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河水黑了哦,你们快来看看怎么回事吧!”
2023年3月2日,太平镇河长办接到群众反映位于龙湾村委会阳新村的螺仔坑出现暗色浑浊水体,镇河长办接报后马上联合镇环保办人员赶往现场查看。经排查,确认系某企业生产污水排入河道,立即约谈相关企业,要求企业负责落实整改,并开展河道清淤工作。整改工程3月3日施工,3月8日完工,螺仔坑再现清澈见底的河水。
排查现场图照
施工现场图照
整改后图照
这次立行立改的高效整治工作事件只是太平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常态化的一个缩影,自推行河长制以来,太平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四个清新”建设的总目标,以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不断完善水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从“见河长”、“见行动”、“见成效”三个阶段全面推进我镇河长制工作。
组织体系到位,实现了“见河长”。设有镇、村河长共33名,其中镇级河长12名、村级河长21名,实现了每一条河都有河长,每一段河都有人管,形成了党政齐抓、上下共管的工作格局。此外,太平镇按照最高规格建立了书记、镇长双总河长制,河长办设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人,专业河道管护员6人。此外,2022年全年,全镇累计招募“河小青”志愿者186人,开展“河小青”河湖宣传志愿服务活动10多场,并大力引导市民群众开展“随手拍、随手捡、随手护”等“微行动”。
机制建立到位,实现了“见行动”。相继制定出台了《清新区太平镇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清新区太平镇河长制大巡查工作方案》、《清新区太平镇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3项制度,并印发到各级各单位。通过制度规范约束,各级河长严格按“镇级河长一旬一巡、村级河长一周一巡”的巡河频次要求开展常态巡河行动,实行巡河APP打卡制。2022年我镇河长办共出动1428人次,镇级河长巡河次数为468人次,村级河长巡河次数为960人次,巡河过程共发现37个问题并已针对所发现问题迅速展开维护工作。
专项整治到位,实现了“见效果”。一是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管理。2022年期间,我镇录入水利部河湖管理督查系统的河湖“四乱”问题为0宗,我镇组织了2期河长制工作培训班,尤其是讲解河湖“四乱”等相关知识和清理整治政策法规。二是深入开展“清漂”专项行动。根据省、市、区工作部署,我镇2022年度开展了2次“清漂”专项行动,累计清理水面漂浮物167.8吨、清理河长18.6公里,基本实现全镇河流水面无成片漂浮物目标。三是全方位治理非法洗砂洗泥乱象。严厉打击河道水域非法洗砂洗泥乱象。联合执法6次,暂无发现问题。通过开展日常检查、突击检查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对污染水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四是加强河流流域农业面源综合整治工作。太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共拆除河道拦渔网2宗,责令整改河道禽畜养殖2宗,打造了远征排坑、三丫海排坑、中南排坑、秦皇河畜禽养殖整治示范带。
接下来,太平镇将继续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做实做细做好河长制各项工作,保障漫水河水质省考攻坚达标,努力实现河清水净的太平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