。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保障镇村两级工作经费,强化计生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完成各项指标任务。继续协调村级卫生站建设,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继续做好镇综合文化站、全民健身广场扩建和管理工作,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进一步加强武装、统计、妇女儿童、工会等各项工作。

四、围绕党建中心工作,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抓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落实依法行政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继续完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岗(室)设置和运作,畅通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渠道。

二是抓好自身建设。落实上级的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办法》,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集中纠正党员干部中的“四风”问题,切实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继续完善镇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职能,方便群众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做好第六届村级换届工作,引导群众选好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党员群众在村级组织任职,提高“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率。继续做好农村综合改革有关工作,完善村小组一级党支部的管理,发挥党支部在村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