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部门 > 清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及总结

清远市清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时间: 2024-01-08 08:38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点击:-


  2023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力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取得新成效。

  一、重点工作情况

  (一)突出党建统领,强化作风提升效能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生活、“第一议题”学习等制度,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一中全会、二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8场次,努力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党组班子率先垂范,带头讲专题党课、参加组织生活会、开展专题调研、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做到抓实政治理论学习、抓牢干部作风、抓出工作成效,引领工信队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突出制造业当家,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1-5月,全区1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1.5亿元,同比下降4.9%;规上工业增加值42.1亿,同比下降0.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8%,技改投资同比下降8.7%。推动新丰电力、飞机维修等11个项目正式签约,投资总金额39.8亿元,在勤实业、同益新等5个项目签订框架协议,投资金额82.41亿元。

  1-4月,外贸进出口总额23.46亿元,同比下降5.8%。新批外资企业1家,合同投资额3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1亿元,同比增长231%。社消零总额23.8亿元,同比增长7.3%。

  1.聚焦企业稳产增产,推动工业存量稳增长。紧盯企业经济运行动态,做好分析研判预警,保障先导、海龙、金钟等重点企业稳产增产;加强服务对接中小企业及近年投产项目,推动海贝三部、敏瑞汽车等企业加快发展。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借助粤贸全球国际性展会、加工贸易博览会等展会资源,组织企业积极走出去,进一步稳定进出口规模。

2.聚焦推动工业投资稳增长,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建立完善工业投资项目和工业技改投资项目清单台账,逐级分解责任,上半年,召开专题会议12次,到企业服务、跟时项目进展数十次,重点推动海创、清新水泥二期、敏实二期等重点项目如期建设。聚焦推动招商项目动工,协调解决盛同、中顶豪瑞、海创项目消防验收、现场排水渠建设等项目落地问题,推动卓遨等项目动工形成实有投资。积极会同经开区、发改、统计、属地镇等部门,实施清单化闭环式调度,确保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项目全面纳统。

3.聚焦落实“一把手工程”,全力以赴招商引资。落实招商引资工作统筹职责,制定印发多项工作机制、方案等,建成多支招商小分队,加快构建大招商格局。组织开展东莞、香港特别行政区、花都专场产业推介会,赴珠三角、长三角对接企业、商会,广泛推介产业发展优势和投资招商环境,促成多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签订投资合同。组织召开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联席会议和“夜班车”会议,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开展驻点招商工作,挂牌设立“清远市清新区招商中心东莞基地”,对接项目3个,意向投资金额约17亿元。

4.聚焦企业梯度培育,做大投资主体总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突出加快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大力培育发展制鞋、小金属、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推动21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新增9个项目备案,引导近60家企业对标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孵化器、省重点实验室、市级工程研发中心等,培育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扎实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建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培育扶持中小企业,认真开展规模以下企业摸底,列入小升规培育企业10家。发动2家企业申报市“扶优计划”试点企业,推荐清远海贝、清远市劳卡、清远敏惠等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工业企业匹配度提升工作,相比上年度年度A级企业新增13家,C、D级企业分别减少17家和3家。

(三)突出释放潜力,全力促进消费增长

一是改造特色商业街,提升商业发展空间。稳步推进美林广场扩容提质工程,开辟特色茶饮、轻食、儿童游玩区域,带动美林广场商圈兴旺。借助东三街灯光夜市步行街发展基础,计划打造“清新风土市集”。

二是发展夜经济,推进夜间消费。开展“夜清新更精彩”系列夜间消费活动,对重点地段观景台、三坑滩、二中背后路段、中以科技小镇前广场进行深入调研考察布局,牵头联合太和镇、区城综局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合力推动。

三是开展清新区2023年全民消费活动。“五一”期间举办连续三天的展销活动,共55家企业参加展销活动,吸引人流近4万人次,直接带动销售额12万元,辐射带动旅游业接待游客22万人次,助推区内埃安汽车销售公司上半年销售额达4400万元,促全区社消零稳步增长。

(四)突出优质高效服务,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政策与服务供给。常态化深入企业开展技改、专精特新、科技创新、外贸发展等政策宣传,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做大做强做优。上半年,深入走访企业134次。1-6月,新增技改备案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1.18亿元。指导数十家企业申报技改、稳外贸增长、科技专项资金近1500万元,获得上级专项奖补类资金近2800万元。

二是是强化发展需求对接。深化科技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特邀上级部门、行业专家到忠华集团、先导集团、金盛锆钛等企业,为企业科技发展规划把脉问诊。加大企业融资需求对接,牵头组织制造业金融需求对接会,促成多间银行为我区制造业企业提供意向授信超200亿元。

(五)突出安全生产底线,全力统筹发展与安全

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工作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领导班子及股室成员定期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指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扎实做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月等工作,对企业安全生产开展专项检查。上半年组织检查企业近70家次,定期开展回头看,跟踪督导直到整改完毕。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生产形势严峻,增加值增长面临压力。1-5月,增加值增长行业9个,占比42.85%。一是重点行业下降幅度较大。陶瓷企业成本持续上涨和订单持续减少,46条陶瓷生产线目前只有28条在产。水泥生产企业受市场需求低迷、外省同行业冲击、价格下跌以及能耗双控政策性调控等因素影响,产值跌幅较大。汽配行业受市场冲击较大,同样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二是外贸形势相对严峻。我区外向型经济占比较大,且产业间关联程度较高,当前外贸订单不足,已出现连锁反应。万邦鞋业及其关联企业、广硕配套企业、顶伦电子等多家外资企业均受到较大冲击,产值下降超过30%。

(二)工业投资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进度较低。近两年,能源项目是投资额较大的项目,成为拉动工业投资的主力,目前仍有5个能源项目受用地等因素制约未能动工建设,其他制造业项目储备不足、投资额不大。受供地、用能、环保等要素制约,项目动工建设整体推进慢,2019-2021年引进项目仍有塑兴、慷德、卓遨、新中发4个项目在建,裕泰、华伟达等5个项目由于市场因素影响企业动工建设,目前仍在筹建中。

(三)工业技改投资放缓。市场景气度不太理想影响企业投资技改的信心,造成技改项目少、进度缓慢等情况。同时缺乏大项目,难以支撑技改投资数值增长。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突出抓好工业经济增量,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提升。紧盯稳住占全区工业比重70%的前30名规上企业,加强企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做好分析研判预警,推动行业行情较好的先导、双汇、海龙、金钟等重点企业乘势而上,抢占市场,实现满产超产;对增长空间较大的中小企业及近年投产项目加强服务对接,做好纾困解难,帮助企业快速发展。今年先导稀材增加值占比较高,且在我区产值比重大,我区将重点保障其生产经营,最大限度地拉动经济增长。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加快培育工业增长点。针对重点在谈项目明确专人负责,制定时间表,不断提升项目洽谈落地速度和效果。力争勤实业、同益新中控等项目早日实现签约。对已签约招商项目实行清单式全程跟踪服务,切实抓好项目服务推进,力促盛同供应链、粤检消防检测中心等一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中瑞豪顶、水滴医疗等一批项目尽快投产达产。

(三)突出抓好项目跟踪,稳定工业投资增长。持续强化工业投资项目责任制,加强分析研判,及时跟进项目进展,对前期工作缓慢无法如期开工、投资进度低于预期的项目,提前介入、强化服务和要素供给,重点推动海创、敏实二期、清新水泥二期年内投产,海贝三部早日实现达产。广英水泥、敏惠汽配、弘昌泰等技改项目加快动工建设。强化数据纳统,及时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提醒,做好谷城矿业、新一派陶瓷、容海养殖等项目入统对接,确保工业技改投资项目不漏项、投资数据不缺报、漏报。加强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持续举办技改金融、绿色金融、外贸金融等个性化定制融资对接会,解决企业技改资金后顾之忧。借助工业企业匹配度提升工作,促进更多企业通过增资扩产完成提升。

(四)突出抓好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效益。积极引导制鞋、水泥、陶瓷等传统行业、传统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市场占有量,扩大市场份额及利润空间。持续抓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升规”企业培育,加强目标企业走访、指导,“小升规”培育企业12家,将全力扶持企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培育,进一步扩大优质企业数量。强化工业企业匹配度提升工作,通过盘活闲置工业用地、分类施策提升企业匹配比,对提升效果不佳或拒绝提升的企业,将在用电、用地等要素资源上从严供给,必要时采取限电、限水等限制性措施,全面推动我区工业企业匹配度提升工作取得成效。

(五)突出抓好外贸外资,稳住基本盘。一是全力帮助企业抢抓订单,开拓国内外市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主导作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展销会,为经济增长注入发展动力;二是建立稳外贸监测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监测研判外贸形式,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全天候收集外资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保障企业顺利生产,助力外贸企业增长。

(六)突出科技载体梯次培育,激发创新活力。一是支持科技标杆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争取清新早日在省级孵化器上破零。二是加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标杆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完善培育机制,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三是加大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为打造创新体系提供资金保障。四是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引导作用,引导本地银行加大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载体的信贷支持,加大科技企业风险资本供给,推动各梯次的科技企业,借助金融资本,做大做强。

(七)突出抓好企业服务,提振发展信心。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重点行业、优势企业运营动态变化,协同高效推进解决。落实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线下举办系列科技创新、技改惠企、中小企业培育等政策宣讲,线上组织企业参加上级政策指导培训,并邀请专家下沉企业进行项目现场辅导,提高政策落实的知晓度、精准度及项目申报入库的质量、成功率,切实加快资金兑现,扩大政策影响力,提振企业发展投资信心。

(八)突出抓好消费市场培育发展。一是改造特色商业街,提升商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美林广场扩容提质工程,解决项目推进问题,稳定投资者信心,力促打造清新商业发展新名片。做细做实“清新风土市集”方案,依托原有的东三街灯光夜市步行街扩大到滨江路一带范围,打造汇聚美食、茶饮、服饰、工艺品、玩具等小商铺的商业特色街。二是发展夜经济,推进夜间消费。联合太和镇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夜清新更精彩”系列夜间消费活动,加快对重点地段观景台、三坑滩、二中背后路段、中以科技小镇前广场进行布局实施。三是布局新能源汽车消费商圈。抓好清新北站埃安汽车4S店服务,以点带面,乘势开展新能源汽车4S店招商,在城北客运站及城北广场规划我区汽车销售集中地或者在清新城区中心区域再多引进汽车销售4S店。拓宽招商,做好小鹏、零跑、哪吒等新能源汽车品牌经销商落地对接工作。四是推进商贸限额以上企业培育。紧跟目标企业培育纳统工作,每月安排专人目标企业,了解企业营收情况、困难问题等。加快区融媒体中心商贸企业、五膳丰食材配送公司尽快入库,为下半年增速做好保障。

(八)突出推进信息化建设。一是围绕两化融合、网络安全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重点,持续发力,加快推进。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力争在打造更多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加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是继续以电信普遍服务项目的实施运营为抓手,督促通信企业进一步加大资金统筹和资源整合力度,持续扩大光纤和4G、5G网络在农村地区覆盖范围和质量,进一步解决偏远地区和居住分散地区群众的通讯难题。三是保障网络安全。督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企业提高信息安全风险意识,做好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号]