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之脚,塘汇北江。2023年,山塘镇深入贯彻实施“百千万工程”,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四个一” 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农业专业镇样板,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出新出彩。
扛起党建“一面旗”,创“一江一路”示范标杆
山塘镇党员干部开展森林防火宣传
山塘镇坚持党建引领,以胜利村、恒平村“一江一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核心,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努力建成集研学、产业、教育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山塘样本”。一是探索“党建+组织”模式。山塘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堡垒作用,成立以镇委书记为总指挥的“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组建镇域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决策咨询、信息化建设共6个专班,建立6大类别23个项目的工作总台账,确保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始终在人财物等优先保障“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探索“党建+文化”模式。胜利村深挖“三人燕尾龙舟”非遗文化,积极整合周边各村“三人燕尾龙舟”资源,弘扬龙舟故事、宣传龙舟能人、传习龙舟文化,致力打造“非遗文化示范片区”,留住乡愁村韵“原汁原味”;秉承“以文化为本,以廉洁为魂”理念,深挖非遗文化、古今名人廉洁典故、格言警句、清廉家风等元素,致力成为传递廉洁理念的休闲娱乐场所,让廉洁文化“热”起来。目前,“三人燕尾龙舟”文化展览馆、廉洁公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探索“党建+产业”模式。恒平村以“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为契机,立足资源禀赋,完成土地整合流转1600亩,其中水果玉米连片耕作300亩;采取“国资委+村党组织+商家”合作方式,盘活恒平村委会旧址及旁边的闲置用地约3500平方米,升级打造腊味产业;成功引进水产养殖污水生态治理回用技术,做好绿色经济文章。目前,恒平村各村小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延伸清花“一条路”,看山塘重点项目出成效
建设中的清花高速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强项目就是强未来。2023年,山塘镇四大类14个项目协同推进,挂图作战,抢抓时间,迎难而上、破阵闯关、全力以赴,全力推动山塘高质量发展。完成税收组织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24.98%;税收本级收入5617万元同比增长45.56%;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0.76亿元,工业总产值11.9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1%。一是基建项目蹄疾步稳。完成清花高速项目(山塘段)1061亩的征地工作;完成山塘镇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实际投资约2200万元,美丽圩镇持续优化提升;二是能源项目全面落地。已完成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220千伏滨河线、500千伏清城站塔基90个,并投入运行;完成屋顶光伏项目投资1000万元;完成渔光互补项目投资4000万元;已全面完成铺设清禾专线项目管道5公里;三是水利项目成效初显。已基本完成内坑河治理项目;圩镇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投资约1100万元;漫水河综合整治项目已基本建成示范点和设施点,美丽鱼塘有序推进中。四是产业项目有序推进。稳步推进腊味产业园、羽毛球厂扩建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细品鱼米“一桌菜”,推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机械化稻谷丰收
山塘镇立足农业专业镇定位,写好丝苗米、桂花鱼和腊味主导产业文章,2023年我镇成功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成为全区唯一上榜乡镇。一是写好丝苗米发展“五篇文章”。持续在复耕复种、产业建设、品牌打造、产业链条、农业服务上下功夫,
推动广东远良米业建设广东省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清远市)总部建设,完成广东远良粮食加工仓储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投入5000万元,已建成大米加工线;完成稻谷烘干中心项目资金投入800万元,已建成主体工程;完成水稻种植面积5.66万亩,其中丝苗米种植面积约5万亩,实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超93%;实现设备日烘能力达296吨,日加工能力180吨;实现复耕和平整撂荒耕地超1000亩;二是推动桂花鱼水产效能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清新区“2420”具体举措,持续在养殖技术革新、产业链条优化上下功夫,已建成信用村11个,授信总额度24170万元;成功上市首批饲料桂花鱼超1.7万斤;实现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2.29万亩,产量达到1.03万吨,其中,桂花鱼养殖总面积6000亩,总产量8700吨,总产值达5.2亿元;三是培育壮大腊味特色产业。加大对腊味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腊味特色产业。2023年,全镇腊味总产量近48万斤,产值约3360万元。
划好龙舟“一江水”,写奋勇争先之新篇章
燕尾龙舟,比的是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拼的是百舸争流、奋楫争先。2023年,山塘镇大力弘扬“龙舟精神”,在改革发展大潮中奋楫争先、逐浪前行,完成新签约任务5个,完成新动工任务3个,完成新竣工任务1个,完成储备项目1个;镇主要领导带队远赴肇庆、安徽、东莞等地考察肉鸽、桂花鱼、腊味及典型村培育等,成功举办围餐师傅厨艺大赛、招商引资推介会、三人燕尾龙舟文化系列活动,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8.7亿元,活动吸引中央、省、市、区各级媒体广泛关注,线上点赞人数更是高达48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百千万工程”农业专业镇定位,全力做好“鱼”“米”“水”文章,积极融入北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做好码头统一规划,将山塘特色农、文、旅等要素融入打造生态观光万里游廊,以“鱼跃山塘,燕尾争先”的姿态,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出新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